玉溪网首页>>专题>>2021>>生物多样性保护>>聚焦

澄江化石地:在地球生物多样性源头讲述生命演化故事

发布时间:2021-10-11

2

2020年10月29日,在澄江举行的世界遗产保护联盟(云南)成立暨“生物多样性的支点——世界遗产保护与博物馆展示”主题论坛上,云南省生态环境厅一级巡视员、《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云南省筹备办公室副主任高正文,介绍了COP15的背景、重要意义和筹备情况等。

彩云之南,神奇美丽。世人用“植物王国”“动物王国”赞誉云南的生物多样性,而澄江生物化石群的发现,则向世界展示了迄今地球上发现的分布最集中、保存最精美、种类最丰富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例证。这本斑驳的“无字天书”,历经5.18亿年,掩藏着地球生命演化的宏大历史,被誉为“20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

今年国庆期间,作为展示澄江生物群生物多样性的平台,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提升改造后恢复开馆,人气节节攀升,在防疫限流的情况下,人流量达5.1万人次。据了解,此次提升改造历时7个月,旨在充分展示云南古生物多样性,落实《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的筹备要求,全新的内部展陈内容、配套的讲解服务设施等已上线,并完成馆外的景观提升。欣逢盛会,新华网、中新社等主流媒体纷纷以直播等方式对澄江化石地及博物馆进行关注。

澄江动物群破解人类基础器官起源悬案

备受关注的澄江化石地价值何在?

古生物学家舒德干院士与韩健研究员共同完成的论文《澄江动物群的核心价值:动物界成型和人类基础器官诞生》,对澄江动物群研究进行了高屋建瓴的总结,并由此初步破解了达尔文留下的几个重大科学难题:地球动物树如何起源成型?什么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本质内涵?人类基础器官的源头在哪里?

澄江动物群以富含多门类精美软躯体构造化石享誉学界,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主幕见证者,它目睹了地球动物树上几乎所有主要门类祖先的首次大聚会。澄江动物群研究的核心科学价值主要是:其一,作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主幕见证者,澄江动物群首次创建了地球上三分动物树的完整谱系框架;其二,澄江动物群具有深刻的人文哲学意义,所发现的古虫动物门创造的“第一鳃裂”、昆明鱼目创造的“第一头脑”“第一脊椎”“第一心脏”,为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中关于人类的主要基础器官起源悬案的破解提供了关键证据。

地球生物多样性的源头

37年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侯先光在帽天山西坡发现带软躯体构造的长尾纳罗虫化石,掀开了澄江动物化石群的神秘面纱。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馆长陈泰敏说:“除了纳罗虫这种生物之外,今天我们在这里已经找到了20个门280多个物种,几乎涵盖了今天地球上所有动物门类,标志着现在的地球动物谱系树已经形成,而且在其后5亿多年的时间里,它们开枝散叶,形成了今天地球生物多样性的面貌。可以说,我们是地球生物多样性的源头。所以,我们有一句宣传口号:澄江小虫虫,你的小祖宗。”

发掘澄江化石地价值 讲好生命演化故事

从空中俯瞰,在18平方公里的澄江化石地自然保护区内,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宛如一颗耀眼的宝石,镶嵌在保护区与抚仙湖两个世界级资源之间。

该馆去年8月开馆,这是继2012年澄江化石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成功后的又一盛事。该馆以丰富的展项、一流的展陈条件、先进的科普理念,一跃成为国内网红博物馆,开馆前两个月人流量即突破26万人次。

“澄江是所有地球人的寻根之地,所以我们建了一个新的博物馆,试图向公众科普和宣传澄江化石地的价值,讲述寒武纪生命大爆发。”陈泰敏表示。

如何擦亮“生命摇篮”、世界古生物圣地、亚洲唯一的古生物化石主题世界遗产等系列“金字招牌”,保护和利用好这一世界级资源,打造澄江、玉溪乃至云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标志牌?去年10月29日,该馆迎来了开馆以来最大规模的活动:世界遗产保护联盟(云南)成立暨“生物多样性的支点——世界遗产保护与博物馆展示”主题论坛、世界遗产保护联盟(云南)成立暨世界遗产联展活动。这次活动由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委员会联络云南省内5家世界遗产单位,发起成立世界遗产保护联盟(云南),履行世界遗产单位职责使命,讲好生物多样性起源和演化的故事,对外展示玉溪、云南乃至中国的美好形象。

今年7月15日,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云南省自然博物馆)正式挂牌,标志着澄江化石地保护和展示工作迈上新台阶。

未来,该馆将成为云南开展生物多样性研究展示、生命科学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阵地,将为更好普及生物多样性知识、激发全社会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情与行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让澄江化石地这张世界级名片走向更为广阔的未来,发挥更重要的社会价值。(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蒋跃  文/图


编辑:刘燕   审核: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