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市委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专项小组按照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安排部署,锐意进取、真抓实干,既做好规定动作,又结合玉溪实际积极探索,先后制定出台了一批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实效性的改革举措,极大地释放了改革的活力和红利,形成了一系列制度成果和实践成果,有力提升了全市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水平,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提高政治站位 扛实改革责任
围绕市委改革办总体布局,市委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专项小组及时研究制定了《市委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专项小组2021年工作要点》及任务台账。同时,结合玉溪实际,围绕党的组织制度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制度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四位一体”,提出了落实中央和省委改革决策部署需要形成的14项制度成果。
一年来,我市紧盯中央、省级改革动态,及时跟进配套出台具体改革举措,力求每一项改革制度成果都能落实落地,切实提升改革举措的实效性。围绕织密建强党的组织体系,精准推进党的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持续优化党组织设置,发挥快递物流、互联网等8个行业党委作用,抓好新兴业态党建工作,消除党建空白点和盲区;聚焦“两个覆盖”质量不高、各领域党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对全市10809个基层党组织开展党组织设置和党支部建设情况“回头看”,从严抓好120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出台《玉溪市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党建引领乡村基层治理重点任务清单》《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重点任务清单》,紧扣完善治理机制、提升治理能力、改进治理方式、强化组织保障等薄弱环节,提出针对性措施,推动党建引领“多网合一”工程,全市7398个网格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累计办结8.1万余件民生实事,推动了一大批“急难愁盼”问题的高效解决,努力打造基层治理现代化玉溪样本。
注重探索创新 突出实践特色
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村级组织大岗位制,大力实施集体经济“消薄强村”行动,高位推动“干部规划家乡行动”,推动驻村工作队发挥作用,做实“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工作,实施干部“明职责、担使命”行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我市结合实际探索创新、大胆改革,实施了十余项改革创新举措,在全省形成了一批拿得出、叫得响的改革创新实践成果,充分发挥了对全局性改革的示范突破和带动作用。
——研究出台《关于推行村级组织大岗位制的指导意见》,以村级组织换届为契机,通过定职定岗定责定酬“四定”法,推进交叉任职,书记、主任“一肩挑”比例达99.9%,精简“两委”成员1255人、村级“几大员”14068人,整合资金4781万元,实现村干部补贴“543”标准,有效解决了村干部报酬待遇偏低、村级组织运转低效等问题。出台《玉溪市村级组织大岗位制提质增效二十条措施(试行)》,实行“月打分、季考核、年考评”的考核评价机制,与绩效补贴挂钩,让村干部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不一样。通过推行大岗位制,建立起一贯到底、精简高效的村级组织运行机制,村党组织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进一步夯实。
——制定《玉溪市党建引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明确8种发展模式、10条扶持政策,以乡级为单位实施“消薄强村”计划,全市668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因地制宜探索折股量化、村庄经营、服务创收等发展模式,“一村一策”制定发展计划,成立市级项目组和县级指导组,建立项目化推进和领导挂包联系制度,组织县、乡党委书记签订承诺书,把工作完成情况作为考核考评重点内容、作为考察考核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硬指标”。坚持典型引领,创建10个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市级示范村、45个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10万元县级示范村,推动各村(社区)千方百计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除此之外,构建“1+3”工作体系,高位推动“干部规划家乡行动”,截至目前,356个村(社区)年内完成“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整合驻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两支队伍,向275个重点村选派707名干部驻村工作,帮助强组织、兴产业、抓治理、优服务;向“三湖”流域19个乡(镇)、150个村选派479名干部,履行乡村振兴和湖泊保护治理双重职责;做实“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工作,目前全市876个单位党组织累计到社区进网格开展活动5199次、24943名在职党员开展活动78281次,切实解决了城市社区治理资源力量不足难题……
乘着党建制度改革的东风,我市党建工作一项项务实举措,书写下了党建引领的华章,为奋力谱写玉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陆合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