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时政
  3. 正文

我市“两污”治理设施亟待完善

  “设施建设滞后”是我市“两污”治理工作中的一个短板。记者近日从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获悉,污水处理方面,2021年我市的污水处理率为97%,但污水集中收集率仅为46%,生活垃圾末端处理也存在处理设施不足、垃圾外运处理等现象。

  “玉溪中心城区很多小区都已开展了垃圾分类,但尴尬的是,由于设施不配套,垃圾还是一并处理。”在2022年的玉溪两会上,一名政协委员直言不讳地指出,玉溪的“两污”设施建设历史欠账较大,急需筹措资金推进项目建设,尽快补齐垃圾处置短板。

  “末端处置设施严重不足让生活垃圾处理压力较大。”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相关人士介绍,截至4月12日,江川区垃圾填埋场已停用,垃圾运送至红塔区处理;澄江市垃圾焚烧发电厂未建成使用,垃圾运送至罗平县和泸西县处理;元江县无垃圾处理设施,生活垃圾运送至个旧市进行处理;通海县垃圾填埋场2023年土地租期将满,计划进行治理封场;新平县、易门县垃圾填埋场2年后面临满库容封场……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十四五”开始,国家已经不再审批生活垃圾填埋场,因此,玉溪亟待推进垃圾焚烧项目建设。目前,澄江市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和江川-通海-华宁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正在推进,有望在今明两年内投入使用。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提供的资料显示,城区污水集中收集率偏低,也是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三湖”县区对流域内截污治污情况进行过人工排查,其余多数县区尚未开展管网排查工作,管网雨污混接、错接、破损、淤堵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未能形成市政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指导管网建设,不少县区的污水集中收集率甚至低于30%。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全市“两污”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资金主要依赖地方公共财政投入、部分社会资金和向城镇居民收费。尽管部分污水处理设施采用BOT、PPP等方式建设,但仅解决了部分建设资金,对于投资比重较大的管网部分和维护管理,主要还是依靠政府投入。由于地方财政财力薄弱,加之“两污”处理标准提高,建设资金或许面临更大困难。

  “城市的垃圾、污水处理设施是重要的市政基础配套设施,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垃圾、污水的产生量持续增长,科学高效地处理垃圾和污水,化解安全和环境风险,是城市建设中的必答题,也是市民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呼吁,要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保障“两污”治理的项目投入,为污染防治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白诚颖)


编辑:刘燕   审核:刘燕   终审:蒋跃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