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社会
  3. 正文

张有华: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5

    张有华将民族歌舞、花灯说唱和政策宣讲结合起来编成节目,到各个村寨演出宣讲。 (资料图)

 早上8点半,已经退休8年的张有华准时打开正能量工作室的大门,熟练地播放广播,然后坐在电脑前开始构思花灯说唱的歌词,过几天他要到村寨里演出宣讲农村养老保险政策,中途陆续来了几位村民,社区刚好没人,他一一接待……这是张有华平常又充实的一个上午。

老有所为 叶落归根献余热

    2014年4月,年满60岁的张有华光荣退休了。由于曾经担任过元江县羊岔街乡党委书记,又长期在元江县民政局工作,熟悉党务和老龄工作,单位希望他能留下来继续发光发热。张有华经过考虑决定回到自己的“衣胞地”——元江县曼来镇曼来社区通达小组。

   “回到农村后我在想,自己是一名党员,是党和人民把我从一个小学毕业生、大队‘劁猪匠’培养成机关干部,虽然退休了,但我的心不能闲下来,应该找点事做。”张有华骑着摩托车走遍了曼来社区的所有村寨,了解群众所想所盼。听说有移民村要成立老年协会却苦于没有资金后,他积极向上沟通争取资金支持,并帮助5个村子组建了4个老年协会。

    2014年6月,闲不住的张有华和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532 乐队”,意为5名队员,来自3个老年协会,由彝族和傣族组成。每月“逢五逢十”,队员们就聚到张有华家集中排练节目,一起唱唱红歌。“农村生活太枯燥了,大家都希望在自己得到快乐的同时,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也带给群众欢乐。”张有华说。

    2014年12月的一天,张有华从电视上看到一则新闻:元江县即将推行殡葬改革,曼来社区被划定为改革试点区。他说服妻子后,找到曼来镇和社区领导,询问自己能不能帮上忙,并说了自己的想法。得到对方支持后,他立马开始准备宣讲殡葬改革政策的事宜。

    第二天,张有华到县城自费购买了一台电脑。为了吃透政策,又到元江县民政局,拿了一大口袋相关书籍。他认真学习后,用当地语言编写了演讲稿《殡葬改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并跑到县城里打印出来。

    他首场宣讲是在曼来社区冬季党员干部培训会上,效果出乎意料地非常好。“大家都在认真听讲,有的还记笔记,散会以后还过来询问,我太高兴了。”张有华说,这次宣讲让他信心倍增,他骑着摩托车走村入户,宣传殡葬改革新规。

   “我们社区作为殡葬改革的试点区,群众的民族风俗习惯是不火化,所以一开始有些担忧。”曼来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刀耀康说,“张老师带着队伍下到每一个小组进行宣传,让老百姓认识到为什么要推行火葬,改革工作顺利推进圆满完成,没有发生一起矛盾纠纷。”其他乡(镇、街道)闻声而来,纷纷邀请张有华去宣讲,这一讲就是连续28场,由此也打开了他的宣讲之路。

老有所乐 乡音土话传党声

    2016年8月,曼来镇组建2支百姓宣教队。镇上的领导找到张有华,希望他将乐队拉进来,并担任负责人,带领农村文艺积极分子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形式,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张有华同意了,担任了曼来社区宣教小分队队长。

    现在已有40多人的宣教队,在成立之初只有17人,“队员们都是农民,有哈尼族、彝族和傣族,年纪最大的82岁,年轻的28岁。”张有华说,他将民族歌舞、花灯说唱和政策宣讲结合起来,每当有新的政策出台,就用汉、哈尼、傣、彝四种语言将其编成花灯节目,召集队员排练,然后到各个村寨演出宣讲。

    为什么要用四种语言呢?张有华解释说,因为这样老百姓才听得懂。而花灯是老百姓爱听的调。张有华是彝族人,跟傣族人一起学习、生活、工作过,在羊岔街乡担任党委书记时,他还学会了听哈尼语。

    常卫芳是原“532乐队”的成员,宣教队一成立她便加入进来。“用花灯的方式宣讲,对我们自己来说收益也很大,既了解了政策,也丰富了业余生活。”常卫芳说,加入宣教队以后,以前一些爱打麻将、扑克的队员都不去打了。

    宣教队的白天宝,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傣族双声部民歌”传承人,他负责三弦演奏。“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艺很高兴。”白天宝说,“队长带着我们一起去演出,让我认识了很多人。他一直支持我、照顾我、帮助我,我一定要把三弦弹好。”

    在政府和社区的支持下,张有华依托宣教队成立了老党员工作室和正能量工作室。在宣讲中,他发现很多老党员渴望学习新知识,为此组织设计了适合农村实际的“主题党日+微党课”套餐,并到各个村民小组带领党员诵读党章、重温入党誓词、过政治生日,讲元江阻击战、撮科起义等革命故事。张有华现在负责着4个党支部的党课和6名老党员的送学上门。

    2021年8月24日,曼来镇遭遇连续强降雨天气,发生泥石流灾害。张有华赶到团田村委会临时安置点,用民族语言和方言进行演讲,安抚受灾群众,告诉大家不要害怕、要有信心、要感党恩、要一起重建家园。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主法治、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民族团结、扫黑除恶、疫情防控、禁毒防艾、护林防火……2014 年至今,张有华一共编写了花灯说唱55首,宣讲205场,演出136场,听众达到了8万多人次,他还利用村组广播、移动音响和黑板报等宣传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用乡音土话将党的声音传遍了曼来的村村寨寨。

    老有所学 老骥伏枥更奋蹄

    每次演出宣讲前,张有华都备足功课。“要想把内容讲透,自己首先就要理解。只有精心准备课件,老百姓才能听得懂。”张有华说,“我正在编写关于农村养老保险的花灯说唱歌词,因为担心老百姓不理解政策,所以自己也在认真学习。”

    目前,宣教队里编写、组织、主唱、主持都由张有华一个人负责,为了搞好宣讲,他几乎是从头开始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无论是中央出台的重大决策部署,还是省、市、县有新的要求,张有华总是第一时间学习会议和文件精神,从中提炼精华,编写花灯说唱歌词或演讲稿。“老伴也跟我一样养成了习惯,每天准时收看新闻联播,关注最新的政策方针。”张有华说。今年以来,他已经编排了《廉洁清风拂山乡》《市域治理开满幸福花》《生态文明建设大家齐动手》《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等花灯节目。

    张有华不仅自己主动学,也带动大家一起学。“农村人白天要干农活,只有晚上有时间,我就在夜校上授课。”张有华说,“夜校开办两年了,考虑到听众的接受程度,每次我都尽量控制在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内容都是老百姓最需要的。”张有华还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与当地实际结合起来,推出了《芒果树下微党课》,讲“山头建水库、山腰种果树、治水办电”的元江之路,讲移民新村通过种果树将荒山变成“花果山”的幸福生活。2020年,《芒果树下微党课》获得全省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精品“微党课”第三名。  

    张有华始终牵挂着农村老人。宣讲之余,他经常到一些年纪大、无法外出的老人家里看望慰问,倾听他们的想法,了解他们的困难,尽力帮助解决。此外,他还积极联系市、县医生到各个村寨为老年人义诊。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是张有华工作室墙壁上引人注目的诗句。“我走到现在,要对得起党和国家的培养。”党龄42年的张有华这样说,也是这样做。 

    2019年,张有华获评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2020年,因组织宣教队用本土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宣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妻子全力支持做好后勤保障,他家被评为云南省抗疫最美家庭。2021年,他获得云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谈及未来,张有华思考了很多。他计划将自家路边的果园改建成一个公益停车场,修建凉亭、洗手池等设施,方便村民休闲娱乐。同时,也成为宣教队的活动场所。他还打算重点培养常卫芳等几个年轻人,希望将自己的女儿也吸收进宣教队。

    晚上,结束一天忙碌的张有华回到家,又打开笔记本电脑,将一天的工作情况详细记录下来,这是他养成的一个习惯。“无论演出结束有多晚,当天都要写成简讯,不然睡不着觉。”张有华说,“所有的资料我都收集整理装订成册,一年一本,以后无论是谁来接班都有台账参考,可以让这项工作一直延续下去。”(通讯员  谭兆厚)


编辑:陶晓兰   审核: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