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海边村危房拆除后建成的小景观美化了村庄。
近日,记者在澄江市海口镇海口社区看到,这里机器轰鸣,危旧房、空心房、违章房(“三房”)拆除工作正如火如荼推进,村民们在一旁积极帮忙清理建筑垃圾。
“三房”拆除,是保障群众住房安全、改善人居环境的一项民生工程,也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举措。澄江市自2月26日起,在全市6个镇(街道)开展城乡环境大清理大整治大提升攻坚行动,对影响村容村貌的残垣断壁,有安全隐患的危险建筑,私搭乱建、影响村庄规划发展的临违建筑进行全覆盖大排查,分类规范开展“三房”拆除工作。截至2022年4月20日,澄江市累计拆除“三房”2818宗,拆除占地面积19.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8万平方米,完成计划拆除率74.61%,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
一线工作法 干群联动齐推进
城乡环境大清理大整治大提升攻坚行动是澄江补齐人居环境短板、推进村庄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开局之路。为推动工作全面开展,澄江市委、市政府向市民发出倡议,号召全体市民从未来村庄发展和自己家园建设的角度出发,加强认识、转变观念,积极支持和热情参与攻坚行动,争做攻坚行动的践行者,推进全市城乡环境整治提升、合理谋划村庄发展规划和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澄江市各镇(街道)强力推进 “三房”动态清零大排查工作,镇(街道)、村(社区)、组干部深入一线,到农户家中开展走访、宣传,把政策宣传透,把目标讲清楚,把村庄规划内容、拆除理念和村民关心的焦点、顾虑讲清楚,打消村民政策顾虑,最大限度争取广大村民的理解和支持,使清理整治提升工作平稳有序推进,确保 “三房”拆除不漏一户、不漏一房。
九村镇农村危房、临违建筑拆除现场。
在拆除工作中,各镇(街道)把办公室搬到拆除施工一线,按照“市级统筹、镇(街道)主责、村组主体”的原则,以为群众办实事为切入点,将问题矛盾发现在一线、解决在一线,了解群众需求,运用村民自治和“一事一议”等制度,因地制宜,“一村一策”“一组一策”做好拆除工作。
在海口镇海关社区龙亩村,当地党委、政府从群众需求出发,镇领导干部与群众聚在路旁村头谈发展,坐在堂前屋后拉家常,了解群众需求,共同为村庄发展出谋划策。针对群众关心的“拆哪里,怎么拆,拆后如何利用”等问题,领导干部一一作了解答,并吸纳群众意见,以“多规合一”方案为乡村振兴“把脉开方”,并对村庄内部区域进行细分,根据群众需求重新布局宅基地、道路、停车场、绿地、小菜园、活动设施等,通过增减挂钩、用地调控等多种方式使村庄连片集中。
海口镇海口社区党总支书记刘灿说:“我们党员干部带头拆,村组干部白天与群众一起开展拆除工作,帮群众搬东西,晚上入户宣传政策。拆除过程中,我们全力保障水电畅通,尽量不影响群众的正常生活,大家齐心协力,使得拆除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海口社区二组村民阮林是带头拆除危房党员中的一名,他说:“我肯定支持拆除危房,拆除后,我们可以好好规划村庄,建设新农村,改善农村脏乱差现象。”
在拆除工作中,澄江市坚持党委领导,政府引导,书记、市长亲自带头抓,组建工作专班,进一步完善“三房”拆除档案收集、信息研判、宣传引导、督促巡查、项目统筹等工作机制。建立“三包”工作责任制,市级领导挂包镇(街道)、镇(街道)党政班子成员挂包村(社区)、村(社区)领导挂包户,层层压实责任,明确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高位推动“拆、留、改、建、管”落实到工作全过程、全链条,实现全覆盖。
规划先行 谋划好“建”文章
澄江市坚持规划引领、统筹推进,坚持以国土空间规划和“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为指导,将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拆后建什么?怎么建?各镇(街道)有自己的思路。按照规划先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和“一村一策”“一组一策”的思路,各镇(街道)稳步做好“三房”拆除工作,并将各自的村庄规划提交自然资源局组织技术审查。
在澄江市自然资源局,记者看到这里的村庄规划有两个版本,一个是管理版,一个是村民版。管理版给专业管理人员使用,村民版则更直观,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便于村民阅读和理解。
澄江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马旭娜告诉记者:“我们结合各村实际,综合群众需求,因地制宜做好规划技术审查工作。规划由专家组进行评审,并邀请澄江市委组织部、农业农村局、发展改革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等相关部门规划编制组负责人及村民代表参加会审,保障规划的实用性。经审批后的‘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将成为村庄进行各项建设等的法定依据。”
澄江市各镇(街道)坚持“多规合一”、规划先行,把“三房”拆除与提升人居环境、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等紧密结合,确保拆除一片、规划一片、美化一片。在村庄规划引领下,结合各村实际分类施策,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完善村庄配套设施,改善村庄人居环境。
得知政府要对自家危房进行拆除,澄江市龙街街道左所社区村民史永寿很支持,主动帮忙拆除自家危房。史永寿说:“家门口的烤棚年久失修,闲置五六年了,总担心它倒塌伤人。现在政府帮我把老房子拆除,不仅消除了潜在的安全隐患,还改善了我家的居住环境,希望拆完后像黄家营二组一样,道路通畅,环境好,就更好在了。”
史永寿口中的黄家营二组是旁边的一个村民小组,该村民小组在拆除的地块上种上了绿化树,增加了停车场,道路扩宽了,村庄环境也变好了。
九村镇九村社区三家村小组不仅南临澄阳公路,而且毗邻澄江市工业园区和东盟物流港,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但由于群众闲置老旧房、废弃烤房、圈舍和残垣断壁存量多,依山而建的村子交通十分不便。三家村按照“拆得彻底、清得干净、改得美观、管得规范”的工作要求,提出要结合当地实际,着力打造“城郊融合发展”的新型示范村。
三家村小组植被以竹林为主,此次“三房”拆除中,在保留原始景观的基础上,规划发展果木林产业,打造乡村文化景观。对拆后集中连片面积较大的地块,发展集体经济,把农村闲置土地资源变成群众可直观感受到的财产性收入。
因村施策 凸显各村特点
澄江市对不同类型村庄因村施策,制定不同的方案,分为集聚发展类村庄、整治提升类村庄、城郊融合类村庄、特色保护类村庄等类型,并为不同类型的村庄制定出不同的规划方案。
路居镇下坝社区东西海边村的湿地公园。
路居镇下坝社区东西海边村地处抚仙湖南岸,位于澄江市乡村振兴示范园(田园综合体)的三产融合乡村振兴示范核心区,是特色保护类村庄。村内现存古树名木52株,有东海寺、朝音寺、魁阁3座极具特色的古建筑。为此,路居镇结合当地实际,做好名木古树的保护,引领群众在参与抚仙湖保护治理的同时,通过产业转型、产村融合,努力探索一条集旅游文化、生态环境、党群服务为一体的乡村振兴发展道路。
近日,记者来到东西海边村,进村道路两旁,一簇簇鲜花姹紫嫣红,装扮着村庄环境。这些种上鲜花的地方,都是通过拆除“三房”后平整出来的土地。
“我们边拆除、边打造,拆除的空地变成了小花园、小菜园。村庄通过‘三房’拆除后,道路畅通了,村庄环境变美了,群众切身感受到了村庄的变化,也支持我们的工作。”路居镇副镇长张海清说,此次开展“三房”拆除工作,党员充分发挥了带头作用,参与宣传,带头拆除,群众了解了村庄的发展方向,也积极支持,使拆除工作顺利推进。
围绕村庄实际,东西海边村在重点保护好名木古树的同时,融入文化元素和便民服务,提升村庄环境,让老百姓能够“开窗见绿,出门游园”,让乡村更加美丽宜居,也让百姓的“绿色”幸福得到进一步延伸。
在海口镇海口社区,新建区域砖房林立,中间部分破败不堪,形成“城中村”现象。随着城乡环境大清理大整治大提升攻坚行动的开展,镇、村干部在拆的同时也在思考村庄今后的发展。拆危房,是改善村庄的人居环境;腾出来的空间如何利用好,是当地干部着重考虑的问题;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让群众持续富起来的关键。海口镇党委、政府及海口社区通过实地考察、走访专家,积极探索产业发展道路。
海口镇副镇长孙绩鸿说:“现在拆除的零星地块打造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小景观,满足群众居住需求,大的连片地块打造公共活动场所。我们也在思考有条件的地块作为集体资产进行盘活,壮大集体经济。腾退的剩余用地,采取招商引资合作模式,盘活集体土地资源,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腾出空间 为乡村振兴谋篇布局
“破是为了更好地立,拆不是目的,建才是目的。危房拆除后,为乡村发展腾出了发展空间,拆的同时就要做足拆后的文章,改出宜居环境,留住美丽乡愁,建设美丽家园。”澄江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局长李锐光说,在拆的过程中,与建紧密结合,以拆促规划落地,以规划来保障拆除后的建设,拆除后,结合各村实际,才能做好建设文章。
在东西海边村,看着规划图,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宽阔的乡村道路,整洁的房前屋后,随处可见的绿树红花,透射出的秀美气息,让人心旷神怡。
通过开展城乡环境大清理大整治大提升攻坚行动,东西海边村将按照规划努力打造美丽乡村,打通断头路、打造湿地环线,配套村庄公共设施,让改造后的东西海边村成为整齐划一、庭院美、村庄美、家风美、邻里和谐美的新乡村。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澄江市人居环境总体上得到了提升,但是长久以来,残垣断壁和危房始终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临时违章建筑和老旧空房闲房制约着村庄的发展,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全面拆除“三房”、亮化美化环境、扩大村庄公共空间和改善基础设施是全面提升人居环境的重要途径,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大行动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举措。
澄江市紧盯“拆”和“清”两个关键,按照“化零为整、重塑空间”的思路,在坚持“六必拆”和城乡环境大清理大整治大提升的基础上,拆除清理危房、残垣断壁等,实现生产生活空间合理布局。澄江市提出,开展“三房”拆除是手段,实现规范长效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水平才是目的。要坚持规划引领,统筹好拆除与建设、发展的关系,拆出发展空间,统筹推进拆房见绿、拆除美化及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做到宜建则建、宜绿则绿,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和进行乡村建设。鼓励各级创新利用土地资源,让群众切身感受“三房”拆除成效,确保拆得了、建得好,共享美丽家园。(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坤娱 文/图 )
短 评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补齐乡村发展短板
□ 一言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关系到农民的幸福生活、农村社会的文明和谐。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原有村庄的空间布局发生了变化,人口流失、房屋闲置等问题突出,加之农村规划管理缺位,农村建房无序,危房、长期闲置房、村民住宅建新不拆旧等现象存在,造成农村土地浪费、资源闲置,成为制约村庄发展的短板。拆除危旧房、空心房和违章房,将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乡村发展腾出发展空间。
新时代下的乡村振兴,提出要解决好“三农”问题,而农村住房问题是关乎民生福祉的大问题,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攻克的难题。这就需要补齐农村农业改革发展的短板,改善农村住房条件,提升农村群众生活水平,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农村环境大整治,将更好地整合农村土地资源,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群众居住条件,补齐乡村发展短板,提升村集体内生动力,增强农村发展后劲,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农村环境大整治,也将使农村环境变得更加整洁、规范、有序,进一步增强群众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