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滇中人物
  3. 正文

玉溪英杰录 | 郑开文:从通海走出的“讲武堂”校长

□  记者 李艾丽

清末民初,玉溪通海籍志士郑开文投身民主革命运动中,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与攻克南京之战;率军参加“援藏”“援疆”,为保我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浴血奋战;参加护国战争与护法运动,同时筹办中华民国第一所陆军部陆军军官学校,担任云南陆军讲武学校(前身是云南陆军讲武堂,简称“讲武堂”)校长,为提高军事教育质量进行了一系列开创性的改革措施,培养了大批杰出的军事人才……郑开文为国为民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值得后世永远怀念。

1919年,郑开文在广州时的留影。

1919年,郑开文在广州时的留影。

早年留学日本

郑开文,字炳然,1876年出生,通海县郑家营人,他天资聪颖,少怀大志,幼年和青少年时期,接受私塾教育,熟读四书五经。15岁就读于通海县秀麓书院,后赴临安(今建水)考取庠生。没多久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于是他弃学从商,贩卖地方土特产和舶来品,又与他人合伙联办商行,因经营不善而停业。   

1904年,云南考选官费留日学生,郑开文以增生资格报名应考,与唐继尧、叶荃等人一起被录取,9月抵达日本东京。之后,郑开文进入日本东京振武学校学习。同年12月,他与黄兴、宋教仁等百余人组织“中华革命同志会”。

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中华革命同志会”的大多数成员都转入同盟会,成为早期同盟会会员,郑开文便是其中之一。

1906年4月,郑开文在东京参加云南留日学生同乡会,筹备成立《云南》杂志社。杂志社成立并创刊以后,郑开文以“忧患馀子”等笔名发表《论滇省宜仿照南北洋举办征兵》《英法军事协约问题》等文章,从军事、军事教育等角度阐释以革命精神建设新军,抵御外国势力对中国领土的觊觎和蚕食。

1906年11月,郑开文从振武学校毕业,进入姬路步兵第十联队第九中队见习。1907年3月,进入日本士官学校步兵科学习。1908年11月,由日本士官学校毕业,进入日本名古屋第三十三联队第十中队见习。

投身辛亥革命

1909年5月,郑开文完成学业回国,受邀到广西编练新军,于7月任广西南宁陆军讲武堂军事学教官。

9月,郑开文参加清政府留洋学生考试,成绩优异,获授兵科武举人及陆军协军校头衔,派任广西龙州提督府军事参谋和学兵营营长。时值蔡锷在广西南宁陆军讲武堂任总办,郑开文与他早在日本士官学校时就相识,志同道合的两人遂走到一起,并肩革命。

1910年3月,蔡锷推荐郑开文接任南宁陆军讲武堂总办(校长)和南宁陆军模范团督办。

郑开文签发的云南陆军讲武学校学生毕业证。

郑开文签发的云南陆军讲武学校学生毕业证。

1911年9月,因四川护路运动蓬勃发展,清政府委任前两广总督岑春煊为川汉铁路督办,以黎天才为首的三营兵力护卫其赴任,郑开文也在其中任职。后来,岑春煊与军机大臣们意见相左,在上海称病不前,部队随之在上海吴淞口驻扎待命。其间,武昌起义爆发,革命浪潮迅速蔓延,上海光复会李燮和、柏文蔚到吴淞口与黎天才、郑开文等军官谋划反正,得到了广大官兵的一致响应,起义官兵迅速掉转枪口,加入革命阵营,参加了攻打江南机械制造局的战斗。起义官兵同仇敌忾,日夜奋战,一举拿下江南机械制造局,为上海光复作出了贡献。

11月下旬,上海、江苏、浙江等处革命军队组成苏浙沪联军攻打南京。当时以张人骏为两江总督和张勋为提督的南京守军有2万人之多。郑开文参加的以黎天才为统率的军队,从南京外围的龙潭、西河渡等处出兵,于11月24日攻克南京外围大门乌龙山炮台,取得苏浙沪联军攻克南京的首场胜利。之后,苏浙沪联军取得节节胜利,直至12月2日攻克南京。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郑开文在南京临时政府中担任军事参赞,协助黄兴处置军政事务。1月9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陆军部、参谋部成立,黄兴任陆军部长兼参谋总长,郑开文任陆军部代理军学局局长。受黄兴委派,郑开文筹办中华民国第一个陆军部陆军军官学校,起草、制定《陆军部陆军军官学校章程》《陆军部陆军军官学校教育方针》等军事教育文件。     

率军援藏、援疆

1912年2月4日,受孙中山、黄兴委托,郑开文带领工作组到昆明工作,准备集结云南军力参加北伐。郑开文到达昆明不久,满清政府垮台。随后,郑开文转入云南都督府工作,任都督府参谋兼商团局督办,辅助蔡锷进行以巩固、提升云南地方政权的一系列改革。

辛亥革命前后数月间,西藏地区发生了叛乱事件。在舆论的压力下,北洋政府于1912年6月14日电令四川都督尹昌衡率川军入藏平乱,令云南都督蔡锷派滇军入藏增援,维护祖国的统一。云南都督府任命滇军参谋厅总长殷承瓛为西征滇军司令官,郑开文为副司令,姜梅龄为参谋长,率领一支混成旅军队援藏平叛。

7月4日,郑开文率西征滇军第一纵队以“先遣队支队”名义先期出征,郑开文是西征滇军第一纵队联长。8月初,西征滇军第一纵队抵达滇藏边,在阿墩子(德钦)县城设前线指挥部,将所属部队分为左、右纵队继续前进,沿澜沧江的东西两侧进入藏区作战。

第一纵队联长兼右纵队长郑开文的率领部队沿着澜沧江方向,以迅猛攻势,于8月15日攻占溜筒江,8月16日攻占墨里村,扫清了西征滇军右纵队挺进盐井县的障碍。接着在盐井县城外围与叛军血战数昼夜,于8月27日凌晨4时一举收复盐井县,取得民国建立后第一次大规模作战的胜利。就在盐井战役5天后,叛军就表达了愿意与中央政府谈和的意向。

11月25日,郑开文率西征滇军第一纵队撤回丽江,立《哀乌斯藏辞并序》石碑于今天的丽江市黑龙潭公园象山脚下,碑文记录了西征滇军将士为维护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而战的过程。12月,郑开文被云南都督府任命为榆联联长(又称大理联长),全面负责滇西军政事务。

1913年3月,郑开文受中央政府调遣至北京参加西征库伦(现蒙古人民共和国首都乌兰巴托)的军事会议。此次军事会议是在全国人民强烈反对外国势力企图瓜分蒙古、一致要求出兵库伦的氛围下召开的。

4月至12月,郑开文统领滇桂黔联军先遣队远征库伦,因为其时军事行动保密的需要,作战经过后人无从得知。但是,郑开文在通海县秀山历史文化公园海月楼遗留有“匹马入楼兰,仰视飞鸢,最难忘灯火儿时,风雨寄亭朝煮粥”楹联,楹联中“楼兰”无疑是新疆腹地楼兰古城,表明郑开文曾参加民国二年中华民族抗击外族侵略的科阿战争。

后来,郑开文因抵御外族入侵而浴血奋战的功绩,被北京政府授予“一等文虎章”的特殊勋功,蔡锷也赠予他“奋绩绥疆”的匾额。援藏平叛和远征库伦可以说是郑开文一生中的高光时刻,粉碎了外国势力侵略中华民族领土的企图,实现了他作为军人的价值。

蔡锷赠予郑开文的“奋绩绥疆”匾额。

蔡锷赠予郑开文的“奋绩绥疆”匾额。

参加护国战争

1914年4月,郑开文任云南陆军讲武堂将校班教官,与朱德等教官留有珍贵合影。5月8日,郑开文调任广东陆军第一混成旅代理旅长。云南蒙自人龙济光在广东成立陆军模范团时,他自任团长,却很少理事,模范团的所有日常事务都由副团长郑开文办理。郑开文就此潜伏于敌方阵营,成为革命党人在广东活动的重要眼线。

1916年4月5日,为了阻止北洋军入广东,促使广东独立,郑开文、李鸿祥、江映枢、孙明、赵伸等人密议举行兵谏,最终决定以“滇桂黔粤军警同盟会”的名义向龙济光发出最后通牒。4月6日下午,“滇黔桂粤军警同盟会”向观音山发炮示警,迫使龙济光以广东都督的名义宣布广东独立。4月7日,龙济光发布了广东都督府的组阁名单,郑开文担任军政厅厅长,另外成立广东北伐护国军总部,下设5个军,由段尔源、李鸿祥、马存发、郑开文(兼任)、李文运分任第一至第五军军长。郑开文走马上任之后,便筹划广东北伐的军事行动。

4月24日,以郑开文为总司令的广东护国军第四军宣布北伐,由此壮大了护国反袁的力量。27日,“两广护国军都司令部”成立,达成广西、广东军事力量的集结,这是护国战争中一个标志性成果,郑开文为发起者之一。

5月8日,滇、黔、桂、粤护国军在广东肇庆成立“中华民国军务院”,唐继尧为抚军长。军务院的成立是护国运动在全国蓬勃发展的里程碑事件,郑开文是签署拥护成立军务院文告的16人之一。军务院确定护国军北伐进军路线和部队编制,共有七个军,郑开文为第七军军长,以入闽、浙出上海为作战目标。

出任“讲武堂”校长

1916年6月12日,郑开文应唐继尧之邀,调任云南省军督府顾问官兼云南陆军讲武学校校长。

9月,郑开文主持制定《云南陆军讲武学校章程》《云南陆军讲武学校内务管理暂行细则》。10月兼任陆军讲武学校工程处筹办员,主持筹办云南陆军讲武学校新校舍的改扩建工程,现存云南陆军讲武堂遗址主楼大门上方“云南陆军讲武学校”匾额便是郑开文手迹。

郑开文题写的“云南陆军讲武学校”匾额。

郑开文题写的“云南陆军讲武学校”匾额。

郑开文任云南陆军讲武学校校长的时间有五年之久,推行了一系列开创性的改革措施。云南陆军讲武学校从十二期起,开始招收海南岛、四川和南洋华侨子弟,包括韩国、朝鲜、越南等国的有志青年学生也陆续进校学习。学校的教官也从单一的本国教官开始吸收引进日本、法国等军事教官,云南陆军讲武学校的军事教育和管理,有了新的变化,军事教育管理、训练器械、武器装备也大都具有当时的国际水准,云南陆军讲武学校开始迈入现代化、国际化的办学轨道,办学规模达到鼎盛时期,出现空前的“人才济济”的景象。

郑开文对学生特别友善,相处十分融洽。当时华侨学生叶剑英在武校刊物《诗剑》上发表了作品《夜宴》,其中所表达的豪迈气度和宏大格局让郑开文极为欣赏,认为该生必成栋梁之材。同时,郑开文以自己亲身经历倡导、教育学生要浩气凛然地捍卫国家疆域完整和满腔热血地保护人民群众安危,从云南陆军讲武学校走出去的学子,在关系到中华民族危亡的抗日战争中,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慷慨激昂的军魂之歌。

宜山遇伏身亡

1919年5月,郑开文接任驻粤滇军第三师师长,在重重困难下对部队进行重新改造,恢复了驻粤滇军第三师的战斗力。

1920年2月,桂系军阀莫荣新下令将驻粤滇军第三师师长郑开文免职,意在吞并滇军。郑开文坚决反对和抗争,使驻粤滇军第三师始终成为支持孙中山先生护法运动的革命军事力量,也促使孙中山一派政治、军事力量重新集结,从而开展驱逐桂系军队、政学系势力出两广的大风潮,最终以孙中山派革命党人的完全胜利而告结束。3月18日,中央政府授予郑开文陆军中将军衔、二等文虎勋章。

处理完驻粤滇军事务,郑开文回到昆明,先后任云南第二卫戍区司令、云南第一卫戍区司令。之后,唐继尧改组警卫团为靖国联军警卫军,又调郑开文任警卫军司令官。

1921年2月8日,云南发生军变,郑开文随唐继尧流亡香港。随后参与唐继尧在广州、香港的所有政治、军事活动。12月,郑开文到达广西柳州,参与召集驻黔、桂的滇军准备二次回滇。

1922年2月12日,郑开文从广西回滇途中,在广西宜山(今宜州区)怀远镇遭广西自治军伏击,受枪击而亡。唐继尧得知报信后,一度悲痛欲绝。为了稳定军心,郑开文的名字仍然出现在回滇大军的各种文告、电文中,头衔是靖国军滇军第四军代理军长、靖国军滇军第一军代理军长。12月,云南省政府将郑开文棺椁从广西迁移回云南安葬。

一生戎马 作战有功

郑开文从军十多年,始终秉持做官要清廉守正的信念。在昆明任职时,曾有行贿者将金条藏于糕点盒内相送,他发觉后立即退回,因此被人称为有“郑大木头”。他在撰修郑氏宗谱时告诫后人:“当官绝不能受贿,如得了贿赂,子孙不会发达”。

郑开文办事处处为民着想。民国初年,通海县罗庄村发现少数坏人为匪抢劫杀人。唐继尧震怒下令要将罗庄村人剿灭杀尽。郑开文认为不妥,于是请示省政府将“剿灭”改为“查办”,使罗庄村善良的村民得以幸免。

护国战争胜利后,郑开文回到云南,因军务繁忙无暇回乡探亲,特意撰写两副楹联寄到通海,分别悬挂在秀山历史文化公园海月楼和清凉台走廊。海月楼联云:“匹马入楼兰,仰视飞鸢,最难忘灯火儿时,风雨寄亭朝煮粥;只身还栗里,倦怀归鸟,好藉此名山老去,松杉曲径昼眠琴。”清凉台联云:“别去十年,曾经大地河山从新整顿;归来万里,只觉双湖云树依旧葱茏。”表达了他对家乡思念之情。

今年5月,通海县郑开文故居修缮后重新开放,一幅幅珍贵的照片及档案资料,展示了郑开文“一生戎马,作战有功”的光辉旅程。郑开文不计个人安危,挺身维护我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他致力于军事教育和人才培养,始终保持高尚的人格情操,永远是后人学习的楷模!

(本文配图均由郑开文外孙女婿沙光耀提供)

史料提供、文本审阅:玉溪市委史志办

编辑:刘玉霞 王雪峰   审核:杨雪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