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下午,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海埂会堂召开云南省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六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赵嘉 摄
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
由云南省残疾人联合会、云南省体育局主办
玉溪市人民政府承办的
云南省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
暨第六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
将于2022年9月3日至10日在玉溪市举办
一起来了解运动会的相关筹备情况
↓↓↓
云南省残疾人运动会和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是省政府批准的每四年举办一届的全省综合性运动会,是云南省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残疾人体育盛会。
残疾人运动会的参赛选手主要是视力残疾、听力残疾及肢体残疾者,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参赛选手主要是智力残疾者。
从2014年第十届省残运会开始,省政府批准将省运会和省残运会正式纳入同城同时举办,今年是省运会和省残运会同城同时举办的第三届运动会。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目前,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已能满足各项竞赛活动要求。
具体如下
↓↓↓
项目设置方面
根据本届省残运会和特奥会第二次报名统计情况,本届省残运会和特奥会共有16个州(市)、云南特殊教育职业学院18个代表团的1850人报名参赛。其中:团部、工作人员394人,运动员1016人,裁判员436人。
设置省残运会田径、游泳、自行车、举重、乒乓球、羽毛球、盲人跳绳、盲人门球、聋人篮球、聋人足球10个竞赛项目;特奥田径、羽毛球、乒乓球、篮球4个项目;共431个小项(其中:田径203项、游泳139项、自行车35项、盲人跳绳15项、羽毛球6项、乒乓球8项、举重9项、特奥田径7项、特奥羽毛球1项、特奥乒乓球1项);与上一届项目设置相比,本届省残运会减少了板铃球1个项目,增加了盲人跳绳和盲人门球2个项目。
目前,预计颁发奖牌1347枚,项目设置、参赛规模超过上届省残运会。
裁判员选派方面
确定10个大项裁判长和各项目裁判队伍人选,预计运动会裁判员队伍在300人左右。
裁判长一般为国家级及以上裁判资质。
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方面
省体育局将与省残疾人联合会一起,严把运动员参赛资格关,严把裁判员公正执裁关,严把反兴奋剂宣传工作关。
加强运动员、教练员的教育和引导,确保运动会赛出团结、赛出水平、赛出风格。
疫情防控工作方面
在组委会的领导下,玉溪市始终将疫情防控放在第一位,坚决贯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把疫情防控作为成功办会的关键。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要求,借鉴北京冬奥会、陕西全运会和已经开赛的省运会的各项工作经验,严谨周密制定相关方案、细化工作机制,主要从疫情防控、竞赛纪律和安全管理实际出发,聚焦赛前、赛中、赛后三个重点,实施“全流程闭环管理、全员核酸检测、全部验证准入、全面环境消杀、全程可追溯”5项重点措施,落实“科学、精准、联防”三个坚持,“全面检测、不留死角,封闭管理、严格管控,全程监管、无缝保障,动态监测、及时处置”四个管理,构建“1+N”防控体系,做好“熔断机制”预案,压实防控职责,做到赛事期间“人、物、环境同防”、科学、精准防控;建立监测报告体系,动态评估疫情防控发展趋势,及时完善和调整防控策略与举措,确保有效防范新冠肺炎疫情,及时做好疫情发生的应急处置工作。
发布会上介绍了
本届残运会的场馆建设准备工作
省残运会赛事集中在玉溪市科教创新城“一场三馆”区域和玉溪体育运动学校篮排乒羽馆、举重馆、体操馆举行。按照满足赛事需要、可持续利用的原则,省残运会与省运会筹办充分融合,共统筹资金23.77亿元推进玉溪体育运动学校、玉溪市少年儿童体育学校迁建和体育场馆项目建设。
2022年6月,省残运会涉及的7个比赛场馆均已完成验收,投入使用。为确保残疾人运动员赛事期间的安全、便捷、舒适,针对比赛设施、保障设施和配套酒店等进行了无障碍设施的改造。
发布会上还公布了
本届残运会会徽、吉祥物
主题口号的基本情况
会徽名称为“拼搏”
设计以“云”“玉”和数字12、6为主体构型元素,顶部为红色,象征运动圣火,寓意云南体育事业发展欣欣向荣;金色部分象征梦想与富强,表达了省委、省政府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蓝色部分代表“三湖”和奔流之水,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内涵,展现残疾人自强不息、勇于拼搏、乐观向上、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
吉祥物名称为“绽放”
以生命绽放的概念和玉溪市花——朱瑾花为核心元素进行设计。吉祥物头发融合朱瑾花,迎风飞舞,勾勒了朝气蓬勃、迎风向上的运动员形象,展现出残疾运动员挑战自我、盛世绽放的拼搏精神;服饰融合了玉溪独有的花腰傣民族纹饰,手套融合了抚仙湖的水浪,体现了力争上游、激流勇进的拼搏精神;足有如意纹,象征残运会吉祥顺利地召开;姿势为由远及近奔跑而来,呈跨越之势,动感十足,寓意着省残运会的腾飞及超越。
主题口号为“自强自信,前进前进”
融合玉溪聂耳之乡的特征意义,呼应残疾朋友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对自己更加强健和拥有更多获得感的期盼。
内容整合自云南省网上新闻发布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