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乡村文化氛围,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一环。两名驻村工作队队员,一个免费的乐器培训班,搭建起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的舞台,也搭建起成风化人、凝聚人心的平台。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看峨山县甸中镇甸尾村的驻村工作队队员王儒春和黄云松,如何“送”文化、教文化、“种”文化,构建新时代乡村文明。
黄云松手把手教学生打手鼓。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八月末,峨山县甸中镇甸尾村,阵阵悦耳的吉他弹唱声回荡在村委会的上空。孩子们拨动琴弦,为即将结束的暑假画上句点。在这个有音乐陪伴的假期,他们过得格外充实、快乐。
发挥专业特长 免费开办培训班
这美妙、欢快的乐声,来自甸尾村驻村工作队队员免费开办的乐器培训班,今年暑假已是第二次开班。临近开学,高年级的孩子们已经去往学校,教室里还有五六个学生认真跟着老师一遍遍地练习。培训班的两名老师——王儒春和黄云松,都是甸尾村的驻村工作队队员。
“既然我有这个特长,就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谈起免费开办乐器培训班的初衷,王儒春介绍,2021年5月,他由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下派,来到甸尾村成为一名驻村工作队队员,主要负责乡村振兴的相关工作。7月,学生们放暑假了。王儒春注意到,在假期里,家长们大多忙于烤烟生产,陪伴孩子的时间很少。而孩子们除了写作业、做家务,剩下的大部分时间就是玩手机,对身体健康不利。而且,暑假里孩子们会到河边玩耍,存在安全隐患。这让他萌生了开办乐器培训班的想法。
经过协商,由村委会提供场地,王儒春担任老师,甸尾村的乐器培训班在2021年的暑假顺利开班。在乐器上,王儒春选择了成本较低、比较容易学的吉他和葫芦丝教学。第一次开班,就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肯定,今年暑假便继续开班。今年,在原来教授吉他、葫芦丝的基础上,另一名驻村工作队队员黄云松开始教手鼓,丰富了乐器的种类。
开展乐器培训 为梦想插上翅膀
“经过一个假期的培训,孩子们掌握了基本的乐理,可以简单弹唱。”王儒春介绍,从基本的识谱到节奏训练等教学,孩子们都学得非常认真,进步也很快,“虽然一个假期学到的东西有限,但是音乐的启蒙教育,对于孩子们兴趣爱好的培养、眼界的开阔都很有帮助。”
“很感谢老师免费教我们。原来放假在家比较无聊,现在跟着老师学乐器,感觉很有趣,很想把它学好。”学生王皓茗告诉记者,他今年上小学六年级,以前从没想过会有机会学习乐器,爸爸帮他报名后,越学越有兴趣,每次上课都很期待,以后还想要继续学习。
“暑假跟着老师和小伙伴们一起学习乐器,对我们来说是全新的体验。我们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未来想要走艺术这条路。”学生封胡英、李倩告诉记者,因为有了乐器,这个暑假陪伴她们的不只是家务和农活,又多了很多乐趣,学到了新的技能,开学可以向同学们展示。
“除了学习乐器,我们也会抽时间给孩子们讲讲人生道理。”黄云松说,除了尽自己所能教给学生们乐器方面的专业知识,也希望通过给孩子们讲知识、道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积极乐观的性格和心态,在未来,可以以更加自信的状态走向更远、更广阔的世界。
丰富文化生活 助力乡村振兴
除了甸尾村的培训班,王儒春在甸中镇的集镇上也开设了免费培训班,只要想学都可以报名,上课时间是晚上7点到9点。除此之外,他还会到那些喜欢文艺的村民家中教学。“野外、田间地头、村民家里……到处都可以是我们教学的场地。”王儒春说,只要有人愿意学,他们就会想办法去教。
“平时在家就是种地,跟着老师学了吉他以后,可以自弹自唱,心情变好了,压力也小了。”村民李凤春介绍,他从小就喜欢文艺,热爱唱歌,但没有机会学习。今年37岁的他是学生里面的“大师哥”,农忙之余就跟着孩子们一起上课,有时老师也会去到家里教他。学习乐器圆了李凤春小时候的梦想,也给他的农村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一部分。作为驻村工作队的一员,能发挥个人特长为乡村振兴事业添砖加瓦,我感到很开心。”王儒春说,未来他会和同事一起努力,让音乐的种子在更多人的心中萌芽,让音乐的旋律在乡间飘荡,让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记者 宋蝶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