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小长假,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酒井乡勐根村老达保村民小组游人如织。在当地政府扶持下,由李娜倮带领村里党员群众新建的70亩园艺蔬果博览园,成为老达保乡村旅游新的打卡点,开园当日吸引游客2000多人观光体验。看着昔日热闹的景象又回来了,李娜倮心情舒畅,登上博览园内搭建的实景舞台,弹起吉他,为游客演唱了自己新创作的歌曲《幸福的时代》。
老达保是澜沧拉祜山乡有名的乡村旅游示范村寨,音乐是老达保吸引游客的金字招牌,很多游客慕名而来就是为了观看村里独具拉祜风情的原生态歌舞实景演出,老达保村民也在唱唱跳跳中实现了增收脱贫。走上这条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子,澜沧老达保快乐拉祜演艺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李娜倮发挥了关键作用,是她对拉祜族传统村寨的文化守望和传承,让老达保从一个贫困村蜕变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
李娜倮是土生土长的拉祜族,仅有初中文化的她,没有正规学过乐理知识。在拉祜族村寨长大的孩子,“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在父辈熏陶下,13岁时她学会吉他弹唱,16岁开始词曲创作,展现出很好的民族文艺天赋。她先后创作了《快乐拉祜》《实在舍不得》《真心爱你》等30多首脍炙人口的拉祜歌曲。此后,邀约不断,她多次应邀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地参加演出。
“到全国各地表演,才发现原来我们民族的文化这么受欢迎,这激励着我不停地创作。”李娜倮组建艺术团、演出队,带着村民一路唱到了央视大舞台,唱进了国家大剧院。外出演出的机会越来越多,收入也更加可观。即便是这样,她依然把事业的重心放在村里。她说:“每次到不同的城市演出,感受都不一样。繁华的都市、丰厚的报酬都没有动摇我。每次看到外面做得好的东西,就想着学了带回家乡,把家乡建设好,带动乡亲们一起发展致富。”
2013年,她做了一个很多人并不看好的决定,成立澜沧老达保快乐拉祜演艺有限公司,自己任副董事长,全体村民都成了公司员工,村民变股民、村寨成企业。如今,老达保小组上至80多岁的老人,下至3岁娃娃,都成了演艺公司的演职员,都能获得演艺收入。演艺公司成立至今,就地演出900多场,全体村民年年都拿到一笔分红,其中演艺人员年人均分红达1.9万余元。
“很多人不理解我为什么会在山旮旯里成立演艺公司,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让村子发展起来,留守农村的乡亲才有指望,拉祜文化也才能更好传承。”李娜倮说,不是所有人都能外出演出,全寨有114户475人,大多数人只能留守小山村,特别是村里的老人,要让乡亲们共同富裕,就要想方设法振兴乡村。
近10年来,老达保以歌舞演艺带动发展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3.85万余人次,实现演出收入465.36万元。游客来了,村里开办了农家乐,建起了民宿客栈,乡村旅游风生水起,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99.36万元。
如今,李娜倮大部分时间都在村里忙活,带领村民排练节目,教孩子们跳芦笙舞、弹吉他。她还在村里成立了达保娜倮农特产品专业合作社,开展拉祜族手工艺技艺传承。没有演出的时候,就带着村里的妇女群众手工织锦制作绣着葫芦图案的拉祜族特色服饰、开发旅游商品,现在已有50多名村民加入到手工艺品制作中来。合作社还帮助村民销售茶叶、蜂蜜等生态产品,增加收入。李娜倮自己也在村里开起了农家乐,今年还扩大了经营规模。留在乡村,她住上了新房,买了车,找到了热爱的事业,闯出了精彩人生。
村里“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的标语十分醒目。李娜倮说,守护边疆,建设边疆,拉祜乡亲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她又弹起吉他,唱起了耳熟能详的歌曲:“拉祜拉祜拉祜呦,快乐的拉祜人,幸福吉祥,吉祥幸福,快乐到永远。”
云报全媒体记者 沈浩
代表感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10年里,我们边疆民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了机场、通了高速,拉祜族也实现了整族脱贫。10年来,我一直坚持做拉祜族民族文化传承工作。民族文化是老达保的根和魂,依托民族文化,老达保发展乡村旅游,乡亲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今后,要通过民族文化传播,让更多人认识拉祜族,了解拉祜族文化。我们会把老达保这个拉祜族传统村落保护好、建设好,开发更多体验项目,吸引更多游客,展示拉祜族在党的关怀下发生的变化,我也要把边疆群众过上好日子的喜讯带到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