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时政
  3. 正文

喜迎二十大特刊|宜居之城生活乐

——玉溪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

0

党的十八大以来,玉溪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和省委、省政府要求,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人民情怀,从讲政治的高度,全力解民忧、惠民生、聚民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玉溪市委、市政府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9.5%投向民生领域。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惠民力度只强不弱、惠民实事只多不少,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把改善民生工作抓紧抓实抓牢,让老百姓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一份份百姓心中沉甸甸的“获得感”,成为十年来最温暖的民生成就,一张巨大的民生保障网越织越密、越织越牢。

1 医疗健康:走在全省前列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多年来,我市围绕“大健康、大卫生”理念,持续推进医疗卫生综合改革,统筹推进卫生重点项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着力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战疫情、补短板、引人才、强服务,向健康玉溪迈进。

2019年10月1日,历时五年多建设,玉溪市重大民生工程市人民医院改扩建大楼正式投入使用。“盼了许多年,终于有了新大楼,母亲看完病,还一直念叨着新大楼的设施条件真好。”家住红塔区小石桥乡玉苗村的李女士高兴地说。

10 (1)

祝福祖国。 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曾永洪 摄

除此之外,玉溪市儿童医院投入运营,玉溪市中医医院、玉溪市第三人民医院等重点民生项目稳步推进。多年来,我市不断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以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为抓手,全面提升公立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做实医联体,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在全省率先启动全市9县(市、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和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全市居民就医环境持续改善。

大病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叠加后最高支付限额达到35万元,比此前提高了11万元,而参保人员在市内定点中医医院、综合医院中医类科室住院治疗,医疗费用住院起付标准在政策规定的基础上相应降低了200元……2022年1月1日,玉溪市城乡居民医保政策有了新变化。我市抓住被列为国家第三批医改试点城市、全国首批综合医改15个示范城市之一的机遇,纵深推进玉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2021年,全市公立医院门诊次均费用、住院次均费用分别为194.7元、6499.6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1.67%、55.67%。在全省率先独家开展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药品款,全市居民就医负担有效减轻。

0

复兴号动车穿行在滇中玉溪绿美大地上。 通讯员 潘泉 摄

十年来,玉溪财政资金用于卫生健康支出合计247.86亿元,年均投入24.79亿元,年均增长8.24%。玉溪健康服务水平和健康指标逐年提升,全市人均预期寿命从2011年的75.43岁提高至2021年的78.42岁,高于全国0.62岁、全省3.16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3.97%,高于全省水平5.88个百分点,全市整体健康水平走在全省前列,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显著增强。

2   养老托幼:补齐民生短板

“一老一小”是民生保障的重点。我市增加针对养老、托幼的普惠性服务供给,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

2022年5月,峨山县第一家“幸福养老食堂”开门营业,这个占地200多平方米的食堂,专为周边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提供服务。食堂可容纳60人就餐,10余种菜肴针对老年人的饮食结构、膳食营养进行合理搭配,还专门为居家、不方便外出、有困难的老年人提供配餐送餐服务。

近年来,我市一方面增加设施供给,持续扩大养老服务覆盖面,另一方面,优化服务方式,增强村级养老服务场所服务功能。十年来,全市建成运营养老机构64家,养老机构床位4893张,建成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站及老年人活动中心等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设施431个,建成村组老年人活动室等供老年人休闲娱乐的场地设施2307个,所有县(市、区)失能照护机构实现全覆盖,乡镇一级以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为基础的覆盖工作基本实现。全市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互助站、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幸福食堂等养老日间照料服务设施覆盖率达70%以上,规范建设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开办幸福食堂,解决群众“舌尖养老”难题。

2

小朋友跟着交警叔叔学习交规。

2021年9月,一批稚嫩的儿童顺利就读了家门口的优质公办幼儿园,一批朝气蓬勃的小学生背着书包走进新建的学校。2021年,全市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中小学54所,新增公办教育学位9346个。全市幼儿园从2012年的238所增加到2022年的519所。义务教育在全省率先实现均衡发展,并加快向优质均衡迈进,红塔区、江川区被列为云南省首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县(区)。全市有省、市现代教育示范学校88所,在全省率先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目标。

近年来,我市教育惠民力度持续加大,贫困学生、随迁子女、留守儿童、残障儿童等群体尽享教育公平阳光,全市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义务教育公办学校达99.51%,在全省率先实行多重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残疾儿童入学率达100%。

3  平安善治:维护社会稳定

连续10次入选中国最安全城市,2次捧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近年来,平安玉溪、法治玉溪建设成绩斐然,“平安善治”已成为服务保障玉溪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品牌。

市委政法委提供的数据显示,玉溪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从2013年的86.56%上升到2021年的95.63%。

9

美丽的杯湖公园。

十年来,全市公安机关制定完善70余项执法工作规范和制度,严格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常态化开展整治“有案不立、压案不查、有罪不究”顽瘴痼疾,梳理公安机关行政职权及行政职权对应“责任事项”“追责情形”,共建成执法办案管理中心9个和执法办案区61个,对执法办案实现全流程监督,公安法治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稳步提升。

在司法体制改革中,检察机关增设了公益诉讼检察机构。自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全面推开以来,聚焦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加大工作力度,以实际行动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2019年以来,受理公益诉讼案件线索1243件,立办1215件;立办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640件;聚焦人民群众食品药品安全热点问题,立办公益诉讼案件257件;依法监督办理违规接纳未成年人消费、适龄青少年辍学、英烈纪念设施保护、交通安全设施安全隐患等新领域公益诉讼案件273件。

8

花开满城。

在市域社会治理中,发挥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作用,推动构建党建引领下的“五治融合”治理模式,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和市域社会治理有效融合。全市划分了7398个网格,配备网格员2.3万余名,形成“小网格、大治理”格局,全市98%的矛盾纠纷在基层得到了有效化解。建成玉溪“共治通”App,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精准化服务管理每一个社区、每一个网格,总结推出了一些具有示范性、辨识度的社会治理经验。

4   劳有乐业:兜牢民生底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7.37万人,构建起覆盖全市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力增进了人民福祉。

记者从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了解到,十年来,我市累计为5.75万名灵活就业的困难群体支付社会保险补贴1.53亿元,开发城镇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4.31万人,支付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2.39亿元;为7.55万名失业人员提供失业保险待遇,支付失业保险基金5.33亿元。

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本措施。我市坚持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十年来转移农村劳动力288.21万人次,培训农村劳动力106.55万人次,建成就业扶贫车间36个,为8636人兑现落实就业扶贫各项补贴7100余万元。

3

全民健身,热火朝天。

截至目前,全市技能人才超28万人,高技能人才8万人以上。打造了具有玉溪特色的创业贷款扶持创业模式,在全省首家推出“玉溪市创业担保贷款网上经办系统”,累计发放创业贷款114.08亿元,扶持13.95万人创业,带动20.1万人就业。建成各类创业孵化平台16个,其中12个创业平台被认定为“省级创业平台”,扶持创业实体698户,平均每年带动就业2600余人。

构建起覆盖全市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保领域重点改革,推动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如期实现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改革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政策……十年来,我市基本建立起统筹城乡的多层次多支柱社会保障体系。

1

星云湖晨韵。 通讯员 徐永健 摄

社保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全市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65.71万人、19.1万人、33.57万人,分别比2012年增加17.49万人、5.8万人、12.57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超过全省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

待遇水平稳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10连调,工伤职工及供养亲属长期待遇实现9连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7次调整提高,失业保险金标准5次提高。

5 教育体育:凸显特色活力

教育是民生之基。我市有36.98万在校学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升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教育体育现代化为目标,千方百计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市教育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特色活力不断凸显。

从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到现代化多媒体设备、网络教学,从砖瓦房、泥土地到高标准教学楼、运动场……十年来,我市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想方设法不断完善教育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全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多措并举推进体育惠民利民。全市累计投入教育经费573.95亿元,“全面改薄”工程走在全省前列,教育信息化、“美丽100校园行动”计划暨校安工程成为全国、全省样板。“互联网+教育”玉溪模式被列为全国智慧城市优秀实践案例。职教改革成效显著,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特殊教育体系完善,高等教育加快发展,我市教育正实现从“幼有所育”到“幼有善育”、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转变和跨越。

6

精彩省运会。

2022年8月8日,云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拉开大幕,圣火在龙马山下的云南玉溪高原体育运动中心点燃。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体育场地9036个,面积539.45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41平方米,位于全省前列。新建296块足球场,建成市级、县级国民体质测试中心10个,县(市、区)体育场馆实现全覆盖,体育基础设施乡镇及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覆盖率达98.33%。

抓住举办省十六运会的机遇,我市全面加快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发展,成功创建145所国家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篮球、排球特色学校及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创建市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216所、市级青少年足球训练网点学校30所。拥有国家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个、市级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基地9个,组建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1个。十年来,玉溪籍运动员先后荣获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金牌,玉溪成为全省唯一涌现奥星、亚星、国星“三星人才”的州(市),被确定为云南省唯一的体育产业联系点城市。

6  民族团结:共享美好生活

村内新建成4200平方米的民族文化广场,新建了小公园,有亭子、长廊、石桌、石凳,成立了彝乡情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打造野生菌捡拾、自行车骑行路线,建设矣文乡村大食堂……江川区九溪镇矣文村是个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少数民族村,近年来,矣文村面貌焕然一新,成为玉溪市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成为玉溪美丽乡村的新名片。

市委、市政府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集全市之智、举全市之力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7

傣语宣传民法典。

聚焦各族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玉溪补短板强弱项,努力增进民生福祉。实施“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引领建设工程项目258个,打造了3个示范县、8个示范乡(镇)、237个示范村(特色村)、10个示范社区,民族地区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全部清零,1904名困难学生享受补助,9个贫困民族乡(镇)、157个贫困民族村、12.11万农村贫困人口在全省率先脱贫,各民族同步实现小康,全市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2775元增加到2021年的15812元;实施民族地区“五网”建设项目242个,全市民族地区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全面提升,就业、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针对民族地区多半位于山区、半山区的实际情况,玉溪找准发展优势,做大做强高原特色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业,全力推进“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特色县培育,民族地区“烟菜花果药畜”产业特色优势逐步显现。支持70余家民贸民品企业增容扩产,实施民族文化项目94个、少数民族文化保护项目319个,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15人,建成民族文化传习馆(所、室)85个,各民族同心筑梦、奋斗圆梦,同全国一道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十年来,全市民族自治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年均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展望未来,更多的民生红利渐次释放,实实在在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增福祉、让群众享公平。十年来,民生事业迈上新台阶,民生保障更加有力,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子将越过越红火!(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陆合春)

编辑:陶晓兰   审核: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