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徐徐,沿着青石板铺就的道路走进华宁县宁州街道上村社区碗窑村,统一色调和风格的民居伫立在道路两侧,小摊前,游客正在询问陶制花器、碗、茶杯等商品的价格,虽不是十分热闹,但干净整洁的街道、布局合理的公厕、琳琅满目的华宁陶,都让人体验感极好。
碗窑村是华宁陶的发源地,有着600多年的制陶历史。在玉溪曾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新兴姑娘河西布,通海酱油禄丰醋,华宁陶器烧得绿……”为了传承好、保护好、开发好华宁陶这一地域性特色文化资源,近年来,碗窑村通过开展传统村落环境整治、龙窑改造、陶民宿客栈、“美丽乡村+文化”等项目建设,让村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陶产业逐渐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实现了环境、文化、产业、治理的“窑变”。2021年,碗窑村共接待国内游客32.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5亿元。
面貌一新的碗窑村迎来八方游客。
完善村庄基础设施
古村落焕发新生机
“以前的碗窑村,基础设施不完善,村里人都觉得不好在,更别提发展旅游业。你看,以前这条路坑洼不平,四周都是老旧房屋,居住环境很差。”走进碗窑村,华宁县宁州街道上村社区党总支副书记毛磊沿着进村道路边走边介绍,为了改善村内环境,近年来,碗窑村开展省级旅游名村建设,实施历史文化遗存保护与开发、“美丽乡村+文化”等项目,铺设了青石板道路,打造特色民居,将房屋颜色统一为陶土的黄色,并对村子进行绿化美化,在村口建设了标志性的大碗雕塑,修缮了慈云寺。经过一系列改造提升,碗窑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基础设施完善了,村内环境变好了。2017年9月,沉寂近半个世纪的碗窑村窑街又开街了,吸引了25家制陶企业入驻,初步形成颇具特色的陶(窑)街,10月新建的龙窑开窑首拍,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品鉴。之后,在节庆日及每个月赶窑街活动期间,碗窑村都会开展苗族刺绣、竹编、彝族烟盒舞、芦笙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举办乡村音乐节及其他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各制陶企业则展示销售各类陶制产品,让游客和村民玩在一起、乐在一起。
除了丰富的赶窑街活动,碗窑村还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寺——慈云寺,最早慈云寺是老窑工专门制陶的场所,里面的碑刻保存完好,详细叙述了华宁陶的发展史。因此,华宁陶云上艺术博物馆和华宁县陶博物馆(展成馆)都设立在此,进一步向游客展示华宁陶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我和女儿这次来碗窑村,是想买点华宁陶回去装饰屋子。来了之后发现,这个村子好干净,看不到垃圾,而且卫生间也很干净,特别考虑游客的感受。”来自陕西省西安市的游客宁女士连连称赞碗窑村的旅游环境。
文旅融合发展
乡村旅游焕发新活力
为了利用好华宁陶这一优势资源,将其转化为乡村振兴动能,碗窑村依托华宁陶文化,积极打造以陶瓷文化、休闲观光、生态旅游为主的旅游特色村。
在碗窑村制陶户倪晓文的“泥火茶音”店里,她正忙着摆放自己新制作的陶器。“从我奶奶那辈开始,家里就在制陶,受奶奶和父亲的影响,我也成了一名制陶者,主要制作茶具、观赏器、花器等。碗窑村窑街开街后,人流量也多了起来,我就租了商铺,在卖陶器的同时,也会向游客讲解华宁陶文化和陶器的制作原理。”倪晓文说,在暑期,她还会举办陶艺培训班,指导有兴趣的游客和小朋友拉坯、制陶,并帮忙烧制和寄送。
和倪晓文一样,今年75岁的碗窑村村民向福珍也是世代传承的制陶者,她和丈夫一起组建了福珍陶艺有限公司,并租赁了摊位售卖自家的陶制品。“公司主要制作碗、花瓶类的陶器,我每天早上10点就来摆摊,下午6点结束,生意还不错,节假日游客比较多,一天能赚五六百元,有时还会有订货的客户,我就会带他们去公司看,那里产品更多。”向福珍说,“游客多就带动了我们的生意,卖华宁陶的商家多了,形成规模,也会吸引更多游客。”
文旅融合发展,让村集体和村民都富了起来。碗窑村仅出租商铺一项,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36万元,而村民通过在制陶企业打工、出租商铺等,人均年收入达1.8万元。
文旅融合发展,让村集体和村民都富了起来。
华宁县陶瓷文化产业服务中心主任张全介绍,目前正在对慈云寺进行提档升级,将华宁县陶博物馆(展成馆)展厅扩展为生活日用陶、建筑园林陶、工艺美术陶以及华宁陶4个展区,向游客充分展示华宁陶历史以及发展历程。设置了拉坯体验室,定期邀请非遗传承人进行拉坯以及民间手造指导,并让游客和小朋友自己体验陶制作。设置了休闲区,让游客在游玩过程中可以小憩。同时,碗窑村湿地公园及水景观也正在建设中。下一步,还将新建龙窑,开展开窑仪式、公开拍卖等活动,持续走好文旅融合发展之路,擦亮碗窑村乡村旅游名片。(记者 高倩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