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报告中出现的“按劳分配”“就业优先”“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健康中国建设”等一系列民生关键词,凸显了惠民温度,勾勒出美好的民生画卷。
连日来,出席党的二十大的云南省代表团代表围绕“增进民生福祉”这一话题谈变化、说打算。大家表示,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抓好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这让二十大代表、昭通市委书记郭大进倍感振奋。他说:“这表明了党中央对就业这一民生工程一如既往的重视。”
郭大进介绍,昭通是全国脱贫人口最多的地级市,抓就业对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至关重要。今年,昭通市集中力量开展了农村劳动力普查,创新省外转移就业机制,制定就业岗位、就业培训、就业帮扶“三张清单”,精准开展政策宣传、岗位推送、转移就业,有组织转移输出劳动力37.43万人,“点对点”集中输出劳动力10.84万人。同时,与省外274个重点地区和企业建立劳务协作长效对接机制和稳岗转岗机制,积极为务工人员提供政策咨询、动态调岗、权益保障等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劳动力、脱贫劳动力、易迁劳动力就业率分别达84%、87%、91%。
郭大进代表表示,昭通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加强就业动态监测,强化“一对一”帮扶,推动劳务品牌培育创建,用心用情做好就业服务保障,全力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质量,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这几年我们重点发展乡村旅游,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吃上了‘旅游饭’,务工收入占到了群众总收入的65%,务工的群众70%在本地务工。”二十大代表、保山市腾冲市清水镇三家村党总支书记赵家清介绍,清水镇依托生态优势打造乡村旅游新名片,提供了司机、保洁员、服务员等一大批服务岗位,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一大批外出务工的村民都选择返乡就业、创业,不仅解决了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照顾问题,还将农村55岁以上有能力、有意愿就业的富余劳动力利用起来。
去年,清水镇人均年收入达到1.5万余元。赵家清代表说:“我们一定要继续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努力让农村群众的日子越来越好,让‘幸福的地方’更幸福。”
维护好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二十大代表、省妇联主席农布央宗认为,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亿万妇女儿童的亲切关怀、对妇女儿童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新时代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描绘了光明前景,指明了奋进方向。
农布央宗代表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治体系不断完善,保障机制更加健全,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妇女儿童健康状况、受教育水平、社会保障、平等享有改革发展成果等得到全面提升。她表示,下一步省妇联将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妇联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更加切实有效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儿童优先发展,强化源头参与,推动健全妇女儿童权益法治保障体系,落实党政主导的维权机制,依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同时,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和力量,推动《云南妇女发展规划(2021—2030年)》和《云南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提出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不断增强妇女儿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们正以‘三访四察五送’活动为抓手,切实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坚持走进妇女群众中去,解决好她们的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实实在在的服务,把党的关怀、妇联‘娘家人’的温暖送到广大妇女儿童心中,团结引领广大妇女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贡献巾帼力量。”农布央宗代表说。
让群众幸福感成色更足
病有所医、弱有所扶、住有所居……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来自基层的党代表们对于这些年民生改善的一桩桩实事、一个个细节体会颇深。
二十大代表、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名誉主任李桂科从1981年起在山石屏村扎根,从事麻风病防治工作,用40年时间帮助昔日的“麻风村”变成了幸福村。这些年国家成立专门的麻风病防治机构,为麻风病患者免费检查治疗,让李桂科深切感受到党和国家对麻风病患者及其亲属的关心。他介绍:“目前,我们的麻风历史博物馆二期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希望通过升级改造,让更多人了解在党的领导下,中国麻风病防治事业的巨大成就。”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李桂科决心继续发挥退休医生的余热,努力钻研业务技术,把残疾康复工作做得更好,护理照顾好康复人员。
让百姓能看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是夯实民生之基的重点所在。二十大代表、保山市龙陵县木城乡老满坡村党总支书记郭玉琴对于农村群众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也深有体会。她说:“以前村里人生病了都是吃点草药,主要怕看病路远、花钱,医保覆盖后,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解决了,农村群众健康有了保障。”
老满坡村是一个边境村,经过脱贫攻坚,村里通了水泥路,建了卫生所、小学,危房也得到了改造,老百姓的幸福感与日俱增。近两年来,在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中,随着各类民生项目的推进,路宽了、房子新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幸福生活跑出了“加速度”。郭玉琴代表说:“正是党的好政策,让我们边疆民族地区的群众过上了好日子,我一定会带领群众做好守边固边工作,以实际行动报答党的恩情。”
供电是民生保障的重要一环。二十大代表、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昭通彝良供电局总经理助理吴长碧说,十年间,国家不断推进电网建设,大力开展农网改造升级,全面实现了自然村100%通动力电,智能电表和低压集抄全覆盖,电压质量逐年提高。“以前,群众家里电器少,也舍不得用电,现在同网同价,供电质量也越来越高,真正实现了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转变。”
吴长碧代表说,电力人将始终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进一步提升供电可靠性,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满足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电力需要,以实际行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云南网记者 郎晶晶 邓清文 陈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