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热点
  3. 正文

【聚焦党的二十大】我在边疆望北京丨高黎贡山与大兴安岭的对话


相隔3000多公里的云南和黑龙江,守一方碧水蓝天,护一片青山沃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两地目标一致、异曲同工、前景广阔

南北护绿 谱写绿色生态协奏曲

  世界上最大的杜鹃王、第一个由中国科学家命名的长臂猿——高黎贡(天行)白眉长臂猿、中国第一个农民生物多样性保护组织、世界上单位蓄积量最大的人工秃杉林、中国分布最多鸟类的保护区……这些“第一”和“最”都出自高黎贡山。

  高黎贡山拥有绵长的山脉。集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于一体的完整生态系统垂直结构,使得这里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建立生物走廊带、开展定期巡护、加强科学研究……地方政府、科研人员、当地居民等付出多年努力,共同守护着这里的生物多样性。

  高黎贡山是我国西南生态安全第一道屏障,也是观察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窗口,更是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最为关键的地区之一。10年来,云南森林面积从2.84亿亩增长到3.03亿亩;森林蓄积量由16.93亿立方米增长到20.96亿立方米,均居全国前列;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79.1%;湿地保护率达57.77%,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得到巩固。

  云南是春的故乡,满眼绿色,处处是景。在祖国东北端的黑龙江,由于气温的丰富变化,能在四季体会层林尽染,美如画卷。

  8月31日,在位于黑龙江漠河市南部约3公里处的漠河林业和草原局中心苗圃,一株株兴安落叶松、樟子松、云杉、西伯利亚红松长势喜人。在这个几乎是我国“最偏、最北、最远、最基层”的育苗一线的苗木之间,漠河市林业和草原局中心苗圃主任曲长贵正带着工作人员开展松土除草工作。曲长贵说:“天保工程二期实施以来,我们还在持续提供良种造林苗木,现在苗圃的存苗量大概有1000万株,已经成为大兴安岭乃至全省造林育苗的重要保障。”

  在黑龙江,这样的景象已成为全省生态建设的缩影。黑龙江是全国重点国有林区之一,大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张广才岭、老爷岭及完达山脉丰富的林草生态资源,使黑龙江省成为重要的天然生态屏障。

  近年来,黑龙江不断加强森林保护培育,“十三五”期间,林木蓄积量稳步提高,累计完成营造林38.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47.3%。截至目前,黑龙江全省森林面积达21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二位,湿地面积3.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近15%,10处湿地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居全国第一,世界珍稀鸟类丹顶鹤栖息在美丽的齐齐哈尔扎龙湿地。10年间,黑龙江在广袤的龙江大地上谱写出了一曲绿色龙江的生态协奏曲。

水体治理 让美丽画卷底色更清

  倭肯河是松花江右岸一级支流,随着煤矿资源的开采利用,倭肯河流域受到污染,水量逐年下降、水质恶化为劣V类水体。然而,把劣V类水体变成达标清水,沿岸一市三县仅用了一年时间。

  从2019年4月开始,每天下午4时,在七台河市政府404会议室里,倭肯河综合治理调度会准时召开。通过关停25家污染企业、实施污水处理厂提标提能、治理黑臭水体、开展倭肯河生态放流等措施,七台河市日增加污水处理能力3万吨,20多条支流水质全部达标,生态水功能逐步恢复。2019年底,倭肯河上游水体摘掉了劣Ⅴ类的帽子。

  “十三五”期间,黑龙江全力打好碧水保卫战,努力绘就河畅、水清、岸绿、鸟飞的生态新画卷,倭肯河也实现了从臭气熏天到涟漪潋滟的华丽转身。

  入秋的抚仙湖天高云淡,一池碧水。作为我国著名的深水型淡水湖泊,抚仙湖去年总体保持Ⅰ类水质。过去的抚仙湖流域,沃野平畴灌溉方便,农民大规模围湖种菜,湖边大棚绵延不绝,农业面源污染危及抚仙湖水质。

  从2017年12月开始,玉溪市持续开展保卫抚仙湖“雷霆行动”,实施生态移民3万余人。5年来,抚仙湖流域内氮、磷肥施入量每年分别就地削减约八成和六成,农药使用量每年减少44.7%。

  云南省河湖众多,既有九大高原湖泊,也有多条出境、跨界河流。近年来,云南坚持“铁腕”治水,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九大高原湖泊水质总体向优向好,滇池、星云湖摘掉劣V类帽子;六大水系水质持续改善,出境跨界断面水质100%达标;与2011年相比,全省国控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提升34.2个百分点,劣于Ⅴ类水体比例下降27.8个百分点。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回归。

象虎代言 展示美丽温暖中国样本

  2020年3月,一群野生亚洲象离开了老家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路向北。在2021年6月2日,15头亚洲象进入了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地界,来到了它们从未涉足的地方,最终在人们的一路护送引导下平安回家。

野象救助员与亚洲象 记者 戴振华 摄

  这群“出走”的亚洲象火爆全球,超1500家国内外媒体跟踪报道,微博话题阅读量超50亿次,吸引了上亿人全程关注。亚洲象群北移南归、云南政府和民众携手护象的故事,为全球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展示了美丽而温暖的“中国样本”。这也是云南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范例,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一个缩影。

  据统计,目前云南省已建设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362个,积极创建亚洲象、香格里拉、高黎贡山等国家公园,建设全国唯一、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野生生物种子库——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以就地保护为主、迁地保护和离体保存为辅的保护体系日趋完善,全省90%的典型生态系统和80%的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

  2021年,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昆明举办,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大会领导人峰会,发表主旨讲话,宣布率先出资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大会通过标志性成果昆明宣言,呼吁各方采取行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大会在昆明举办,凸显了近年来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同时也为云南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注入了强大动力。

  就在众人揣测着“野象旅行团”是否会到昆明的时候,祖国东北端的野生东北虎也牵动着大家的心。

  2021年4月23日,3岁雄性东北虎“完达山1号”误闯入黑龙江省密山市的一个村庄。在国家林草局的指导下,黑龙江省林草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及科研人员对其进行了现场救护,大约一个月后放归自然。

  梅花足印、掌垫宽8.5厘米……今年6月,黑龙江穆棱东北红豆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发现了疑似东北虎的足印,经确认,这正是我国首只成功救护并放归的野生东北虎“完达山1号”。今年,它的踪迹已多次出现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进一步印证了该区域正在形成稳定的东北虎豹繁殖扩散的生态廊道。

黑龙江省横道河子东北虎林园中的东北虎幼虎 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近年来,黑龙江抢救性地建设了一批以东北虎豹等野生动物为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不断修复东北虎豹迁徙扩散廊道,改善东北虎豹栖息地的生态环境,提升监测科研水平,开展了巡山清套反盗猎行动,通过制定各种相关预案,加强对东北虎等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以及对人虎冲突的有效防范。种种硬核措施之下,东北虎现身频次逐渐增多:2018年,东京城林区拍摄到一只雄性野生东北虎;2019年,海林治山林场发现成年野生东北虎爪印;2020年,在鹤岗太平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拍摄到野生东北虎影像;2022年,绥阳林业局有限公司暖泉河林场客车偶遇野生东北虎在公路“遛弯”……虎啸山林尽显勃勃生机,目前东北虎分布区已经建立各级自然保护区88处,总面积达284.34万公顷。

  云南网记者 张海燕 陆橙 张明磊 吕天翔

  黑龙江网记者 曲立伟

  云南省福贡县融媒体中心主播徐进春(上图),与中国广电黑龙江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主持人李卉(下图)连麦对话,从云南高黎贡山和黑龙江大兴安岭说起,讲述云南和黑龙江共护一方青山沃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理念的故事。


扫码观看视频

  联合出品

  云南日报 广西日报 吉林日报 新疆日报 西藏日报 内蒙古日报 东北新闻网 黑龙江网


编辑:陶晓兰   审核:攸莉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