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现有专业技术人才4万人、高技能人才和创新型工人5000余人;组织开展了91个工种436班次的职业技能和高素质农民培训;投入经费91万元将“职工驿站”“电子书屋”“母婴室”等项目下沉到企业……10月26日,在红塔区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领导小组会议暨改革工作现场推进会上,红塔区交出的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答卷”令人振奋。
自2019年红塔区启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以来,全区聚焦产业工人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等重点任务,扎实推进改革工作,改革政策体系逐步完善、技能形成体系逐步建立、创新能力逐步加强,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正阔步走在新征程上。
整体布局 系统推进
示范先行出成效
2019年1月25日,红塔区委、区政府印发《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为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明确了“路线图”“时间表”。三年来,红塔区委统一领导、政府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工会牵头、企业行业充分发挥作用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
今年,红塔区确定了2022年重点打造的6家区级示范企业名单,并向32个区直部门和辖区内的乡(街道)、工业园区派发了《2022年玉溪市红塔区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任务分解责任清单》,以清单化分解目标任务,推动全区产业工人队伍“覆盖更广泛、梯次更合理、素质更专精、规模更宏大”。
“全区产改工作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推动改革取得较大进展。”红塔区委副书记、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领导小组组长郭峰介绍,从“试点探索”到“区域展开”,红塔区充分发挥改革的示范引领、突破带动作用,探索产业工人改革路径,先行对云南玉溪水松纸厂、中烟施伟策(云南)再造烟叶有限公司和云南蓝晶科技有限公司3家企业进行升级改造,为全区示范单位和示范企业塑造了样板。
目前,红塔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成果已初显。赛灵药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党建为引领,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强堡垒、育人才、强服务、担责任,实现了企业党建与业务发展的互促共荣;云南玉溪水松纸厂因企施策,通过“三强化、四建立、五提升”制度,让产业工人由“工”变“匠”,让技术工人变“高级蓝领”,实现了广大职工政治素质、业务能力的“双提升”……
问策于基层 问需于职工
提高产业工人认同感
三年来,红塔区多次开展走访调研工作,深入了解不同行业产业工人的思想状况和现实需求,努力寻找破解制约产业工人全面发展的方法,强化思想引领,健全组织建设,深化服务保障,着力提高产业工人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
目前,全区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及小微企业共建党组织373个,党组织覆盖率达64.8%,群团组织建制率达80%以上,加入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率达85%以上。同时,通过增加产业工人中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比例,提高产业工人的政治地位和增强主人翁意识。
此外,红塔区还依法为职工处理各类劳动保障举报投诉案件,发放帮扶资金、开展慰问帮扶,切实解决产业工人住房和子女就学问题,让全区产业工人安心工作、快乐生活。
完善技能人才培养机制
为新时代产业工人赋能
2021年2月,作为云南省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示范企业,中烟施伟策(云南)再造烟叶有限公司成立“零缺陷”推进师团队,以31名成员为核心,围绕“第一次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这一理念对员工进行培训,提升产业工人技能水平。
中烟施伟策(云南)再造烟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浩淼坦言,如今,公司通过推行“零缺陷”机制,产品质量合格率由2020年的89%提升至98.7%,质量投诉率由每千吨0.9起降至每千吨0.5起,并于2022年荣获克劳士比质量“零缺陷”提名奖荣誉称号、云南省质量标杆企业称号。
中烟施伟策(云南)再造烟叶有限公司以创新机制为产业工人赋能,仅是红塔区强化产业工人技能、壮大产业工人队伍的一个缩影。当前,全区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将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三新”领域的群体和行业纳入产改工作中,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提升培训、劳动技能竞赛,搭建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为广大产业工人更好发挥作用提供了舞台。
“产改工作带来的变化广泛惠及企业及企业职工,深刻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为红塔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目前,全区产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郭峰表示,站在新的起点,红塔区将积极引导广大产业工人“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同时,将坚持“党建带工建促产改”,发挥示范企业的带动作用,不断畅通人才发展通道,完善产业工人权益保障机制,切实推动产改工作向纵深发展。(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丹 陈苏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