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六届云南国际人才交流会上,国内外专家“智汇云南”,为助推云南特色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云南网记者独家专访了三位参加“特色产业发展创新行动”系列论坛的院士,请他们为云南特色产业发展“把脉开方”。
绿色,是云南高质量发展的鲜亮底色。聚焦“双碳”目标,云南如何立足于资源能源禀赋,开展相关工作?
中国科学院院士费维扬 陈飞 摄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费维扬看来,“实现‘双碳’目标需从源头、过程和尾端同时发力。”费维扬院士指出,在源头发展新能源、过程节能优先的同时,尾端的CCUS技术也非常重要。CCUS指的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之一。费维扬院士是我国最早提出尽快实施CCUS战略的科学家之一。在他的指导和推动下,清华大学CO2捕集团队承担了多个重要课题,努力推动我国CCUS的科研和工业示范。
“钢铁、水泥、有色和化工等是云南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重点行业。全国已在开展大量研究工作和建设一批示范工程。云南省有上百个水泥厂,我们也可以从水泥领域入手,争取先做一个千吨级的示范项目,推动水泥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费维扬院士说。
CCUS技术发展前景广阔,不但可以捕集燃煤电厂、钢铁厂、水泥厂和化工厂等高能耗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还能用于提高原油产收率、制备高附加值化工产品和发展先进农业等。
费维扬院士告诉记者,国内外研究表明,对于蔬菜、水果、鲜花等植物而言,当环境二氧化碳浓度从400ppm提高到1500ppm时,通过促进光合作用,它们产量大概能够提高30%。云南是全国重要的花卉、烟草等特色农业产区,花卉产业全国领先。“我们可以用1000吨的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在1000亩的鲜花、蔬菜大棚开展CCUS技术用于农业的‘云南实践’。”费维扬院士说。记者从第六届云南国际人才交流会上获悉,此项技术将在云南进行试点。
云南是绿色能源大省,绿色能源可开发总量居全国前列。如何最大限度利用可再生能源,兼顾经济发展和减碳的双重目标?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灿给出了一条新路径。
“由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分解水制氢(即绿氢),再由绿氢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或其他燃料和化学品。”在云南绿色低碳发展论坛上,李灿院士提出利用“液态阳光甲醇”规模转化消纳可再生能源的新思路。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灿 杨苑 摄
“液态阳光”这个名字,很形象地描述了这个过程——将太阳能用甲醇的形式储存、运输、利用。这样一来,不仅把二氧化碳作为资源加以利用,还具备储能调峰功能,兼顾了经济发展和减碳目标。据悉,“绿氢+液态阳光”策略可实现数10亿吨级减碳,形成万亿级以上新兴产业。
液体阳光甲醇还具备多重功能:作为理想的低碳清洁燃料,其可替代油气,有助于解决交通碳排放问题;作为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材料合成等基础工业中,可推动工业绿色制造。
经过多年探索,2020年1月,李灿院士团队研究的“液态阳光”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全球首套规模化液态阳光示范项目在甘肃兰州新区试车成功,这一示范项目的成功投运,意味着液态阳光技术已得到工业化验证,具备大规模应用推广条件。
“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风、光资源,是最适合推广液态阳光技术的省份之一。同时,云南正在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云南的实践可以带动辐射周边国家绿色低碳发展。”在李灿院士看来,在云南开展 “液态阳光”项目,不仅可以消纳可再生能源电力、解决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问题,还将带动化工产业、材料产业、钢铁产业的发展。
本次参加第六届云南国际人才交流会,李灿院士团队也与云南省科学技术院、云天化等签订了《云南省绿色能源洁净储能与二氧化碳减排利用技术产业化研究示范战略合作协议》,将试点开展“液态阳光”项目,待试点成功后,再进行全面推广。
高原特色农业是云南一张靓丽出彩的名片。近年来,云南坚持农业品牌建设,“云系”“滇牌”影响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云字号”产品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根据《云南省产业强省三年行动(2022—2024年)》提出的目标,到2024年,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重点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要达到2.9万亿元。如何提升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品牌影响力?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开出了“良方”。
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 图片来源:新华社
“云南着力推进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必须立足多样性丰富这个独特优势,打好高原特色农业这张牌,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强高原特色农业。”万建民院士说,长期以来,云南从事特色农业的人才比较多,如何进一步发展,重点要让农民获得经济效益,还要重视对特色农业人才的支持和引进。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进一步提升科技含量,特别是科研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以及科研平台的建设。
万建民院士提出,为更好推进资源优势、产品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让“绿色云品”卖出好价钱,打出好品牌,云南省应从创名牌、育龙头、建平台、拓市场等环节入手,推动“云南味道”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其中,“绿色云品”的研发、品控,销售体系的打造,这三个环节非常重要。现在的绿色云品非常多,真正需要开发什么,在加强市场引导的同时还要加强政府的引导。
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产才融合才能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过去我们讲人才讲的是科研方面的人才,但农业品牌的打造、市场的维护和运行也是需要人才的。”万建民院士分析,目前,高原特色农产品在知识产权维护和市场秩序的维护这方面人才紧缺的。特色农业必须有好的产品和好的政策,否则开发出来就被模仿了,所以需要维护好市场秩序,要加强知识产权、法律人才的构建和储备。
现代农业是以科技为支撑、法律法规为保障、以标准规程为准绳,用现代化的手段,发挥区域特色优势发展起来的特色现代农业。在万建民院士看来,云南潜力很大、进一步努力的空间更大。要让丰富的云南生物资源优势为基因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要掌握发展的主动权,要有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要创新、开放,有胸怀天下的格局。
策划:期俊军 张成 吴珺
记者:期俊军 赵岗 牟燕红 杨苑
设计:王元
编辑:胡津滔 徐颜蓉蓉
特别鸣谢:云南省科技厅、云南省科学技术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