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在抚仙湖沿岸,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湖滨生态红线”红色界桩的填埋,这是抚仙湖“两线”的物理标识,界桩的安装标志着抚仙湖的“两线”开始正式落地。
据悉,在湖泊流域范围科学划定“两线”(湖滨生态红线、湖泊生态黄线)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湖泊革命”攻坚战的具体措施,是保护条例修订完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倒逼流域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的硬杠杠。划定的“两线”将作为湖泊的空间基准和公共标识,将抚仙湖保护范围永久固定住,为抚仙湖“留白、减负、休养生息”留足生态空间,引导人口和产业有序退出湖滨区。
据介绍,湖滨生态红线是具有生态功能的湿地、林地、草地、耕地、荒地(未利用地)等湖滨空间的管控边界线,是维系湖泊生态安全的生命线;湖泊生态黄线是实现湖泊生态扩容增量、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缓冲空间管控边界线,是严禁开发建设的控制线。此次抚仙湖共划定湖滨生态红线104.34千米,湖泊生态黄线151.71千米,“两线”划定后以界桩的方式实现“两线”物理标识落地,将生态保护核心区、生态保护缓冲区和绿色发展区牢牢固定住,初步构建标识明显、群众认可、措施有效、精准管控的空间闭环管控体系。
记者了解到,界桩分为节点界桩、智慧界桩、普通界桩。“节点界桩”为微型景观,设置在人流活动密集处;“智慧界桩”以“界桩+灯光”的形式,主要设置在现有道路一侧,夜晚还能发光;“普通界桩”设置于“两线”重要拐点处。
其中,智慧界桩上还有二维码、卫星定位等功能,扫描二维码后页面即显示抚仙湖简介、两线三区划定情况、保护条例、旅游指南和抚仙湖地图,以及当前所在的位置,便于动态监管和群众查询。
据悉,抚仙湖“两线”共需埋设界桩690颗。目前,抚仙湖沿岸已累计完成211颗界桩的放线工作,103颗界桩已埋置完成,预计12月底将完成所有界桩的安装。界桩将像“标识项链”一样固定在抚仙湖沿岸,为保护抚仙湖筑起一道物理屏障。(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坤娱)
编辑:刘燕 审核:杨雪
滇公网安备 530402020002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