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社会
  3. 正文

用匠心传承非遗技艺 以精品诠释家国情怀

——记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玉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雕塑代表性传承人付云龙

编者按

1966年出生的付云龙自幼喜爱雕塑,多年来一直从事石雕和泥塑创作。如今他已是正高级工艺美术师、民间工艺品制作高级技师、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玉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雕塑代表性传承人,尤其擅长将传统工艺技法与现代雕塑文化相结合,其作品经常被送到省内外参加展览,并多次获奖。

10

付云龙和他的“云龙雕塑博物馆”。

走进付云龙位于抚仙湖畔路居镇牛摩村的工厂,石雕作品《中华一家人 共进一道门》带给记者极大的视觉震撼。高5.6米,宽4.9米的木门里面,包含56个民族112个真人等大的汉白玉石雕头像整齐摆放,无论男女,从发型头饰到面部神态都栩栩如生,门楣上展现祖国大好河山的浮雕也让整件作品更加出彩。

师承父亲 坚守雕塑技艺

付云龙自幼喜爱雕塑,受到父辈技艺的熏陶,从小跟随父亲学习雕塑手艺,尤其擅长石雕、泥塑。“小时候,看着父亲帮人家打石墩、雕门柱,我就特别感兴趣,便跟着父亲学习。读初中的时候,同学们对我的印象也是不专心读书,成天研究雕刻。”付云龙说。

从学校出来后,付云龙便跟随父亲潜心学习石雕手艺。因为勤学肯干、刻苦踏实,很快他的雕刻技艺就大有长进,在年轻人中已经是佼佼者。26岁时,一名同村的大学老师看到了付云龙的手艺,便推荐他到云南艺术学院专门学习雕塑。出于对雕塑艺术的热爱,付云龙便进入学校,在美术系雕塑专业进修三年。

“通过专业的学习让我从理论到技艺上都有了一个提升,尤其是在人物雕塑上有了深刻的认知,同时也进一步坚定了我对雕塑艺术的热爱。”付云龙告诉记者,那段时间有时候睡到半夜都会起来看看自己的作品,揣摩不足之处。    

经过专业的学习后,付云龙技艺大增,便留在昆明帮人专门做肖像雕塑。五年时间他做了2000多件雕塑作品。在大量的实践中,付云龙的技艺进一步提升,其间先后带了10多个学徒。“现在我的一些学徒都已经成大师傅了。”付云龙自豪地告诉记者。

多年来,他一直坚持创作为主、生产并行,作品的题材构思不拘一格,极具想象力。2002年,付云龙成立“云龙雕塑工作室”;2012年,他又成立“云龙雕塑工艺厂”,并担任厂长。他的创作题材多来源于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和抚仙湖周边的文化元素,如《车水捕鱼》《界鱼石》等作品展现了抚仙湖边古老的渔文化;《奇虾》《抚仙湖虫》等作品则把帽天山生物多样性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2022年7月,付云龙工作室的其中一个展厅正式挂牌“云龙雕塑博物馆”,200多件作品免费对公众开放。截至目前,已经接待了近500名参观者。

他个人先后荣获玉溪市首届“兴玉技能大师”“玉溪工匠”、云南省百名拔尖农村乡土人才、云南省石雕工艺大师、云南省第一届“云岭技能大师”、第五届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玉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雕塑代表性传承人等称号。先后有5件作品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外观设计雕花窗(浇铸)获国家外观设计专利证书。

石雕作品传递浓浓家国情怀

“老百姓常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道门,我们中华民族是一家人,所以我就用一道门来做载体,然后雕刻出各民族的头像放置其中,象征我们中华56个民族是一家人,同进一道门。”说起石雕作品《中华一家人 共进一道门》,付云龙侃侃而谈。

11

石雕作品《中华一家人 共进一道门》。

谈起创作的初衷,付云龙说:“从业多年我见过有人用绘画、木雕来展现我国五十六个民族风采,但是以石雕形式的我还没有见到过,所以就决定创作这一组石雕作品。” 

为了创作好这组石雕作品,付云龙和儿子付力仁通过书本、网络查阅了大量资料,还前往云南民族村、云南民族博物馆进行考察,力求作品凸显云南特色。“在这些作品中,傣族我们用的原型是玉溪新平的傣族,彝族则是来自于昆明石林的撒尼彝族。”付云龙说。

素材收集好后,父子俩便开始商定石材的选择。“洁白干净的汉白玉石硬度适中,很适合人物塑造,所以经过反复研究,我们最终选定了这种石材。”付云龙说。

然而,创作并非一帆风顺,石雕作品较之泥塑容错率更低,付云龙告诉记者,“石雕是在不断地做减法,一旦出现失误就得重做,像德昂族、塔吉克族这两个石雕作品就是重新制作的。”

在创作过程中,儿子付力仁是付云龙的得力帮手,更是最好的学徒。付力仁告诉记者,与父亲一同创作这组作品,对于自己的石雕技艺有了极大提升,同时自己也被父亲对石雕技艺的执着追求所打动。现在,他正在和父亲一道创作以抚仙湖和星云湖为主题的石雕作品,希望通过自己的技艺展现家乡秀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未来,他将不断提升技艺,传承发扬好这门技艺。

付云龙表示,用一种最平凡的材料,通过灌输于思想文化内涵,与时代接轨,创造出最独特的艺术作品,这是他毕生追求的终极目标。未来他将把更多的精力用来挖掘云南当地特色文化,并通过作品把家乡文化的深厚底蕴展示给更多的人。(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邓星瑞  熊长青  文/图)

编辑:陶晓兰   审核:杨雪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