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3. 正文

如何破解废弃口罩的环境压力?

   ■ 李丹妮

废弃口罩带来的环境问题,不亚于一次性塑料餐具。这是近日在《环境卫生学杂志》刊发的《废弃医用口罩问题探讨》文章中的担忧。疫情常态化防控下,人人出门都要戴口罩,大量口罩使用后被当作生活垃圾随意丢弃,给环境和卫生带来巨大压力,加强对废弃口罩的处理迫在眉睫。

环境问题。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丁雪佳认为,口罩主体为过滤材料,主要采用聚丙烯生产的熔喷布,本质上是一种塑料,需长达450年时间才能分解。口罩其他部分包括金属或高分子材料(用于鼻夹)、弹性材料(用于口罩带)等。

根据美国《环境科学与技术》杂志报道,全球每月使用和丢弃的口罩数量约达1290亿个,其中大多数是一次性的。国际环保组织Oceans Asia估算,2020年预计有15.6亿个口罩流入海洋,相当于产生了4680吨至6240吨的塑料污染,并在多种死亡海洋生物消化道中发现废弃口罩。

丁雪佳介绍,目前处置这些废弃防护用品,主要采用焚烧和填埋的方式,也就是把收集起来的废弃防护垃圾进行集中焚烧,再把焚烧物填埋到土里。焚烧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填埋占用土地资源,还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源,这两种处理方法均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此外,流感病毒、肠病毒、甲型肝炎病毒等可在土壤中长期存在,并能通过土壤传播导致人类感染。

卫生问题。根据《柳叶刀-微生物》报道,新冠病毒至少可以在医用外科口罩外表面存活7天,且仍具有致病能力。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党双锁表示,戴口罩可有效阻隔疫情传播,但使用过的口罩携带病原微生物,处理不当可能增加疫情传播风险。

面对废弃口罩带来巨大环境压力,两位专家表示,需要寻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可降解口罩。丁雪佳表示,使用可降解材料制作口罩,能有效缓解废弃口罩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比如,聚乳酸口罩,口罩滤膜采用PLA生物基,及可再生生物降解材料,比如可再生的植物资源(如玉米、木薯等),能被微生物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对环境友好。但降解周期对口罩过滤效率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比如降解周期缩短,会对口罩过滤效率产生影响。

可重复使用口罩。疫情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张立群教授科研团队开发出新型熔喷级聚丙烯,这种新型可重复使用的口罩,在被60℃以上的水,持续并完全浸泡30分钟后,经悬挂晾干或电吹风吹干,还能再次使用,使用寿命可比一次性口罩延长3—6倍。

集中回收。《废弃医用口罩问题探讨》一文认为,目前,废弃医用口罩在医疗机构等专业场所参照医疗废弃物进行处理,但在社会普通场所,大部分直接混入生活垃圾丢弃,甚至随意丢弃。建议对社区、生产经营单位、公共场所等人员密集场合产生的废弃医用口罩,进行独立集中回收。

分人群处理口罩。对于普通健康人群,可直接将口罩丢入不可再回收垃圾桶;对于有感冒咳嗽、打喷嚏等症状的人群,可用密封袋将口罩装好后,丢弃到不可再回收垃圾桶;高风险地区或接触过疑似感染者、隔离观察者的人,口罩应由专人管理,以便进行特殊处理。

减少过度防护。党双锁表示,在低风险区、非公共场所,比如在独处、居家、空旷场合可考虑不佩戴口罩,以避免过度防护对口罩的浪费。但在高风险区,如车站、空港、人群聚集区、医疗场所,口罩是必须戴的,且佩戴时间超过4小时就要更换。


编辑:刘玉霞   审核:杨雪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