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时政
  3. 正文

云南日报|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玉溪开好局起好步

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建议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

进出口总额增长15%左右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8%

交出四张亮眼成绩单

“烟+锂时代”起航

发挥世界级锂矿资源优势,积极招引企业8户、签约项目11个,开工建设项目6个,开辟了新能源电池产业新赛道,“烟+锂时代”正式起航。

产业基础更加坚实

工业投资实现翻番,首次突破250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31.5%,产业投资、民间投资分别增长100%、22%,产业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

高质量发展更具活力

为实体经济降低成本55亿元,市场主体净增4.9万户、总量排全省第六,“四上”企业净增282户、总量排全省第三,高质量发展更具活力。

品质玉溪形象更加彰显

历时3年、统筹37亿元资金建成省运会体育场馆群落,成功举办省运会、残运会暨特奥会,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兑现了“当好东道主、办好省运会、带活玉溪城”的庄严承诺,品质玉溪形象更加彰显。

QQ截图20230111100215

报纸版面截图

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是厚植于大地的玉溪精神。

乘风借势、乘风起势,是奋进新征程的玉溪内核。

2022年,困难和挑战超出预期,作风和行动跟上步伐。玉溪市持续深化“玉溪之变”,各级干部的思想观念在转变、能力素质在增强、工作效能在提升,“出思路、想办法、抓推进、勤督查”“说了就要干、干就干到最好”成为工作新常态。

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全市稳的态势更加牢固、好的质效加快提升、快的动能不断累积。2023年,玉溪市将拿出赶超跨越、起而行之、踔厉奋发的精气神,把提振信心、大抓经济作为工作主旋律,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大抓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玉溪开好局起好步。

蓄积高质量发展的动能

2022年,玉溪市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系统学习新思想新论断,全面把握新部署新要求,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玉溪大地落实落细。

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累计上涨2.2%左右,城镇化率达5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16.6%。

产业质态明显提升——工业倍增势头强劲,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5户,总量达489户,增加值增长9%;全省首条规模化雪茄烟叶发酵生产线试运行;玉昆、仙福入列全国民营制造业500强,分别位列全省非公企业百强第一、第三,矿冶产业增加值增长19%;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增长23%。特色农业增量提效,新建高标准农田25.1万亩,粮食产量达61.8万吨;“10大名品”数量稳居全省第二。现代服务业稳中有进,新增国家A级物流企业5户、总数排名全省第三;数字经济乘势而上,核心产业营业收入增长7%,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评估排名全省第一。

项目推动持续发力——项目储备更加充足,紧扣延链补链强链,谋划1130个支撑项目、计划总投资4021亿元,100个列入省级重大项目、3个被列为省级“重中之重”项目;项目建设加速推进,北研高速、机场高速、大化产业园区铁路专用线启动实施,中老铁路沿线12个省级项目完成投资140.6亿元;项目保障更加有力,投资项目审批更加便捷。

发展动能不断蓄积——通海成为国家首批、全省唯一国家创新型县。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2户、国家和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342户。出台优化营商环境15条措施,在全省率先实现“交地即交证”“交房即交证”全覆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119户企业上榜云南外贸“双百强”,数量居全省之首;蔬菜、花卉出口占全省中老铁路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70%;玉溪海关业务量居全省属地海关第一。

城乡发展协调并进——空间布局更加优化,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全面完成。中心城区更具品质,城市道路疏堵保畅工程加速推进,完成园林绿化项目211个。启动老旧小区改造275个,全省现场推进会在玉溪召开。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全面启动,完成绿化面积2.7万亩。乡村振兴更有成效,“十百千”示范工程持续推进。

生态建设纵深推进——以革命性举措持续抓好湖泊保护治理,“三湖”保护条例修订全面启动,完成“两线三区”划定,组建湖泊联合研究中心,建成61个水质自动监测站。“三湖”保护70项重点任务和18项标志性工作加快推进,抚仙湖流域污水收处实现全覆盖,星云湖、杞麓湖15个截污项目开工建设。美丽河湖入选数量居全省首位。

民生福祉日益增进——脱贫户及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达1.8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1亿元,新增城镇就业4.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3.6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稳步增长,入选全国首批、全省唯一个人养老金先行城市,被确定为全省唯一的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城市。新增幼儿园学位720个、小学学位1665个。

风险防范有力有效——认真落实中央和省疫情防控工作部署,适时调整优化防控措施,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在全省率先实现应急广播系统全覆盖,实现森林草原“零火灾”、地质灾害“零伤亡”。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创建深入推进,平安玉溪建设取得新进展。

开启实现新跨越的篇章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玉溪市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玉溪开好局起好步。

构筑产业

竞争新优势

在丰元(云南)锂能20万吨锂电池高能正极材料、云南坤天2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等生产项目现场,厂房建设一天一个样,园区配套不断在完善。这些玉溪市新能源电池“新赛道”的项目,正开足马力、全速推进,不少项目将在今年上半年投产,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优化产业链专班工作机制,纵队作战、链式发展,玉溪市将全方位推进产业强市三年行动,不断蓄积经济活力、实力、竞争力。

今年,玉溪市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推动烟草配套企业整合资源、培育新品、拓展市场,积极争取烟碱技术研发制造中心、新型烟草薄片芯基材生产中心及卷包封装中心落地玉溪,卷烟及配套产业增加值增长3%。推动矿冶产业提速发展,推动玉昆、仙福钢铁产能置换升级改造等项目竣工投产,鼓励引导企业在特种钢、冷轧钢、钒钛应用等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产业增加值增长12%。推进正成工数控机床智能研发及技术改造、高端数控机床铸件智能化加工生产线等项目建设,产业增加值增长10%。做大做强建筑业,打造3个以上星级绿色建筑示范项目,总产值增长20%。

加快壮大新兴产业,坚持把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发展作为实现工业倍增的“新赛道”,重构产业规划,重组要素资源,重点突破、提速推进。大力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增加值增长30%。提质发展现代服务业,抢抓中老铁路沿线开发的政策机遇,推进中国西南·玉溪国际物流港物流园、云南绿色钢城化念物流园等项目建设。加快旅游业与康养、文化、教育、现代农业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全面复苏,旅游总收入增长10%以上。

数字玉溪建设服务中心副主任潘跃介绍,近年来,玉溪数字经济发展稳健,但仍然存在数字产品制造业对核心产业的支撑不强、重大数字化项目牵引动力不足等。下一步,玉溪将会实施好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步伐,狠抓数字产品制造业项目和招商引资,着力夯实数字基建,准确把握政策导向,强化主体培育,推动校企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0%。

拉动消费投资新引擎

玉溪市提出,坚定不移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供给与需求有效对接、投资与消费同向发力,将需求潜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玉溪市商务局副局长李艳红介绍,玉溪经济增长要抓好消费和投资“两大引擎”,商务部门将坚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放在首位,首先是推进消费场景打造,持续推进万达广场、临岸三千购物公园、幸福小镇等核心商圈、商业中心建设,打造青花街等一批特色街区、夜间经济集聚区,提升消费供给水平。其次是加快消费业态创新,拓展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大力发展直播带货、农村电商等新模式,促进农民增收,激发农村消费潜力;加快“电商+多领域”融合,积极推进电商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不断培育和拓展服务性消费。最后是大力开展促销活动,加强消费诚信体系建设,营造安心、放心的消费环境。

今年,全市强化项目保障、扩大有效投资,谋划储备项目不少于1100个,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0亿元。聚焦国家和省政策导向,精准包装项目,争取新增专项债券50亿元以上。强化项目建设要素保障,安排1亿元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实施土地整治项目50个以上。整合招商资源,压实“一把手”责任,以商招商、以企招商、联合招商,招引一批“链主”企业、总部企业、高新企业。新引进5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30个,力争引进市外国内资金增长10%以上、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以上。

今年将开工建设工业项目117个,抓紧推进续建项目64个,抓实15个投资过亿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投资300亿元以上,24个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项目完成投资70亿元以上。开工建设G8511昆磨复线、通龙和易晋高速等项目,力争综合交通投资200亿元以上。开工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1000套以上,力争房地产业投资170亿元以上。开工建设十里河、亚尼河水库,推进滇中引水二期等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力争水利投资50亿元。坚持一视同仁,充分激发活力,力争民间投资占比达40%以上。

搭建科技人才新平台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创新赋能、人才引领驱动,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玉溪市实施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下大力气补短板、扬优势。加快教育教学质量大调研成果转化,实现县域普通高中托管帮扶全覆盖,提升市属中学整体教育教学质量,推动玉溪一中重塑辉煌。新增中小学及幼儿园学位2100个。

今年,全市将建立企业出题、政府立题、产学研协同答题、市场阅题的项目形成和评价机制,鼓励科技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升国家创新型城市能级。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与省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实施创新平台增效、高新技术企业“三倍增”行动,申报认定一批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户以上、国家和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50户以上,培育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5户。

人才是最大的生产力。玉溪市将持续实施产业人才引进、产业人才培养、园区人才汇聚、卓越企业家培养“四大工程”,落实“兴玉英才支持计划”。玉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红表示,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不断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人事人才工作服务大局发展,结合全市重点产业,构建高技能人才引育体系,加大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力度,鼓励企业引进培养高技能人才,助力玉溪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打造改革发展新动能

以改革破难题、增动力,以开放汇资源、拓空间,全面激发市场活力、创造力。

今年,玉溪市将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聚焦管理、发展、脱困、改革,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发展三年行动。健全完善向上争取资金、资源资产盘活、税源培植等工作机制,深化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建立经济运行部门联动监测机制,探索市县共抓产业、共投项目、共建财源、共享税收试点,形成理财治税工作新格局。深化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改革,实现“以水养水”良性循环。

玉溪市深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全面推进指标攻坚,推行体验官和观察员制度,力争综合评价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各项指标排名全省前列。健全“首席事务代表”制度,推进“一网通办”,新增22项“跨省通办”、16项“一次办”服务事项,推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为市场主体和办事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探索建立包容审慎监管“免罚清单”,完善政务服务“双评价”机制,创新开展“容缺受理”“模拟审批”“交地即开工、四证齐发”等审批服务。玉溪广东商会会长纪植强建议,在推进项目落地过程中,应完善形成多个部门协同、专业人员共推、齐心协力办事的常态化机制,让每一个项目都能通过“绿色通道”快速完成审批、快速产生效益。

今年,玉溪市将突出纾困、输血、培引、双创、改革、服务六个重点,旗帜鲜明大抓市场主体,持续推进“三进市场主体”活动,实施“个转企”工程,新增市场主体3.6万户、“四上”企业300户。实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大工程”,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7%。提升对外开放水平。顺应对外开放新形势新特点,主动融入中老铁路沿线开发新格局,大力发展铁路经济、枢纽经济、通道经济。

形成民生福祉新亮点

玉溪市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精准发力,把群众“盼的事”变成政府“干的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全市将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深入推进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增效,加快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推进健康玉溪建设,实施健康县城建设三年行动,打造3个健康县城示范,加快组建“大玉医”城市医疗集团和城市中医医疗集团。深化“三医”联动改革,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发展。建设更高水平平安玉溪,持续提升玉溪“长安杯”品牌影响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实施“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引领工程、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保护传承项目30个。

今年,玉溪市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积极争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以良好生态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

玉溪市“湖泊革命”指挥部综合协调组组长、玉溪市抚仙湖管理局局长宋成杰介绍,玉溪市抚仙湖管理局将坚持创新机制管湖、规划引领保湖、抓住源头治湖、绿色发展护湖,抓住减少入湖污染负荷这一核心,科学抓好“三治一改善”工作。助推高品质美丽玉溪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记者 浦美玲 李苏榕)

编辑:陶晓兰   审核:攸莉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