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年味渐浓,许多消费者开启了年货买买买的模式。“广东人过年喜欢食海鲜,目前主要是鱼虾蟹比较受欢迎。”在广州黄沙水产交易市场做了二十多年的邓先生告诉记者,拿蟹来说,卖得比较好的是当季的冬蟹,“零售和批发加起来,一天能卖几百斤。”同时,采访中多家商家纷纷透露,按照以往经验,本周水产市场的人流将更旺。
同时,线上年货消费市场也很热闹。据多家电商、生鲜、外卖平台数据显示,近段时间,传统米面粮油、生鲜生果等销量有所上涨,一些新的年货,例如预制菜等,颇受消费者欢迎。
广州黄沙水产交易市场热闹起来 商家期待周末人流更旺
近日,记者走访广州黄沙水产交易市场发现,不少市民前来购买水产品,有的一次买了七八种海鲜,有的要带回老家,给亲戚朋友尝一尝。
“最近的生意是越来越好。目前鱼虾蟹比较受到市民喜爱。”在市场开店二十多年的邓先生告诉记者,拿蟹来说,比较好卖的是应季的冬蟹,目前是199元/斤,还有帝王蟹也卖得不错,主要是酒楼要货要得比较多。
另一家专门卖广东台山奄仔蟹的周先生表示:“货到多少卖多少,每天卖100斤左右,销量比此前翻倍。”同时,奄仔蟹的价格上涨了,目前1斤在150元,每斤比平时贵了约15元。
采访中,多家商家纷纷表示,按照以往经验,本周末人流会更旺。“一般来说,年廿四、年廿五会迎来水产品交易的高峰。”邓先生透露,由于他从事水产品时间久,提供水产品的上游商家有专门的仓库,不愁没有货卖,“我们就想着年底这波冲一冲。”
众所周知,广东人过年喜欢食海鲜。“家里人早早购买了海产品,同时它们也是优质蛋白质,可以提高抵抗力。”前几天,市民许女士收到了家里人寄来的一箱海货,里面有海虾、鱼等,满满一箱,幸福感十足。
预制菜受年轻消费者青睐
线上年货消费市场的热闹程度不输线下。近两周,广州市民对生鲜水果、粮油年货等消费需求明显增长。以过年必备的砂糖橘为例,近期从化砂糖橘在广州地区的销量环比增长了100%。
据美团外卖相关负责人表示,自12月8日正式开启年货节来,截至目前,连锁超市便利商家数量同比增长36.9%,年货节超市便利订单量同比增长135%。除传统的米面粮油等刚需品,纯牛奶、年货礼盒、小家电等礼赠类商品,也受消费者青睐。
据朴朴超市数据显示,2023年元旦销售季较去年同期的销售有比较明显的增长。增长幅度较突出的大品类包括:水果、肉类、禽蛋、海鲜水产等。水果方面,车厘子、草莓、梨、水果礼盒的销售增长都超过了70%。
淘菜菜方面表示,年货节期间,平台已备400万斤智利车厘子。“今年过年周期较短,我们预估,车厘子价格经历元旦的上涨之后,下降的趋势会比较明显”。
随着预制菜的品种不断丰富,成为节假日期间喜欢“宅家”过节的消费者的选择。“我前两日线上订了一份四人分量的预制菜,已送到家了,里面有鲍鱼、虾等,还有传统讲意头的发菜、蚝鼓,假如出品不错,农历新年家里聚餐会回购。”80后消费者黄小姐告诉记者。
在刚过去的元旦假期,生鲜平台迎来年菜预售小高峰。截至1月3日,盒马年菜销售周环比上涨95%。元旦期间,盒马年夜饭套餐预售环比增长56%,其中售价为888元4~6人份的年夜饭套餐最受欢迎。除了套餐外,还有烤乳猪、烤羊排、东坡肘子等。
预制年菜方面,消费者在家简单复热加工即可的鲜食预制年菜仍是今年的“主力”。数据显示,盒马工坊预制年菜周环比上涨370%。
买买买!
这些商品受欢迎!
美团外卖:从销量来看,最受欢迎的年货商品为白酒、年货礼盒、车厘子、海鲜水产、纯牛奶、食用油、水果罐头、米、面、小家电。
朴朴超市:肉类方面,猪肉、牛肉的销售增长都超过了100%;海鲜水产方面,海鱼和海虾销售也增长50%以上。
淘菜菜:广西武鸣沃柑、陕西武功猕猴桃、山东章丘大葱、江西赣南脐橙、黑龙江五常大米等特色农货持续供货。
盒马:为迎合年轻消费者需求,年夜饭套餐方面,主打海鲜+年夜饭经典菜式。
广州粮油库存稳定充裕
广州粮油市场情况如何?1月3日,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方面透露:2022年11月,受疫情防控及储备粮轮换等因素综合影响,广州市粮油市场成交量有所回升。11月,居民家庭消费粮食数量有所增加,对粮食购销产生了提振作用。政府储备粮加快轮换节奏,粮食加工和购销企业加大成品粮食投放数量,带动储备粮和商品粮的收支量同步增加;广州居民购买食用油的需求有所增加,商超等零售终端备货需求同步放大,油脂加工及经营企业为满足市场需要进一步加大了食用油投放力度,带动食用油市场收入量和支出量环比回升。截至2022年11月末,全市纳统企业各类粮食库存为249.0万吨,环比上月略降1.5%,仍处于高位水平;油脂库存9.4万吨,环比上月小幅下降5.1%。总体看,广州市粮油库存稳定充裕。
我国去年粮食产量情况如何?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日前透露:2022年,我国粮食生产克服了疫情多点散发、破纪录北方秋汛、南方极端高温干旱、农资价格高位运行等困难,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3731亿斤、增产74亿斤。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露、文静、涂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