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甸乡磨皮村磨皮大寨是省级非遗项目磨皮花鼓舞的主要发源地,花鼓舞丰富了村民的生活。
冬日正午时分,新平县平甸乡磨皮村磨皮大寨文化广场开始热闹起来,原来是该乡老年大学举办的花鼓舞传习班在此开班授课。数十名身着传统彝族服饰的村民聚在一起互相学习切磋,头插白鹇翎、手持箐鸡尾的磨皮花鼓舞传承人易成英领舞在前,其他人手拿拴着铃铛的镰刀、大刀、钢叉等道具,以舞蹈形式演绎彝族先祖征战的壮烈场面,整个舞蹈充满了尚武精神,洋溢着战斗气息。从他们容光焕发的神情上很难看出,他们都已是年过半百的人。
磨皮村党总支副书记普春贵介绍,磨皮大寨是省级非遗项目磨皮花鼓舞的主要发源地,寨子有200多人,长期跳花鼓舞的就有40多名60岁以上的村民。闲暇时光,除了带娃、遛弯、聊天,彝家小寨的老年人就喜欢跳花鼓舞。
磨皮大寨老年人有滋有味的生活,是新平县推进“家门口老年大学”建设硕果满枝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新平县克服全县村(社区)点多面广、老年人居住分散、集中办学困难、资金短缺等问题,立足“两山一谷”(哀牢山、磨盘山、红河谷)自然资源和以花腰傣为代表的民族文化资源,坚持贴近基层、贴近群众,整合各类资源,以县老年大学为示范,以乡(镇、街道)为重点,以村(社区)为延展,创新办学方式和理念,突出彝族、傣族文化特色,满足老年人就近就便上学和多样化需求,使“家门口老年大学”覆盖所有村(社区),不断增强老年人幸福感、获得感。
老有所学:129个教学点开在家门口 老年教育实现城乡全覆盖
走进新平县老年大学一楼书画室,墙上挂满了书画作品。推开窗,微风轻拂,满屋翰墨飘香,雅趣十足。“这些都是学员挥毫泼墨的作品,有书画技能的学员会为其他无绘画基础的人进行示范指导,大家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绘画水平。”新平县老年大学校长陈兰英介绍,“目前,学校有功能齐全的音乐室、舞蹈室、多媒体教室、多功能教室、图书室、书画室、棋牌室、乒乓球室等15个活动室,学员主要是居住在县城的离退休同志。县老年大学和县老干部活动中心、县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共建共享,通过力量整合、阵地融合,实现了协同运行、优势互补、功能互通、人员流通,让有限的资源跟上老年人不断增长的数量和需求的步伐,更好地提供老年教育服务。”
在古城街道锦秀社区老年大学,专业教室、多功能厅、阅览室等一应俱全,该老年大学所在地同时也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爱心敬老服务站、“红色议事厅”。“我们通过盘活资源,拓展老年人活动阵地,就近就便满足老年人学习教育、居家养老、医疗保健等方面的需求。”锦秀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矣艳琼介绍,“社区有1008户4000多人,以离退休老年人居多。依托社区老年大学,建成辖区溪湖公园、景盛园小区等8个老年人学习活动站点,为社区老年群体就近提供学习、休闲娱乐场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老年大学的招收对象也从离退休干部覆盖到更多普通老年人。当日子越过越好,操劳了一辈子的他们不再单纯地满足于老有所养,开始追求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对老人而言,技能的提升和学历文凭的获得已无太大意义,与社会的接触、丰富充实的晚年生活才是其主要目的。
“日益升级的养老需求,激发了老年群体对老有所学喷薄而出的热情。为此,老年人活动阵地需要不断加强、拓展、提升、融合,才能满足广大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陈兰英介绍,新平县国土面积达4223平方公里,居全市首位,乡(镇、街道)大多偏远。为满足全县60岁以上老年人的文化、学习需求,该县以老年教育资源和力量下沉到基层为切入点,以县老年大学为中心,把教学阵地向外拓延,在公园、小区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老年人集中的地方设立教学点,在县城形成以点汇链的15分钟教学圈,在乡(镇、街道)、村(社区)成立“家门口老年大学”,让老年人就近就便接受老年教育。
与此同时,该县还不断提高老年教育阵地综合利用率,在统筹调配、盘活利用、联通共享上下功夫,把各类阵地资源、文化资源、人才资源等挖掘调动起来,打通贯通联通,形成整体合力,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闲置浪费。合理利用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等资源,推进“三位一体”学习活动阵地建设;立足革命老区县红色资源优势,整合建兴帽盒山新平县第一个党支部诞生旧址以及扬武滇中、滇南、思普三地区地委代表联席会议旧址和戛洒大平掌战斗遗址等红色资源,开展红色教育,将“红色课堂”向校外延伸;盘活各级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宣传文化服务中心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现阵地建设共建共享共用;将学习课堂设在田间地头、小区、公园等生产生活一线;借助“玉溪老年大学电视专区”平台扩展线上课堂,做到群众在哪里,课堂就在哪里;储备师资人才库,聘请辖区乡贤、离退休干部、退休老师、在职乡村干部等成为老年大学兼职教师,形成“资源共享、人员齐心、优势互补”新格局。
截至目前,全县共挂牌成立“家门口老年大学”129个,开设班级180个,教师152人,覆盖学员5000余人,实现了凡是老年人比较集中的区域,就有老年人学习活动的阵地;凡是有广场和公园的地方,就有老年人学习活动的场地。各级“家门口老年大学”的影响力、感染力和感召力不断提升,成为乡(镇、街道)、村(社区)老年人的新普惠。
老有所乐:开设喜闻乐见的课程 让老年人沉浸课堂
老有所学有了阵地,老年教育也要迸发生机与活力,让老年人在学校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重拾“背上书包上学堂”的乐趣,同时结交志趣相投的朋友,一同享受美好的老年生活。
走进新平县老年大学,扑面而来的是热闹且充满活力的情景:一群学员正踏着清脆明快的音乐,兴趣盎然地跟随老师的步伐,学习彝族传统舞蹈——花棍舞。其他教室里,各种各样的培训有序进行,大家表示,在此学习给晚年生活带来了诸多欢愉,心情舒畅了,身体也健康了。
正在打乒乓球的学员杨玉明说:“来这里锻炼给晚年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我还参加了书法班,在这里能结交很多朋友,丰富了退休生活,每天心情特别好。”对杨玉明来说,跨过“门槛”就能上大学,缩短的不仅是空间距离,还有心与心的距离。一起上课的都是熟悉的邻居,大家知根知底,一见面就格外亲切,这种“老邻居成了老同学”的体验实在难得。
“我2010年就来老年大学了,我报过舞蹈班、葫芦丝班,现在我正在学电子琴。老年大学是我们老年人陶冶情操并能交到很多朋友的地方,是我的精神食粮,它使我的生活充满阳光。”67岁的学员肖蓉说,“现在学习的课程都是我年轻时想学却没条件学的,来老年大学学习,弥补了年轻时的遗憾,而且我回家后还能教教孙女。”
在老年大学任教的黄青红说:“在这些学员身上,我真正感受到什么是‘活到老学到老’,虽然他们对一些专业知识并不一定非常了解,但是他们的态度非常认真,每个学期他们都是风雨无阻,一直坚持来上课。”
县老年大学目前共开设了乐器、书画、舞蹈、合唱、健身操等近20门课程,每学期从周一到周五都有不同的课程设置,聘请各类专业教师17人,每年在校学员约1400人次,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课办学。
乡(镇、街道)老年大学的课程也同样丰富多彩。
烟盒舞是新平县鲁奎山和磨盘山一带彝族群众传播较广的传统性舞蹈。
“弦子响,脚杆痒”。烟盒舞是新平县鲁奎山和磨盘山一带彝族群众传播较广的传统性舞蹈,扬武镇被称为“中国烟盒舞之乡”,烟盒舞贯穿于当地彝族群众生活的点点滴滴。在鲁奎山脚下的扬武镇老年大学,烟盒舞乐器第6代传承人张正昌正在制作三弦,底座用线锯切割好后,用山羊皮包裹,绑上粗细不等的渔线做弦后,再装饰上彝族刺绣、流苏等。今年70岁的普万荣和几个老朋友则坐在旁边调试刚制作好的四弦音色。据普万荣介绍,彝族烟盒舞使用的乐器有三弦和四弦,一把四弦最高能卖到1200元左右,他们来此学习制作,既可以满足平时对唱、跳烟盒舞的爱好,又可以学到制作乐器的技术,为家里增加一笔收入。
位于哀牢山下、戛洒江畔的戛洒镇是新平花腰傣主要聚居地之一,素有“花腰傣之乡”的美誉。该镇老年大学邀请花腰傣刺绣非遗传承人刀向梅对20余名刺绣班学员进行授课。刀向梅围绕如何选择颜色搭配、如何看图案选择配色等进行教学,引导学员们将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制作出既能传承花腰傣传统手工技艺,又能满足当下游客需求的花腰傣刺绣手工艺品。通过培训,学员们学会了刺绣技巧,也学到了应用现代技术搭配传统图案,实现了花腰傣文化的传承发展。
烟盒舞乐器第6代传承人张正昌(右一)正在制作三弦。
此外,富含地方特色的编织、土陶、磨皮花鼓舞、虎头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被搬进课堂,让更多人接触到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在常规课程的基础上,新平县立足少数民族山区县实际,结合老年朋友需求,创新课程开展形式:各级老年大学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征集老年人求学意愿,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开展“专业课+公共课+地方特色课”的点单式教学,开设学制班、短期培训班,把彝、傣、汉多语言教学融入理论政策、法律法规、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日常教学中,增设化妆、形体礼仪、英语口语等长期课程,量身定制贴近老年人生活的智能手机培训、电信诈骗、保健知识等短期课程,让学员更有兴趣,也让课程更接地气,满足县域内老年人老有所学的需求。
老有所为:退而不休发挥余热 “夕阳红”成“志愿红”
老厂乡老年大学用“彝族四弦+彝汉双语”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党的二十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各族人民好儿女,携手奋进新时代……”冬夜里的老厂乡文化广场热闹非凡,在该乡老年大学学员、老厂中学退休教师方永军的带领下,身着传统民族服饰的彝族群众围成一圈,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要点融入朗朗上口的歌词中,配以彝族特色唱腔,在韵律感极强的龙头四弦琴伴奏下,欢快地跳起彝族四弦舞。活动既让彝乡群众更直观地理解党的二十大精神,又能更好地传承非遗文化。表演结束后,方永军用彝汉双语向大家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他边参照手机备忘录上密密麻麻的学习笔记,边用彝汉双语解读党的二十大召开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带领大家大声朗读党的二十大报告金句。“有些群众只听得懂彝话,有些只听得懂汉话,我把他们组织起来,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将我学到的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到千家万户。”方永军表示,“我作为一名老党员,就应该发挥余热,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建兴乡红色文化广场,几名身穿民族服饰的老年人正在认真地排练,音响里播放着《我是文艺宣传队》的原创音乐,在笛子、二胡等乐器的伴奏下,队员们唱着洋溢着幸福的歌词、踩着欢快的节拍,不时变换队形,吸引了不少群众驻足围观。这支自发组建的文艺宣传队成员全部是乡老年大学学员,平均年龄65岁。随着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和乡村振兴工作的不断推进,地处哀牢山主峰中段东麓的建兴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深有感触,先后创作了《歌唱习主席》《感恩脱贫攻坚》《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等作品,借助着歌曲、舞蹈和演奏等文艺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和喜悦。“从组建文艺宣传队以来,我们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创作的作品得到了认可,我们会一直把喜欢的事情坚持下去,让更多人加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队伍,永远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今年65岁的队长鲁跃清介绍。
老有所为天地宽,余热生辉乐无边。老年人长期稳定地居住在村(社区),对社区既有归属感也有责任心,老年教育资源向村(社区)延伸,既为老年人就近入学节省时间,也为开展志愿服务营造了良好条件。围绕“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新平县各级“家门口老年大学”结合实际组建“银耀哀牢”老年志愿服务队39支,引领老年学员发挥自身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聚焦城市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政策宣传、“四级联创”等重点工作就近发挥余热,积极参与社区事务,深入村(社区)、企业开展矛盾调解、扶危济困、慰问演出、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活动,促进社会和谐,引领文明风尚,赋能基层社会治理,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瑞铭 通讯员 钟应生 尤畅)
【短 评】打通老年教育“最后一公里”
□ 黎明
有媒体报道,全国60后群体正以每年超过2000万人的速度持续增加。随着中国老龄人口的增多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老有所养的基础上,开始追求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作为老年人的精神家园和公益性老年教育机构,老年大学为他们提供了学习、社交的广阔平台,深受老年人欢迎。
然而,我市老年教育资源目前仍存在供不应求和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等问题。让有限的老年教育资源跟上老年人不断增长的数量和多样化学习的需求,成了各级老年大学当下面临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新平县老年教育平台、课程有了新拓展,“家门口老年大学”已覆盖所有村(社区),老年教育再上新台阶,老年群体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赢得了群众的好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加快建设“家门口老年大学”并惠及更多老年人,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学习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增进民生福祉的应有之义。
教育不仅关注“小”,也要关注“老”,学习是最好的养老方式之一。推进“家门口老年大学”建设,关键在于发展更加丰富、更有品质的老年教育,需要多方努力、多措并举。一方面,要完善相关激励政策和机制,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推动更多老年大学开在“家门口”,让老年朋友跨过“门槛”就能就近就便上学;另一方面,要调动社会多方力量,凝聚更多社会资源和各方力量,用市场化的方式满足老年教育带来的新需求。与此同时,可以探索发展线上教育模式,搭建老年开放教育学习平台,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为老年人提供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对于老年人而言,学习不仅给生活增添了乐趣,而且使人在另一个维度上,再一次与青春重逢。在发展老年教育的基础上,有必要不断丰富文化养老的形式和载体,让更多老年人在“家门口老年大学”的学习中增强幸福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