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时政
  3. 正文

回望2022年玉溪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凝聚深化“玉溪之变”的磅礴力量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我们奋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指明了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

2022年,也是玉溪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蓄势待发、追赶超越的良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全省排名大幅进位、收获满满的一年。    

回望过去这一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一主题主线,着力构建全方位、多维度、广领域大宣传格局,内聚合力、外塑形象,在实践探索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玉溪样本”“玉溪经验”,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出新出彩、亮点纷呈,为持续深化“玉溪之变”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

高举旗帜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伟大时代催生伟大思想,伟大思想引领伟大时代。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不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在学懂弄通做实上持续用力,不断夯实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

以上率下示范带动学——

2022年10月26日,党的二十大刚刚闭幕不久,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就在第一时间举行集中学习,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此次学习采取读原文与学习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与会市领导结合各自工作职责,分别领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相对应的章节段落,逐字逐句、原汁原味学习。在学习交流中,大家结合玉溪实际和自己的工作职责谈认识、谈贯彻落实的思路,突出学习思考与工作实践的结合。

与中央党校建立“培、学、研”一体化协作合作机制,开展双向互动交流学习。中央党校每年为玉溪举办一期70人左右的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班,进一步拓宽领导干部视野,强化理论武装,提升工作能力。中央党校选派骨干力量,到玉溪开展抚仙湖生态保护治理成效、亚洲象“北移南返”舆论引导等专题调研,并纳入中央党校教学案例,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的玉溪实践在更高层次更大平台得以充分展现。

这是玉溪健全完善上下贯通、系统完备、科学规范的理论学习体系的一个缩影。

过去一年,玉溪通过强化专题辅导以教促学、推进学风革命以研促学、抓实列席旁听以督促学、开展随堂测试以考促学、运用反面典型以警促学、严格学习制度以管促学,形成“教、研、督、考、警、管”六字诀学习模式在全市推广,工作经验被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云南日报等20余家媒体刊登转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量化考核得分排名全省第2,中宣部总平台采稿数量排名全省第3。全省“学习强国·学习达人”学习竞赛团体赛,玉溪代表队排名全省州(市)第2。                              

多维联动宣讲全覆盖——

去年12月,初冬的玉溪寒意渐浓,元江县澧江街道者嘎村里却暖意融融。哈尼族歌舞、傣语说唱、花灯表演……玉溪市民族特色宣教队来到村里,用“理论+文艺+双语”的特色宣讲方式,把党的二十大精神送到群众家门口,进基层、入人心。

党的二十大召开后,我市组建了由市委主要领导担任团长的市委宣讲团、各类基层宣讲团,组织领导干部、专家教授、理论骨干等不同群体建立了多元宣讲队伍,结合不同对象、不同受众特点,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在全市上下迅速掀起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热潮。

过去一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积极创新方式、丰富载体,构建全域化、立体式宣讲体系,形成“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先进典型+文艺骨干+基层群众”分众化、对象化、互动化宣讲格局,以“短、小、精、亮”为抓手,探索“媒体平台+志愿服务+理论宣讲+手语翻译”新模式,搭建“理论宣讲云课堂”,在全省率先推出“理享玉溪 州城新语”线上志愿宣讲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通过“云端”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开展宣传宣讲时,围绕全市各地在改革发展、产业培育、社会建设、民生保障、安全稳定、生态环境、党的建设、作风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聚焦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市着力把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各块工作提出的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讲清楚讲透彻,指导各级各部门自觉同党中央决策部署、省委工作要求、市委工作安排对标对表、及时校准偏差,把握好工作重点和着力点,切实提高宣讲服务的时效性和数质量。在首届全国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大赛中,我市1人获评一等奖,3人获评“云南省十佳讲解员”称号。

阵地管理全面加强——

过去一年,我市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高位统筹、精准发力。

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市教育体育局、玉溪师范学院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推动学科专业建设和思政课建设特色发展。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覆盖,建成9个中心、75个所、709个站;玉溪在全省率先实现自然村应急广播主动发布终端全覆盖,全省首家成立市级应急广播调度控制中心;全面梳理排查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隐患,健全完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集中开展“清朗”系列专项整治行动,有力维护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后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平稳。

用心用情

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

每当雄壮的国歌奏响,听到熟悉的旋律和激昂的歌词,我们就会想起国歌曲作者聂耳。玉溪是国歌曲作者、伟大的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故乡,聂耳是玉溪人民的骄傲,也是全国人民的骄傲。

2020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云南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有许多感人肺腑的动人故事,比如:聂耳和国歌的故事”。

所以,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不仅是在讲述玉溪人的故事,更是在讲述中国人敢于担当、奋勇向前、不屈不挠的精神品格。唱好国歌、讲好中国故事,传承弘扬聂耳为党奋斗、为国而歌、为民呐喊的精神,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和担当。

过去一年,玉溪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用心用情用力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活动数量、活动质量、活动影响力位居全省讲好“五个故事”前列。

高规格举办“聂耳和国歌”理论研讨会——

在玉溪,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大力弘扬国歌精神,早已成为全市干部群众的共识。

市委宣传部积极加强向全国人大法工委、中国文联、中国音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等中央有关部门和省级相关部门的汇报对接,借智借力共同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在中国音协和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2022年12月18日至20日,以“高举旗帜跟党走 同心共圆中国梦”为主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施行5周年暨“聂耳和国歌”理论研讨会在玉溪成功举行,中国音协主席和3位副主席、全国11所一流音乐学院院长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上海交响乐团、人民音乐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等有关领导和嘉宾出席活动,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其中开展的征文活动共征集论文137篇,2篇特稿和12篇优秀征文汇编成册。

“这样有意义的活动在聂耳的故乡,玉溪这样有文化、有历史、有底蕴的地方举办,对于充分研究和挖掘国歌的时代内涵和精神价值,研究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立法的现实和历史意义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参加此次研讨会的各领域专家学者对玉溪用心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给予了高度评价。

高标准打造“聂耳故乡 红色之城 音乐之都”城市形象——

“解锁红色新地标!玉溪首家红色主题邮局‘聂耳邮局’开业啦!”“快来制作一张专属于你的带语音的明信片吧……”2022年10月21日,一条关于“聂耳邮局开业”的新闻刷爆玉溪市民的朋友圈。

以聂耳生平、聂耳音乐作品、聂耳故乡为主元素的邮资封和明信片,语音明信片、个性化打印机、“聂耳故乡”风景戳、“聂耳邮局”纪念戳等一系列文创产品,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聂耳邮局”打卡、留念。

过去一年,投资6.9亿元的聂耳和国歌传习中心项目开工建设,作为云南省2022年度省级重点旅游项目,将打造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功能最全、内容最丰富的国歌展示体验区。

“同升国旗·同唱国歌”“名师面对面”等品牌活动的参与人数、影响力愈发扩大,“聂耳和国歌”音乐文化系列活动持续开展,累计达1100余场。

《我们的国歌》红色音乐党课全网直播,16万余人在线听讲;新华网“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思政课《聆听聂耳和国歌的故事》阅读量突破220万;《光明日报》整版刊发《国之歌者时代先声——聂耳的音乐人生与回响》。 

如今,网络搜索“聂耳和国歌”,显示近1600万相关结果,90%以上呈现玉溪元素,实现了“聂耳和国歌”与玉溪的深度绑定……

玉溪打造“聂耳故乡 红色之城 音乐之都”的文化品牌愈加鲜明立体、魅力四射。

围绕中心

唱响玉溪高质量发展主旋律

2022年,玉溪多项经济指标上扬、发展动力变强、城乡面貌日新月异,领导干部的精神风貌为之一新,持续深化“玉溪之变”取得的喜人成绩令人振奋。 

过去一年,全市各级媒体深入宣传党的二十大和省、市两会以及市委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精神,第一时间深入解读各级重大决策部署、政策利好,展望未来发展蓝图,一大批生动活泼的新媒体产品成为爆款。

走进玉溪高质量发展的火热建设现场,各级媒体访基层、探实地、问发展,围绕玉溪制造业全产业链发展、乡村振兴、营商环境建设、市场主体培育、“三湖”保护治理、全面从严治党等主题,报道各地、各领域、各行业持续深化“玉溪之变”的生动图景。

把玉溪声音传得更远更响亮——

2022年,玉溪日报社5件作品获云南新闻奖、云南报业新闻奖一等奖,2件作品入围中国新闻奖定评环节,均居全省第一,《玉溪日报》连续13年获得云南省报纸印刷质量金质奖;玉溪广播电视台外宣工作在全省各州(市)中实现“七连冠”;构建中央和省、市、县(市、区)四级联动工作体系,推行“季策划、月统计、周调度”工作制度,“报、网、微、端、屏”全媒体平台矩阵发声,中央、省级主流媒体新闻稿件采稿量持续递增……全市新闻宣传事业硕果累累,内宣外宣联动的工作格局不断完善,传播能力持续提升,玉溪声音传得更远、传得更响亮。

全媒体立体化宣传矩阵效应更强——

2022年,我市积极借助中央、省级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展示玉溪形象。策划推出“玉溪:自然和历史的博物馆”城市IP,形象宣传片登陆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中国屏”。与央视合作拍摄澄江化石地、李家山青铜器等系列纪录片10余集,纪录片规模、总时长、播放平台影响力均处全省前列。央视财经“百城百年”活动中,玉溪排名全国第11位,荣获“百城百年·非常活力城市”称号。“云南发布”全平台采稿量排名全省前三。融媒体2件短视频作品点击量过亿。“哇家玉溪”网络传播年度总访问量稳定在2亿人次以上,抖音号入选“云南网络正能量传播100个示范账号”。

以互联网思维优配置促发展——

2022年12月9日,“玉溪+”客户端重构升级上线,构建起“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功能体系,塑造形成内容丰富、服务广泛、体系完整、全国领先的“主流舆论新阵地、城市生活会客厅”城市门户App。

截至目前,重构上线的“玉溪+”客户端共接入电视端口9个、广播端口2个,汇聚1189项政务服务事项,个人用户近60万、企业用户8500 户,交易总额突破130亿元,有力推动“数字玉溪”成果更好地便民惠民,标志着玉溪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实施文化数字化工作上迈出了新步伐。

以创促建

“文明之花”绚丽绽放

2022年,我市坚定不移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助推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突出软件提升与硬件改造相结合,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与日俱增。

持续推动全域创建——

澄江市在全国文明城市复查第一年度测评中排名全省第一;玉溪市首次参加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测评,第一年度测评成绩排名全省第二;中宣部《宣传工作》刊登玉溪“文明小区行动”工作经验,《人民日报》点赞玉溪创文工作,《精神文明报》整版介绍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经验成效……  

过去一年,我市深入实施文明窗口行动、文明交通行动、文明市场行动、文明小区行动 、文明设施行动、文明环境行动、文明关爱行动和文明参与行动“八大文明行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工作经验,城市文明程度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城市面貌展露新颜——

2022年,我市以点亮城市名片和改善人居环境为导向,着力推进城市风貌提升、老旧小区改造、新兴州城风貌保护、中心城区疏堵保畅等重点工程,累计开展中心城区整治项目105个,美化建筑外立面42万㎡,拆除老旧、破损建 (构) 筑物6.5万㎡,新增绿化美化面积31.2万㎡,修复改造市政道路16.1万㎡,实现城市风貌提升与文化提升、生态提升、功能提升、治理提升一体推进,城市颜值进一步扮靓,城市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价值引领更加鲜明——

过去一年,《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实施,《玉溪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深入人心。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2210场次,受众42万余人次,“先进模范巡讲”“文明讲堂”活动13万余人次参加。推荐评选2022年“新时代玉溪好少年”20人,3人获评“新时代云南好少年”。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获银奖1个、优秀奖3个,5个项目入选全省学雷锋志愿服务“五个一批”先进典型。

“玉溪变得越来越美、越来越好。这里宜居宜业、好吃好玩又好在,生活在玉溪真幸福!”老百姓用最直观的切身感受给予玉溪高度评价。    

以文兴业

文艺文化繁荣出彩

过去一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积极构建“文化+”新业态,文化强市建设迈上新台阶,文化软实力实现新跃升。

文化产业动能强——

2022年2月,由玉溪广播电视台、玉溪网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和玉溪市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整合资源组建的玉溪融媒文化传媒投资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也是玉溪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国有文化企业“造血功能”进行的有益探索。

公司成立一年来,着重在“传媒+”“文化+”“数字+”“产业+”“旅游+”“商贸+”等领域发力,探索“造血+反哺+市场化”运作机制,形成主业突出、运营有效、资源集中、营收增长的发展模式,摆脱了文化发展对财政的深度依赖,全年营收突破1亿元,为数字文化产业园、聂耳和国歌传习中心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陶瓷、银饰、铜器、刺绣等民族民间工艺品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和品牌化方向转变,青花街、碗窑村活跃夜间经济。新闻出版版权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在全省新闻出版(版权)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根据统计部门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全市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77.76亿元,位列全省第三,增长15.99%,有效扭转过去三年停滞不前的局面,文化产业重新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文艺精品亮点多——

2022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积极构筑文艺精品创作高地,坚持“彰显大国风范、展现文化自信”的创作理念,精心打造省十六运会开幕式和省十二届残运会开闭幕式,构建对外文化交流展示新平台,得到省、市各级的高度评价,为建设文化强省贡献了玉溪力量。

健全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机制,滇剧、花灯等传统艺术持续保持全省领军地位,1人获评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为全省唯一;花灯戏《花腰飞虹》登上央视,参加第九届云南省花灯滇剧艺术周开幕式专场演出;花灯歌舞《好久不到这方来》荣获第十二届云南省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金奖。儿童音乐剧《童心变奏曲》荣获第十届“云南文化精品工程”奖、入选第十届全国少儿曲艺展演。短篇小说《寻找粉笔糖》、报告文学《云岭花开》荣获第九届云南文学艺术奖(文学类)。《袁家骅:阿细人的“诗生活”》《中国大学史上的一个“惊叹号”》两篇文章入选复旦版大学语文教材。雕塑作品《聂耳日记》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永久性收藏。

文旅融合活力显——

年终岁尾,位于玉溪市红塔区的“翡翠项链―城市客厅”火车集市试运营,集市里文创产品、特色美食等琳琅满目,华灯初上时铁路变成彩虹步道,人气爆棚、热闹非凡。

依托闲置的老昆玉铁路玉溪段,打造出一个内涵丰富、业态多元的火车集市。这是玉溪着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迈出的一小步。

窥一斑可见全貌。玉溪在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道路上正大步朝前。

2022年8月,来自全国各地考古学、历史学等专业的专家学者齐聚玉溪,参加纪念云南李家山古墓群考古发现50周年学术研讨会,深入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李家山古墓群遗址等地进行学术考察,分组从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围绕秦汉时期西南地区考古学、滇文化考古学、李家山考古学等主题进行学术研讨,深入挖掘、整理、阐释以李家山为代表的古滇文化,为云南、玉溪文物工作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玉溪将以此次研讨会为起点,围绕‘古滇青铜文化繁荣高峰、中国青铜文化重要代表、世界青铜文化重要区域’三个定位,高起点推进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等项目建设,配套开展文物活化利用的系列产业开发,让文物保护利用成果更多更好惠及群众,使李家山璀璨的青铜文化走出玉溪、走向世界。”让李家山“活起来”!这是玉溪挖掘底蕴优势、创新发展路径、促进文旅融合发出的铿锵之音。

过去一年,国家工业遗产易门铜矿保护活化利用、通海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沉浸式旅游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澄江寒武纪化石产地和化石库成功入选全球第一批地质遗产地名录;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云南省自然博物馆)以现代科技手段和6万余件珍贵馆藏标本,向世人讲述“生命大爆发、生命大演化、生物多样性”的地球生命演化故事;“滇中宝库”哀牢山延绵数百里,民族风情绚丽多姿;新平县戛洒镇新寨村获评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澄江市上榜中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老铁路的开通,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我们坚信,玉溪文旅大有可为、未来可期!

时光轮替,奋进不止。 

展望2023年,站在新的起点上,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意气风发、昂首向前,继续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发出好声音、讲好玉溪故事,为持续深化“玉溪之变”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精神文化支撑。(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夏娜)


编辑:刘燕   审核:杨雪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