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克勤在“代表通道”接受采访 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谢谢你的提问,我用研究生物防治线虫的一个案例来回答你的问题。”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6位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走上“代表通道”回答国内外媒体记者的提问。中国科学院院士、云南大学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克勤代表用研究生物防治线虫的案例,向记者阐述了如何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
张克勤扎根云贵高原近40年,专注有害线虫生物防治研究。他和研究团队充分利用云南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线虫生防微生物资源库,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线虫生物防治产品,引领了我国线虫生物防治学科的发展,为线虫防治难题的解决和中国农业的绿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张克勤代表介绍,目前,全世界防治线虫病害主要靠化学农药,由于土壤的复杂性,往往需要大剂量使用化学农药才能保证防效,不但污染土壤和地下水,还有部分残留在作物中,影响食品安全。随着高毒性化学杀线虫剂的禁用或限用,线虫防治成为世界性难题,找到一种绿色、安全的生物防治线虫方法,逐步替代高毒性的化学农药,成为其团队的主要任务之一。
“在全国4%的土地面积上分布了全国50%以上的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这是云南在生物防治方面得天独厚的条件,云南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为我们的研究带来了巨大帮助。”张克勤代表说,2013年,他和团队成员承担了首个线虫生防项目——农作物重要病原线虫生物防控的基础研究。从线虫生物学特性及与天敌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入手,发掘了一系列重要的线虫生防微生物资源和先导化合物;建立了全球最大的线虫生防微生物库;揭示了微生物与线虫互作的分子机制;创建了根结线虫高效生物防治技术体系;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线虫生防产品。
“在理论研究取得突破后,我们成功开发了生物防治线虫产品,获得了农药登记证,并实际推广应用。”张克勤代表说,在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化念镇,曾经大面积连片种植的大棚番茄因为线虫成灾而损失惨重,他和团队经过4年努力,成功用生物防治方法将当地线虫发病率从90%以上降低到2%以下,显著提升了大棚番茄的产量和质量,并且推动其成为了无公害绿色蔬菜。
“要保障绿色安全农产品的供给,关键靠科技。”张克勤代表表示,作为一名从事科学研究的代表,将继续发扬攻坚克难、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脚踏实地、勤奋工作,为科技强国、农业兴国作出新贡献。(云南网记者 李正雄)
链接
40载专注有害线虫生物防治研究
“死苗少了,根结线虫也少了,果苗长得好,结的果也变多了。”全国两会前夕,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克勤来到元谋县,与当地线虫生物防治实验基地的农民交流病虫害防治情况时,听到了当地农民带来的好消息。
“要高效防治线虫光有资源还远远不够,我们必须研究清楚微生物、线虫、作物三者的相互关系,弄清它有益的‘朋友’是哪些,有害的‘邻居’又是哪些,这样才能做到精准防治。”张克勤说。
线虫是一种肉眼不可见的无脊椎线型蠕虫,仅危害农作物的线虫就达数千种,感染根结线虫会导致农作物萎蔫减产,甚至绝收。据统计,线虫每年在全球造成上千亿美元的农作物损失,由其引起的农作物病害是仅次于病原真菌的第二大类病害,但大剂量施用化学杀线虫农药会严重污染土壤,影响食品安全。随着高毒性化学杀线虫剂的禁用、限用,线虫防治成为世界性难题,生物防治受到高度关注。
1977年,张克勤考入贵州农学院(现贵州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在一次实验中,他偶然发现有些真菌能“吃”线虫时,兴奋不已。他去查找各类资料时,却发现这一领域当时在国内是空白,国外也研究得不深,于是决定改方向专门研究线虫防治。考虑到云南得天独厚的微生物资源,1998年张克勤来到云南大学继续开展研究。
近40年间,张克勤带领团队从系统分类学、天然产物化学和化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对生物防治微生物资源进行了深入研究,从全国分离保存线虫生防微生物10355株。全球共报道捕食线虫真菌211种,他报道4个新属、69个新种,占全世界的33%、全国的90%;全球共报道产毒素杀线虫真菌323种,他报道112种,占全世界的35%。此外,他还带领团队研发出第二代高效线虫生防制剂——“线虫佰控丹”,其防治效果显著高于“线虫必克”。“线虫佰控丹”在云南、山东完成了田间试验,经国内线虫生物防治领域专家两次现场评估,有效率达80%,优于目前市场份额最大的阿维菌素和噻唑膦。
“做农业科技研究,必须坚持以农民的需求为导向。”作为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张克勤表示将积极履行职责,突破农业“卡脖子”技术、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云南网记者 陈怡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