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人文
  3. 正文

我感受到了玉溪花灯的“生命力”

——玉溪市花灯剧院艺术家的心声与寄语


玉溪市花灯剧院走过70年,有成绩,有辉煌,更有挑战,离不开一代代“玉花人”的坚守和付出!回望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出发。在这特殊的时间节点,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玉花人”的心声与寄语……

朱丽云

朱丽云

原玉溪市花灯剧团团长、玉溪市花灯剧院顾问朱丽云:在玉溪市花灯剧院建院70周年这样特殊的日子,看着台前幕后的人忙忙碌碌,看着演员们的精彩表现,我感慨不已。我非常难忘曾经为玉溪花灯发展奋斗的岁月,那些艰苦又有成就感的日子依然历历在目。一路走来,因为有一代代人的坚持和付出,玉溪花灯文化才能持续发展、不断繁荣,这个势头至今未减。祝愿玉溪市花灯剧院发展得越来越好!

杨丽琼

杨丽琼

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玉溪市花灯剧院艺术总监杨丽琼:在这样重要和美好的日子里,看到舞台下高朋满座,听到大家的掌声和叫好声,我为我从事的职业感到自豪。我为玉溪花灯倾注了大半生心力,刚到玉溪市花灯剧院的时候,我是年纪最小的一个,转眼就过去了39年,看着现在年轻人青春靓丽的面庞,我感受到了玉溪花灯的“生命力”。如今,我努力把几十年积累的经验毫不保留传授给年轻人,帮助他们成长起来,共同为玉溪花灯剧院添砖加瓦。

矣露

矣露

玉溪市花灯剧院院长矣露:玉溪花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华的组成部分,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我们将以玉溪市花灯剧院建院70周年为契机,充分发挥玉溪花灯的时代性和人民性,不断推动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发展,努力创作出不负时代的优秀作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时聚焦非遗戏曲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文化强市”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胡镝

胡镝

玉溪市花灯剧院副院长、编导胡镝:今年是我到玉溪市花灯剧院工作的第24年,我的青春和热血都挥洒在这里,我也从一名青涩的少年成为一名编导,加入玉溪花灯的传承发展中。有幸的是,我并不是孤勇者,有来自各方面的大力支持,有前辈的指引和鼓励,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有喜欢我们的观众。在建院70周年的新起点上,我们会更加专注创作与创新,为老百姓呈现更多精彩剧目,为玉溪文化大发展谱写更精彩的篇章。

李彪

李彪

玉溪市花灯剧院青年演员李彪:玉溪市花灯剧院栉风沐雨70年,很荣幸能够参与和见证玉溪市花灯剧院建院60年到70年这十年历程。当初从一名艺校学生成为市花灯剧院演员,前辈们耐心跟我讲院史、剧目风格、表演风格,手把手指导我的一招一式,让我很快融入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他们以身作则,不管是在台上还是台下,都在践行“戏比天大”“精益求精”的艺术信念,不断激励我努力做一名好演员。我很热爱和珍惜这份职业,愿意为之付出全部努力,希望未来能有更好的表现。

杨洋

杨洋

玉溪市花灯剧院青年指挥杨洋:在玉溪市花灯剧院建院70周年之际,能够担任一名指挥并见证这重要的时刻,我很激动,也很自豪。作为指挥来讲,每次演出,演职人员的演奏和演唱情绪都依靠指挥现场调动,整个晚会的节奏把握要十分精准。虽然背对观众,但仿佛脑后要长眼一般,要“看到”观众对我们的表演是否产生兴趣。每次舞台的呈现,我们所有人员经过了无数次的排练和磨合。演出结束后,我们又盘点、总结,大家克服种种困难,相互鼓励、学习和进步。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成长,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记者 李艾丽 文/图)


编辑:刘玉霞   审核:攸莉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