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航程中,空乘为旅客保驾护航;赛场上,领队为全局排兵布阵;阡陌间,规划师绘出诗意栖居……正所谓,“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物的源泉”。我们的“中国梦”离不开“劳动美”。“五一”国际劳动节,让我们一起致敬平凡、致敬不凡。
“这是一个葡萄特色的村庄。”走在昆明市东川区大营盘村的村道上,刘姝萍将大营盘村的历史娓娓道来。从靠玉米、红薯填饱肚子,到吃葡萄、耍葡萄,大营盘村在数十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刘姝萍团队的到来,又将为这里开启新一轮的变化。
从一颗葡萄开始
作为昆明理工大学设计研究院乡建总规划师,刘姝萍经常出没在云南乡村广袤的山水之间。用她的话来说,是带着感情去识别村庄的美,去发现和挖掘村庄真正的价值。
今年,应昆明市东川区之邀,刘姝萍带着团队将目光聚焦在大营盘村。“我们整个规划就是‘一根葡萄藤上串着的大大小小的葡萄’。”刘姝萍介绍,第一颗“大葡萄”在入口片区,计划打造一个以营盘精神为主题的空间,从20世纪80年代全村种植葡萄的故事讲起,展示大营盘村老一辈村民吃苦耐劳的精神。
刘姝萍 视频截图
第二颗“大葡萄”是东川会客厅。大营盘村离东川城区很近,且地势较高,视野开阔,是观看城区全貌的好位置。利用这个特点,刘姝萍专门在大营盘村规划了一个东川会客厅。“到这里不仅可以休息停留,还可以将山川、城市景色尽收眼底。”刘姝萍说。
第三颗“葡萄”则是已初具雏形的葡萄音乐广场。从硬件上来说,广场上将搭建与葡萄相关的构筑物及装置;从软件上来说,广场还将在满足村民活动需求的基础上,举行一系列跟葡萄相关的互动式体验。
当然,这根硕果累累的“葡萄藤”上还将有观景长廊、湿地公园、葡萄酒坊以及葡萄采摘园等。更为重要的是,在对大营盘村的整体改造中,刘姝萍团队还持续开展庭院经济的规划和引导,并让村民参与其中。
与村民交流沟通 视频截图
“这里曾经是大营盘村的第一棵葡萄树栽种地,我们要通过打造庭院经济,为大营盘村带来新的改变。”在刘姝萍的规划中,小院将被分作展示区、科普区、采摘区、休闲区,以此丰富游客体验感。同时,利用与葡萄种植历程相关的旧物展示,让大营盘村的历史文化深入人心。
采访当天,刘姝萍带着团队成员和设计方案又一次一家家入户,与村民进一步沟通和交流。他们希望以此尽可能调动村民积极性,提高村民的参与度,让村民们能够在后续业态植入和运营管理中发挥作用,进而达到改善村民个人生活和提升整体村容村貌的双赢局面。
从一个规划起步
“乡村规划,说到底要以村民为主体来编规划。规划、设计、实施,每一个过程的目的都是让村民真正受益。”刘姝萍说。
乡村建设,规划先行。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乡村规划的作用愈发凸显,乡村规划师也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新增职业名录。
不同于城市规划,乡村规划是在乡村地区对山、水、林、田、建筑、景观的一种综合性的策划设计。在刘姝萍看来,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田园风光、有序的村庄格局、风貌独特的乡村建筑等有形物质环境,乡村特色文化、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非物质文化,综合构成了乡村。而乡村规划,就是要让乡村更像乡村,让乡村变成更美的乡村,变成所有人期待的、向往的乡村。
刘姝萍将此总结为:守底线、严边界;盘存量、确用地;疏空间、控风貌;优设施、顺路网;重保护、沿乡土。“让人来了有可看可感知的内容、有可停留的空间,让人来了不愿意走,让人来了印象深刻、流连忘返”。
刘姝萍规划手绘稿 视频截图
“我们是分阶段的乡村规划。”刘姝萍介绍,乡村规划较为复杂,从前期的调研就需要非常仔细,摸清楚村庄每一块用地的情况。而在完成村庄定位、用地布局、路网建设等大的规划后,她还会带领团队深入乡村,入户走访,去挖掘村庄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再完成村庄整体设计方案。
基于以往的乡村规划经验,为了让设计能够更好地落地,刘姝萍团队也开始在大营盘村尝试介入后续的建设施工阶段,并鼓励村民的加入。“我希望我们规划的乡村可以回去,可以寄托乡情,可以承载住浓浓的乡愁。”刘姝萍说。
策划:李熙临 刘畅 张成
记者:李熙临
视频:刘畅 夏欣瞳
海报:奎佳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