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今年5月12日是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5月6日至12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在全国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记者走访玉溪市防震减灾局,详细了解我市如何构建应急体系、如何提升地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及开展科普宣传等工作。
玉溪市防震减灾科普馆已成为向社会公众传播防震减灾知识的主要阵地,每年到馆参观的人群络绎不绝。
“玉溪位于川滇菱形块体东南缘,地质构造复杂,分布有普渡河、小江、曲江等多条地震断裂带,地震活动具有震源浅、强度大、成灾重的特点。”玉溪市防震减灾局副局长钱宝运介绍说,自1900年以来,玉溪境内共发生17次5.0级以上破坏性地震,尤其是1970年1月5日通海7.8级大地震造成了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构建应急体系
提升地震应急处置能力
近年来,玉溪市部分县(市、区)一直被国家和省列为地震重点危险区,面对严峻复杂的震情形势,我市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统筹推进地震监测预报预警、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持续强化地震应急防范准备工作。
以地震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建设为例,我市将乡(镇、街道)民政干事、水库管理所所长、文化室主任等纳入防震减灾助理员,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全面做好防震减灾群测群防、灾情速报等工作。目前,全市共配备灾情速报员692人、地震科普知识宣传员460人、防震减灾助理员223人、宏观观测员112人。
同时统筹各方救援力量,持续推进“五位一体”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建设。目前,市级共有综合应急救援队伍8支1100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26支1436人、社会应急救援队伍2支160人、县(市、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32支3385人、专业队伍38支1555人。
完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全市共设置救灾物资储备库点39个,储备各类救灾物资19.5万件。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全市共设置应急避难场所210个,占地面积达338.6万平方米。强化航空救援能力建设,全市初步筛选出85个直升机临时起降场(点),确保覆盖所有乡(镇、街道)。
实施重大项目
提升地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
为提升震情监测能力,我市采用“新、改、提、扩”等形式,加快地震监测现代化建设。其中,投入200万元新建的峨山县地球物理场观测站,系近年来全省由州(市)人民政府投入资金最多的综合观测站。该观测站位于峨山县小街街道水晶山,项目于2021年9月开工建设,安装有钻孔应变、井下倾斜、水温、水位、气象三要素等地震前兆监测仪器,2022年4月正式提供地震监测数据。
在易门县绿汁镇已经弃用的原企业地震观测山洞内,省、市两级先后投入175万元建设地震观测台。该地震观测台通过邀请不同领域专家、学者,针对绿汁地震观测山洞内通信、供电、基墩改造等方面进行反复论证,最终在洞内建成了全国单基线最长的长水管、云南首台360s超宽频带地震计、伸缩仪等地震专业监测设备,用于捕捉震前地壳形变,极大地提高了地震观测精度。
“易门县绿汁地震观测台的建成,不仅优化了全市地震台网布局,丰富了地震监测手段,同时也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连续、丰富、可靠的地震监测数据。”钱宝运表示。
峨山县地球物理场观测站、易门县绿汁地震观测台的建设,仅是我市提高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的一个缩影。据统计,目前全市共有33个地球物理场观测站(点),其中微观观测站有17个、低精度水温观测点有16个,观测项数有74项;地震宏观观测点112个,登记在册地震宏观联络员115名;引入玉溪周边州(市)24个测震信号,实现市境内2.0级以上地震速报。
此外,我市还新建和改建地震预警台63个,安装并上线运行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终端85套,真正实现了“秒级地震预警和分钟级烈度速报”。其中,地震预警终端建设按照“学校自筹、社会捐赠、财政兜底”原则正稳步推进,预计今年上半年将实现全市中小学地震预警终端全覆盖。
开展科普宣传
增强公众防震减灾意识
5月5日上午,200余名幼儿园的孩子与家长走进玉溪市防震减灾科普馆,通过栩栩如生的模型、丰富多彩的动态图像、身临其境的震感体验等,从认识、体验、预警、防御、自救互救等角度对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进行全面了解。
“这种科普教育方式很新颖,能让孩子直观地了解地震相关知识,提升孩子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家长刘波表示。
据市防震减灾局震害防御科科长尹晓蕾介绍,该科普馆于2014年建成投入使用,是全省第一个专业地震科普馆,馆内共有30余个展项,设计和布展充分体现了玉溪特色和行业特点,已成为向社会公众传播防震减灾知识的主要阵地。2019年11月,科普馆线上展厅正式上线推广,为不能到馆参观的群众提供了线上参观的途径,目前线上展厅累计点击率达5万余人次。
除此以外,我市还在峨山县启动了1970年通海大地震小海洽遗址保护建设工作,对地震裂缝、地震鼓包等典型地震遗迹进行了妥善保护,也为地震科普、科研、现场教学提供了场所。
同时,我市积极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活动,目前全市共创建国家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4所、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23所、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57所。
作为国家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玉溪聂耳小学玉湖校区校舍采用了抗震设防烈度8度的抗震措施,学校有2幢教学楼使用了减隔震技术。在校园内,随处可见安全疏散标志,设有专门的科普活动室,将校内运动场作为应急避险场所,组织师生充分熟悉应急撤离路线,保证第一时间应对学校可能发生的各类险情。
此外,我市还积极推进边远山区等地震灾害防御薄弱地区科普宣传全覆盖。华宁县、峨山县等地震重点危险区,做到山区乡镇宣传培训全覆盖;红塔区完成辖区105个村(社区)、山区学校的全覆盖;元江县制作哈尼族、彝族、傣族三语广播音频,利用应急广播每月定期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六进”活动,2022年累计开展讲座267场42823人次,组织疏散演练174次55093人次。(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思敏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