崭新的元江大桥。 通讯员 李俊 摄
今年的“五一”节,元江县城的同吉路北延线、平安路北延线两条“断头路”实现通车。崭新的沥青路面宽阔整洁,获得了周边群众和游客连连称赞。
从打通一条条“断头路”到完善城市路网、加快滨江旅游城市建设,从改造棚户区、老旧小区到谋划布局多个文旅项目……在被誉为“太阳之城”的元江县,热情似火的元江人民正在用“勤劳质朴、敢为人先,团结奋进、开放包容”的精神书写“元江作为”,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可见可感的成果持续深化“玉溪之变”。
以“玉溪之变”引领“元江四变”
1月澧江街道、2月红河街道、3月甘庄街道、4月曼来镇……今年以来,已举办了两轮的元江县重点项目(工作)现场观摩会,以“每月一次、每次在一个乡(镇、街道)举行”的节奏循环推进。
“现场观摩会前精心组织、现场观摩会时‘晒’出最能代表各地发展成效的好经验、好做法、好项目,现场观摩会后互学互鉴、比学赶超,这样的好风气在元江可以说是前所未有,也正在形成一股强有力的发展势头,促使元江变得越来越好。”每次参加现场观摩会,红河街道党工委书记普文光收获满满。
“举办现场观摩会是元江从工作方法、工作形式对标市级、学习借鉴的一个重要抓手。”在元江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曹玉菲看来,市委提出“唯有求变,才能应对变局、破解困局、开拓新局”,对于发展基础相对较弱、发展速度还不够快的元江而言,同样适用。
在“玉溪之变”的引领下,元江县坚决做到“市委有安排、元江见行动”,县委、县政府以上率下积极推动落实“元江四变”,持续推动政治能力变强、学习研究变实、效率节奏变快、工作方法变优,以“元江四变”推动全县各项事业向上向好发展。
两年时间里,“元江变了”让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人们可见可感:全县上下讲政治、顾大局的意识更强了,谋发展、抓落实的劲头更足了,政商关系更亲近、更清明了,同事关系更亲密、更纯粹了,干群关系更和谐、更融洽了。
“这种由内而外发生的变化、展现出来的精神风貌、不断提升的作风效能,全县领导干部身处其中、深有体会,元江人民看得见、摸得着,最重要的是都转化成了真真切切的工作成果、实际成效。”在记者深入元江各地的项目现场、街道社区、企业村庄采访时,总能听到干部群众发出这样的声音。
立足优势 破局发展
不可否认,曾经一段时间,元江发展遇到了不少问题,发展步伐逐渐慢了下来,全县上下士气低落、信心不足,经济社会发展陷入“慢进也是退”的窘境,各项指标一度排名全市倒数。
痛定思痛、痛下决心见行动。元江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围绕市委提出的“四个破局”重点任务,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深入挖掘元江特有的“热区、绿色、通道、多元”优势,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大抓营商环境优化、大抓市场主体培育,奋力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入夏的元江大地,骄阳似火、高温难耐。然而,高温酷暑挡不住“领跑者”的决心,也挡不住建设者的脚步。从城市到乡村,元江正悄然发生着蝶变——
走进红河街道桥头社区,一块块明晃晃的太阳能光伏板安装在居民屋顶上,格外引人注目。“这是去年我们小组把各家闲置的屋顶集中起来,统一出租给一家能源科技公司,通过收取租金的形式助农增收。该项目今年1月实现并网发电,村里近20户居民共获益3万余元。”那堕居民小组组长白建平说。
这是元江利用自身独有的热区资源和绿色优势发挥效益的一个缩影。
如何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破局”发展?元江有长远谋划、更有立足当下的实际行动。
“元江热区资源丰富,一年四季瓜果满城。我们的目标是以中老铁路为纽带、以热区和绿色资源为依托,打造大湾区‘菜篮子’‘果盘子’第一车间。”元江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婷说,针对长期以来元江农产品“有品质、无品牌,产量丰、渠道窄”的窘境,今年3月召开的县委农村工作会议明确:加快建设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强县,着力构建农业产业、生产、经营“3大体系”,围绕“产业链条化、要素聚集化、服务便利化、经营主体化、生产绿色化、效益共享化”目标,建设有经营主体、有适度规模、有生产规范、有目标市场、有品质保障、有品牌引领、有现代设施、有专业服务、有高产值效益、有紧密联农带农机制的标准基地。重点实施重点产业、农业基地、绿色发展、科技设施、市场主体、农业品牌、农业开放等八大提升行动,推动元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破局”发展。
元江最显著的优势之一,当属“通道”二字。
地处昆曼国际大通道的重要节点,中老铁路、G8511昆磨高速、S45永金高速、G213线等穿境而过,与滇中城市群和边境口岸形成2小时经济圈,是“一带一路”建设中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内陆港。
如何用好用活这一独有优势?站在甘庄街道的热土上,一处处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让人找到了答案。
“此刻我们站在红河谷农产品物流与交易园区(一期)项目现场,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抓紧建设的标准厂房和冷库,马上就能投入使用了。”顺着甘庄街道党工委书记白永德所指方向,不远处的玉溪亿达铁合金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硅锰合金及尾气废渣综合利用项目正在同步施工,年内将建成全省最大的硅锰合金生产基地。
“突出主导产业、优化产业布局,强化要素保障、抓实项目支撑,这是元江做大园区经济、在开放型经济上‘破局’的具体做法。”曹玉菲说。
如今,放眼整个元江:在甘庄街道,中老铁路元江站国际物流枢纽产业园建设、甘庄华侨城公园提升改造工程正在抓紧实施;在红河街道,西门村片区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千亩牛油果示范基地建设有序推进;在澧江街道,中广核元江塘房光伏项目建设、县城区“两改造一打通”工作如期开展……可以说,元江找到“破题”之钥,在开拓“破局”之道上大步向前。
积极作为 书写“元江精彩”
“这是全县计划投资3.3亿元的元江蝴蝶世界谷,将打造集生态旅游、观光休闲、青少年科普教育及蝴蝶养殖、观赏、科研于一体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开发与利用示范项目。”
“这是依托县城团山水库,融入田园风光新建的元江城市营地,山地车、水上漂等项目在‘五一’节试营业期间广受市民好评。”
“这是独具元江特色的乡村振兴七彩傣燕项目地,古树参天、绿荫环绕,‘三棵树’的故事在这里延续,一系列康养度假项目将在这里实施……”
从县城到乡村、从山间到水畔,元江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柏灿玲带着记者把全县近期正在谋划和推进的文旅项目“游”了个遍。
元江县城年平均气温24℃,1400米以下海拔热区土地占全县面积45.4%,拥有“一江两河”天然水景观和瓦纳热海、栖霞山两系天然温泉,一年四季花香四溢,春夏秋冬瓜果满城……在“破局”文旅产业发展的道路上,元江底气满满。
按照“一体两翼四线两环”旅游规划布局,元江将完善丰富“四线两环”基础设施和业态布局,以挖掘“萨王纳”科普教育观光价值,办好金芒果文化旅游节、哈尼十月年、彝族火把节、傣族花街节等特色节庆活动为抓手,推动元江从旅游过境地向目的地全面“转身”。
“这两年元江的营商环境好啊!从县领导到街道办,哪怕是一个普通的工作人员,经常会来我们这里转转、看看、问问,解决厂房用地、拓宽销售渠道……真是帮我们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位于澧江街道的云南温飞燕商贸有限公司主营茉莉花茶销售,谈起元江“服到位、零距离”的营商环境,从山东到元江发展并定居的公司负责人于飞竖起了大拇指。
对于几乎每半个月就要到这家企业“转一转、聊一聊”的澧江街道党工委书记马丽敏来说,“服务围着企业转、随时帮着企业想”已成为工作常态,哪怕是帮企业出出主意,到社交平台上看看最近的行业风向、市场需求等,她都会第一时间与企业沟通、分享信息、上门服务。
“从县委、县政府以上率下,到各级党员干部深入企业、深入群众,把工作做到第一线、最前线。干部作风的大转变,也是促使元江越变越好的内因所在。”元江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王绍伟介绍,全县聚焦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担当精神减弱、干事激情下降、工作不在状态、落实任务打折扣等问题,聚焦元江干部最弱的经济金融、城乡规划、社会治理、生态环保等方面专业知识,通过建立党建引领重点工作“8+N”机制、定期举办读书班、出台治理干部庸懒散混实施办法等一系列针对性措施,不断完善干部选育管用工作机制,以元江干部之变推动全县各项事业往实处变、往深处变、往好处变。(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夏娜)
编辑:陶晓兰 审核:攸莉
滇公网安备 530402020002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