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社会
  3. 正文

玉溪市剪纸技能大师雷琼玉:用心创作 用爱传承

核心阅读:近日,在红塔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的“灵动剪纸文化传承”作品展上,根据玉溪名建筑高古楼实物本身缩小约六十分之一,以剪纸的方式简化设计而成的立体剪纸作品——《玉溪高古楼》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该作品出自红塔区李棋中心幼儿园园长、玉溪市剪纸技能大师雷琼玉之手,共用卡纸66片,相互插接而成,可以像书页一样灵活打开或收起。

b230bdbd-27e4-440a-aef1-e46695bf82bf

雷琼玉介绍作品《红船》和《玉溪高古楼》

初见雷琼玉,她向记者介绍了立体剪纸作品《玉溪高古楼》的创作流程:设计图是在多次实地观察的基础上,花费一个月时间完成的,设计手稿含8个不同部件,精确到毫米,再用一个星期制作而成。作品中没有任何一处粘贴,全都以纸片的相互插接制作而成,为保持作品的稳固性,创新出“多层S形接口”设计,使较高的纸质作品不会软倒。此外,雷琼玉创作的《红船》等一批剪纸作品,受到参观者的喜爱。作为李棋中心幼儿园园长和“雷琼玉剪纸特色工作室”负责人,雷琼玉刻苦钻研,不断精进,用剪纸艺术影响了一批人。

让剪纸为生活添情趣

在雷琼玉6岁时,第一次看到奶奶剪纸,剪用于绣在布鞋上的花草、喜鹊等图样,便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记忆中,奶奶根据风俗,用大红色的纸为受惊吓的孩童剪出一排手拉手的小纸人,这就是纸花,再将其挂到树上祈福,保佑孩童健康平安。

“我们小时候没有多少玩具,所以于我而言,剪刀和彩纸就是我的玩具。”雷琼玉介绍说,童年时期,看见奶奶剪“喜上眉梢”的图样时,觉得剪纸精巧又有意思,于是便拿起了剪刀,开始学剪一些简单的图案。刚开始,奶奶教她剪纸花,之后便剪梅花、蝴蝶、喜鹊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雷琼玉所学的剪纸技艺也越来越丰富成熟,剪出的图案也栩栩如生。在长期的创作过程中,雷琼玉大胆尝试、不断创新,将自己的一些想法融入作品中。“这幅《家和万事兴》就是与《喜上眉梢》图样相结合创作而来的。”雷琼玉指着作品介绍,这幅图由荷花、莲藕组合围成第一个圈,龙凤围成第二个圈,正中间则是喜鹊与梅花组成的“喜上眉梢”图案,预示着家庭和和美美、团团圆圆。

谈到剪纸过程,雷琼玉的眼里总是光芒闪烁。在她眼里,剪纸其实是剪画的过程,以剪刀为笔,去繁存简、去镂留空、阴阳协调,大胆地想象,再仔细地动手,就能剪出美好的作品。  

把剪纸融入幼儿教育

2000年,雷琼玉进入红塔区李棋中心幼儿园,成为一名幼师。在授课过程中,她发现学校为幼儿设置的手工课中,有基础剪纸教学。于是,她开始思考能不能研究和开发一套系统的剪纸课程,让幼儿从易到难学习剪纸,激发和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孩子的想象力是很神奇的,他们千人千面,哪怕是同一主题,不同的孩子剪出来的作品也是完全不一样的,有时候还会带给我一些小惊喜。”雷琼玉说。

随后,雷琼玉将工作室设立在李棋中心幼儿园,组建剪纸研发团队。在雷琼玉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下,《幼儿剪纸艺术教学研究》《幼儿剪纸教学研究》《幼儿剪纸活动游戏化实践研究》《基于传统文化元素的幼儿剪纸内容研究》等一批作品先后入选市级、区级和校级课题。

此外,雷琼玉还把科研成果应用于幼儿剪纸教学、园所文化建设、剪纸文化传承等方面。其中,由课题组编撰的《幼儿剪纸教学课程》,在峨山县、通海县、红塔区等多所幼儿园使用,被云南省教育厅评为优秀校本课程一等奖。

让剪纸走得更远

剪纸传承不止于课堂教学,还要有文化交流。2013年至今,雷琼玉带着她和工作室成员创作的作品,先后举办了四次剪纸展,展出作品2000余幅。“每次展出的情景我都还历历在目,我们创作的作品越来越多、越来越精美,有平面的、立体的、单色的、复色的;有传统图案,像梅兰竹菊、仕女图;也有新的创意,如红塔山等。”雷琼玉说,通过剪纸展,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剪纸这项技艺,甚至报名兴趣班来学习,这让她感到很欣慰。

在雷琼玉的长期影响下,其儿子也学会了剪纸,日常会剪简单的图案,还将学会的剪纸技巧带到学校里,在美术课上与同学们分享,被同学们称为“剪纸老哥”。

2011年,雷琼玉组建剪纸研发团队;2021年,“雷琼玉剪纸特色工作室”挂牌成立;2023年,被中共玉溪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挂牌“雷琼玉技能大师工作室”。

一把剪刀、一张纸,如今雷琼玉已剪纸37年。在雷琼玉看来,剪纸技艺的传承一点都不难,从欣赏开始就是一种传承,然后在学习中,加入自己的想象力去剪,这便是创新了。未来,雷琼玉仍然会坚持创作新的作品,在剪纸中将传统文化与家乡元素相融合,展现剪纸的魅力,让剪纸走得更远。(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滕舒琪)

编辑:陶晓兰   审核:攸莉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