崭新的公路直通村庄、富有特色的新房整齐划一、整洁干净的门前摆满绿植……走进通海县兴蒙乡下村村委会,一幅幅和谐美丽的画面展现在眼前。
打造喀卓百花巷,文旅融合助发展。
760多年前,从北方草原迁徙至此的下村先民们在杞麓湖畔扎根,先后经历从牧民到渔民再到农民的历史变迁。近年来,下村通过发展产业、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整治人居环境、传承民族文化等措施,打造出一个颇具蒙古风情的特色村落,让这个古老的村子重新焕发活力。
打造蒙古风情特色村
“南陲开边苦,滇域埋忠骨,驰骋七百载,北眷草原土。”这是兴蒙乡一座纪念碑上所刻碑文里的一句话,碑文讲述了1253年忽必烈平定云南大理国后,部分军队因需镇守曲陀关而落籍通海的这段历史。
历经760多年风雨洗礼,兴蒙乡下村至今仍保留着具有鲜明蒙古族特征的“喀卓”文化,特别是蒙古族歌舞、三杯酒、蒙古族烤肉,无一不让人强烈地感受到蒙古族文化在这里的传承与发展。
据兴蒙乡党委书记段金杰介绍,195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10周年庆典活动邀请兴蒙乡派代表参加,乡干部王进乔受全乡人民之托前往内蒙古参加庆典,时隔700多年,分处祖国南北两地的蒙古族同胞得以重逢。
“民族文化是我们的特色,我们要好好保护和传承。”下村村党总支书记王树芬是一位土生土长的蒙古族,在新农村建设中,她与村“两委”班子共同商议,不断深入挖掘蒙古族历史文化,全力打造具有蒙古族特色的新农村。
2016年,下村启动新农村建设,在结合地方特色的基础上,全力打造白沙凹新村南方蒙古族特色民居片区,完成240多栋民居建设,逐步完成进村道路扩宽及主道路、污水管网、民族文化广场、文化长廊、水景观等项目建设,栽种蓝花楹和玫瑰花打造景观大道。同时,推进“美丽庭院”建设,鼓励每家每户利用房前屋后空闲地块,打造农户生态“小菜园”“小花园”。
文旅融合助发展
行走在下村内,随处可见蒙汉双语的各式牌匾。在白沙凹新村,一栋栋新房拔地而起,且民俗文化广场周边的民居均已实现文化元素上墙,有献哈达的喀卓玛、牧羊女,还有蒙古族的敖包、摔跤的大汉。走进喀卓百花巷,姹紫嫣红的花儿开得正盛,富有蒙古族特色的民居,仿若在诉说着高原蒙古族独特的乡愁记忆。
在提升村子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下村着力打造旅游新亮点,借力“甜瓜之乡”品牌效应,成功举办了三届“喀卓甜瓜节”。同时,积极开发建设南方蒙古族特色小镇及特色民居等项目,村民们利用老房子开起了奶茶店、餐饮店、小酒吧等特色店铺,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我们坚持全村布局、逐一设计、联合推进的原则,以蒙古族民族特色为主,结合传统村落保护、新农村建设等工作,打造出喀卓百花巷、特色美食广场、小吃街等多个特色项目,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和村民致富。”王树芬表示,然而,当前下村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文化旅游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旅游商品和特色餐饮尚未形成品牌,解决吃住行游娱购等问题尚需时日。
为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在多方论证的基础上,下村加强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通过整合项目和资金,建设了历史文化展馆。同时,通过提炼传统民间艺术文化,以蒙古族传统的那达慕、鲁班节等重要节日为契机,开展乡村节庆旅游,进一步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今年5月举办的甜瓜节和鲁班节都很热闹,来了很多游客。下一步,我们还将结合本地特色,加快特色小吃一条街及白沙凹新村美食广场建设,发展集啤酒餐饮、蒙古族烤肉、篝火晚会、蒙古族舞蹈于一体的夜间经济。”王树芬说。
做强特色产业
下村引导村民大力发展大棚甜瓜种植产业。
走进下村一组的甜瓜大棚,一个个青白相间、圆润饱满的甜瓜垂挂在瓜秧上,香气馥郁,长势喜人,村民王文团正忙着打理枝叶。他高兴地告诉记者:“我家今年种了2亩甜瓜,我和老伴两个人在打理,一年可以复种3次,一年大概有5万元左右的收入,还是比较可观的。”
在产业发展上,下村依托兴蒙乡高原蒙古族特色人文资源和生态资源优势,通过三产带动一产发展,在抓好烤烟生产的同时,引导广大村民发展甜瓜、葡萄、羊肚菌等特色种植,不断推动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据悉,今年下村甜瓜种植面积达600亩(含复种面积),烤烟种植面积达200亩,葡萄种植面积28亩。
“兴蒙乡种植甜瓜历史悠久,个大质优,味道纯正,以脆、香、甜出名,深受消费者青睐。”王树芬告诉记者,村里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昼夜温差大,种植甜瓜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多年来,下村立足土地资源优势,巧做特色产业文章,引进甜瓜新品种,引导村民大力发展大棚甜瓜种植产业,增加村民收入,甜瓜种植人数由2013年的200多户发展到现在的400多户,每年销售额可达4000多万元,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好路子。(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曾梦琪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