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从大理白族照壁“清白传家”的故事讲起。
据《后汉书·杨震传》记载,杨震从荆州刺史调任东莱太守,路经学生王密治下的昌邑县。王密深夜求见,备上十斤黄金送给杨震,并劝说:“收了吧,夜里无人知道。”杨震拒道:“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无人知道呢?”后来,杨震转调涿郡太守,有人劝他买些产业留给子孙,杨震说:“我要使后世人称我家为‘清白吏的子孙’,把这个美誉留给后人,不是更丰厚的产业吗?”
清白做人,干净做事,自古以来,便是老百姓对官员的期许。
干部职工同上一堂反腐倡廉课 云报资料图
6月30日召开的全省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工作会议强调,省委大力倡导和树立“十种鲜明导向”,最后一个鲜明导向是“要干事更要干净,始终不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恪守清正廉洁的底线,弘扬清廉之风,养成俭朴之风,涵养良好家风,永葆共产党人本色”。
一
1945年7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以“让人民来监督政府”回答黄炎培关于如何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疑问,这就是著名的“窑洞对”。77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
历经百年沧桑,勇于自我革命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活力的密码。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各级领导干部要继承发扬伟大自我革命精神,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坚持“干净是最起码的底线,干事是最根本的职责”,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
2007年1月24日,《之江新语》栏目刊登了习近平同志的文章《要“干事”,更要“干净”》。文中这样写道:领导干部手中握着权力,权力用得好可以用来干大事,为人民谋利; 用得不好就会被污水沾染,有时不知不觉之中就会陷入了“温水效应”之中。
镇康:33份廉政教育“套餐”送履新干部 通讯员 董文静 摄
干净和干事,本就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为官者两袖清风所为何事?就是为了一身正气地为人民干实事、谋利益。不干净,党纪国法不能容忍;不干事,不但辜负党组织的重托,有且有负人民群众信任。
在现实中,“干事而不干净”和“干净而不干事”其实是“乌鸦一般黑”,危害一样大。企业“火烧眉毛的事”被拖延,马上就会损失“真金白银”;普通群众的诉求迟迟得不到回复,就有可能耽误看病、上学、就业等急事大事……这种不干事的干部,既耽误了人民群众的事,又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
尤其值得警惕的是,当下不少“不干事者”,不但不以无所作为为耻,反而动辄以“干净”自夸。殊不知,同一个地方、同样的山水,干净且干事者为官一任,就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干净而不干事者主政几年,则往往山河依旧。等到任期满了,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却留下群众继续受苦受穷。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妇联在开展“树清廉家风 创清廉家庭 促清廉社风”活动中培树清廉家庭典型,弘扬清廉文明家风。 云报资料图
二
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
《元史》中记载了理学家许衡“梨虽无主,我心有主”的典故:在兵荒马乱之时,许衡面对无主人管护的梨树,仍能时刻守住内心,不跟随路人摘梨解渴。这个故事对党员、干部来说,最直观的启示就是要正心明道、怀德自重,时刻守住内心,廉洁自律,永远不给自己“第一次”破防的机会,更不能侥幸找“下不为例”的理由,才能防止从心里破防开始走向堕落,时刻守住拒腐防变防线。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纵观古今,无论何时何地,廉洁自律、以身作则是当好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条件。
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从嘉兴南湖畔的中共一大,到描绘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蓝图的党的二十大,之所以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果,离不开党“敢于刀刃向内,敢于刮骨疗伤,敢于壮士断腕,防止祸起萧墙”的自我革命精神。
方寸之间学党史 坚定理想强信念 云南日报 杨峥 摄
“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一床被子盖了10多年”的焦裕禄;“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杨善洲;“在我这儿没有金钱能打通的关节,只有公正的法律”一年工作长达4600个小时的任长霞;“用生命托起大山的希望,省吃俭用资助学生”的张桂梅……这些群众喜爱的好党员、好干部,无不是严以律己、廉洁奉公的典型。反观那些违法乱纪的干部,缺的就是廉洁自律的修为和定力,无一不是从心里破防开始走向堕落的。
主题教育把“廉洁奉公树立新风”作为五个具体目标之一。廉洁奉公树立新风,必须抓住“关键少数”以上率下,不断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把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学正风,就是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好作风好形象,以更加优良的作风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通过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以自我革命精神着力解决工作作风、廉洁自律方面的问题,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自觉当好良好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的引领者、营造者、维护者。以忠诚干净担当的实际行动奋勇争先、建功立业,必能不断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华章。
云报资料图
三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
党员干部既要能干事,又要干净。这就如同“1”和“0”的数理逻辑,包含着深刻的启示:守住了“干净廉洁”这个“1”,“干事成果”这个后面的“0”才有意义。
2023年,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我省推进“3815”战略发展目标的第一年。事业之成败,关键还在于人,打造风清气正、奋发进取的政治生态尤为重要。
近年来,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亮眼成绩,背后是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在保驾护航。事实证明,政治生态清明,就会弊绝风清、心齐气顺,干事创业创造才有良好环境。随着政治生态由“乱”转“治”、由“浊”变“清”、发生重构性深刻变化,云南被带坏的党风政风逐步修复,改革发展的障碍、阻力被清除,正风肃纪反腐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日益凸显,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云南新实践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优良环境。
昆明严家地社区:廉洁文化宣讲润人心 云南日报 胡妤雅 摄
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党员干部要时刻把法律的戒尺、纪律的戒尺、制度的戒尺、规矩的戒尺、道德的戒尺牢记于心,把宪法精神、公权属性、公私界限牢记于心,做到心有所戒、行有所止,守住底线、不越红线、不碰高压线。
换言之,既要扎实做好应该做的,又要坚决拒绝做不应该做的,坚持干净担当“两条腿”走路,这样才能行稳致远,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
5月18日,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集中学习。省委书记王宁主持学习时强调,要结合开展主题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教育引导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党章党规党纪意识,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推动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作风保障。
当前,我省正推进主题教育继续走深走实。省委树立和倡导“十种鲜明导向”,落脚点同样在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上,在营造优良的党风政风上,在塑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事创业氛围中,在奋勇争先、建功立业的发展前景中。
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面向全省党员干部,省委树立和倡导“十种鲜明导向”,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对标对表、自勉自省,在我省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努力展现新作为。
策划:谢炜
撰文:张明磊 陈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