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杭州满城桂香引客来。
对于参加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的运动员来说,这一缕桂香,不仅沁润鼻尖,留香心间,还将以独特方式,镌刻于亚残历史上——
7月14日,在富阳水上运动中心举行的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倒计时100天主题活动上,杭州亚残运会奖牌正式发布。奖牌取名为“桂子”,源自描写杭州的名句“山寺月中寻桂子”,寓含江南意境和浪漫色彩。
“桂子”由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副教授周波博士带领设计团队,在和杭州亚残组委充分沟通基础上,历时两年反复修改论证后创作完成。这块结合了良渚玉璧与杭州市花的奖牌,将为运动员送上怎样的美好祝福?
杭州市花和良渚玉璧
缘何会双双登上亚残运奖牌?
见到“桂子”的第一眼,便会被它漫天飘洒的桂花图形所吸引。
奖牌将良渚玉璧和杭州市花——桂花融为一体,以苍璧礼天,黄琮礼地,传递亚洲价值文化的多元和融合,以桂花的浓郁气质,表达办赛城市的热烈期盼,以“桂子”寓意运动员向往美好、积极进取的精神追求。
奖牌正面由桂花与杭州亚残运会会徽组合而成;背面采用了良渚神人兽面纹样装饰,以亚残奥委会标志为中心环绕盲文,具有很高的辨识度,其中盲文的释义为: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金牌(银牌、铜牌)。
为什么选择这两个意象?
周波介绍,良渚文化距今有约5000多年历史,是杭州极具代表性的世界文化遗产。玉璧是我国古代最隆重的礼器,象征着美好意愿和高贵品质,有“珠联璧合”之意,代表了中华文明的和合与共、和谐共生、团结合作的人文精神,也寓意着团圆美好,象征着亚洲命运共同体、亚洲多元文化的融汇交流。
“桂子即桂花,素有金桂银桂之分,暗合金牌银牌。”周波说,桂花是杭州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市花,契合了亚残运会举办时杭州丹桂飘香;与此同时,在杭州亚残运会火炬“桂冠”上,也采用了桂花元素,这是对亚运美学的延续。
“在丹桂飘香的金秋十月,我们相聚在杭州,整个城市都因它的绽放而香气扑鼻。我觉得桂花是最好的意象表达。”在他看来,漫天飞舞、灵动飞逸的桂花飘洒在亚残运会会徽周围,每一粒洒落的桂子就好比残疾运动员奋勇向前,挑战自我而获得的一枚枚奖牌,也代表运动员乐观向上、积极进取、挑战自我、自强不息、绽放生命的运动精神,体现了“心相约、梦闪耀”的亚残口号。
从枝头到奖牌
设计团队一直在做减法
“桂子”上的桂花,并非从枝头“摘”到奖牌上这么轻而易举。
“桂花一般给人感觉都是静态的,是长在枝头的,但是我们从古诗中读到的桂花往往都是动态的,比如‘落’‘飘’‘下’这些词语,说明在古人的诗词意境中,桂花是突破了常规意象的,这给了我们设计团队很大的启发。”周波说。
翻开设计团队的手稿,可以见到,在最初设计时,奖牌上的规划是“静态”的,簇拥在一起,经过了数个版本的修改后,渐渐开始采用飘洒造景,犹如一捧清新怡人的花束从枝头洒下,大小不一,自然掉落。
周波说,围绕核心元素修改的设计稿就有二十多稿。其中,对桂花的大小疏密、浮动高低进行了多轮的设计研究。并且也进行了奖牌的模拟打印,经过了不同高度的调试,最终确定了现在大家看到的“桂子”图形。
“桂花的朝向和高度,我们都是拍过很多照片,和现实中的桂花进行一一比对的。艺术源于生活,我们尽量从现实中来,而不是完全靠臆想,在此基础上再融入美学、美感于其中。”周波说。
回顾近三年的设计历程,周波和设计团队就像是在做“减法”。
“一开始想赋予奖牌的内容特别多,除了桂花之外,还想嵌入玉琮、蝴蝶等意象,以及在奖牌内置入桂花香气,后来因为各种原因都逐一取消了,最终倾向于简洁明快的叙事元素。”正是一稿又一稿的“自我扬弃”和“断舍离”,造就了“桂子”主题鲜明突出、气质简约大气的奖牌形象。
从“湖山”到“桂子”
奖牌美学,如何一脉相承
距离杭州亚残运会还有100天,奖牌“桂子”已在紧锣密鼓制作中。
奖牌将采用模具制作、坯饼制作、压印成型等制作工艺。绶带将以织锦提花工艺,辅以环保印花技术,进行双面手工缝合。
这其中,我们见到了和杭州亚运会奖牌“湖山”一脉相承的亚运美学。
例如,“桂子”的绶带上,同样采用了桥型束扣,分为上下两半,上方是磨砂金属,下方是镜面金属,寓意一半为桥一半为倒影,彰显了水乡、桥乡的江南特色。束扣的联接方式采用弹扣轴的生耳结构,将绶带固定在奖牌内部,设计成藏入式结构,让整个外观更加简洁大气。
绶带本身采用真丝面料制成,为了体现亚运绶带的与众不同,绶带制造厂商专门研发了全新提花面料“亚运锦”,使用100%6A级桑蚕丝原料,并采用织锦提花工艺和环保印花技术,双面手工精密缝合而成。
“能参与到亚残运的重要项目中,为杭州作出贡献,我们非常自豪。希望运动员获得奖牌挂在胸前时,能从奖牌和绶带的形象上感知到杭州的地域文化特色,体会到每一朵桂花光芒闪耀蕴含着的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体育精神。”周波说。
监制 谢晔 策划 张彧 记者 张梦月 沈听雨 张峰 视频/摄影 周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