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通海骨伤医院院长李家贵,德艺双馨、医术高超,特别是其家族的拥军情怀,在当地被广为传颂;他继承祖辈之志,五十余载坚持为驻地官兵免费治疗,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最美医生”;他开办骨伤科医院,数十年如一日竭力为患者解除病痛。
多年来,李家贵先后获得“玉溪新乡贤”“云南好人”“中国好人”“云南省爱国拥军模范”等荣誉称号。2023年6月获评云南省“最美拥军人物”。
真情服务 一片丹心续传承
李家贵出身于骨伤中医世家,祖辈就有无偿医治为国受伤兵员的光荣传统。
1949年5月,通海县四街镇者湾村小尖山上发生了一场激烈战斗,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31团1营战士十余人受伤,李家贵祖父李增先和叔祖父李应先积极抢救伤员。
受伤战士李义和回忆,当时,他负伤躺在丛林之中,被村民苏大忠发现并送至安全之处,当地有名的中医师李增先、李应先为其治伤,李增先的妻子挤出奶汁托人送去哺喂。待到李义和能自己进食时,乡亲们为他送饭、送水、送药,李义和幸运得救。31团1营成功突围后,部分战士泅渡杞麓湖寻找部队,上岸后被李增先发现,在乡长肖祖德的帮助下,得以饱食穿暖、医伤治病。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感谢李家在解放战争中所作出的贡献,带了重金和锦幛前来致谢,李增先谢绝了钱财,仅留下那面写着“义重术精”的锦幛。
从祖辈救治解放军伤员,到传承医技并创办通海骨伤医院以来的数十年间,李家贵满怀对军人的深情厚谊,在点点滴滴中践行着李家先辈的拥军光荣传统。为搭建军人和退役军人高水平健康服务平台,李家贵成立通海县骨伤医院军人特诊中心,为军人群体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传递拥军优属正能量。军人特诊中心为军人和退役军人打造了环境优美的VIP就医空间,设置暖心驿站,由副高以上专家名医坐诊,军人和退役军人患者享有优先就诊、专人接待、市内专车接送住院出院等医疗服务,全方位覆盖就诊、住院、健康管理等方面。
真心拥军 一片“兵”心在玉壶
先辈仁厚的拥军情怀深深地感染了李家贵,他继承家学中医渊源后不断潜心钻研,在祖传技艺基础上实现了中医与西医的结合,开设了骨关节创伤、骨髓炎、软组织损伤、皮瓣移植等治疗业务。同时,李家贵致富不忘国防建设,更将李家先辈的拥军光荣传统继承并发扬光大。
驻通海某部近年来贴近实战练兵强度大,险重科目增多,官兵训练受伤的情况时有发生,通海骨伤医院成为官兵看病的不二选择。
2014年,驻通海某部战士胡根盛在训练中不慎摔倒,造成右侧股骨颈骨折,身心饱受煎熬。李家贵得知情况后,一方面为胡根盛治疗,另一方面用医学知识化解他的担心和疑虑,并定期安排他做核磁共振观察骨头生长情况,经过三个月的精心呵护,胡根盛的伤情有所好转,转入部队卫生队继续观察,胡根盛治疗期间产生的2万余元医疗费全部减免。战士罗云飞在400米障碍训练时,不慎从水平梯上滑下,导致腰椎压缩性骨折,虽然经过团卫生队精心治疗,但收效甚微。李家贵得知后,带着医生和祖传药方上门为其诊治,最终伤病痊愈继续参加各项军事训练……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一批批的官兵来了又走,走了又来,唯一不变的是李家贵五十余年如一日的大爱拥军情怀。
驻通海某部赠送李家贵一块宽1米有余的玉屏,玉屏赫然写着“仁医厚德称妙手 鱼水深情记良医”,就是表达对李家贵如玉般的品质和无瑕的拥军情的感谢。
年近九旬的志愿军退役老兵旃应昌,1951年当兵,1957年后在家务农,长期患有腰椎痛和膝关节炎等疾病,找李家贵医治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他说:“李家贵帮我看了四五十年的病,对我和家人都很关心,对我们的诊疗也很有耐心,还减免我的医药费,我妻子在门诊看病、住院也是免费。”
作为通海县文联名誉主席的李家贵,每年的八一建军节、春节前夕,都要积极组织县文联各协会前往部队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进军营活动;每年教师节,李家贵都要出资慰问教师,为数十名贫困大学生捐款,让他们完成学业……截至目前,李家贵已为社会公益事业捐资超过260万元。(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陆合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