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社会
  3. 正文

我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忙“充电”

编者按:与学校思政教育、大学生今后职业发展规划深度融合,推动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紧密联动,吸引师生共同参与,这是暑期举办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初心和使命。如何把活动办成学生有收获、学校有成绩、社会有认同的实践育人大课堂?近日,记者跟随各实践团队走访研学点、实习基地,聆听大学生、辅导老师、家长的心声,进一步了解我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情况。     

近期,各地高校先后开启暑期模式,外地高校学生、返乡学生等群体纷纷参加学术交流、志愿服务、技能研习等实践活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热潮不断掀起。   

为学习“续航”

“社会实践是高等院校实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弥补学校教育不足,是丰富和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是促进青年学生把理论和实践进行结合的重要课堂,能让学生们全面成长、成才。”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媛媛认为。

7月15日至17日,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师生一行,到玉溪开展艺术实践与社会调研活动。该校音乐教育与创作团队围绕“踔厉奋进新时代 红色基因耀青春”主题,在3天的时间里,结合团队专业优势,将教学技能带到玉溪市青少年宫、玉溪聂耳小学,与师生们展开教学研讨。

另外,该团队还前往聂耳故居接受党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深入江川区对当地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情况进行采访与调研。在此过程中,团队深刻领略了暑期到云南、到玉溪的快乐。

有了诸如首都师范大学这样一批批高校大学生的参与,我市各地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断丰富,不少大学纷纷组织志愿团队到我市开展活动。

7月20日,在玉溪站职工之家,玉溪站工作人员王双龙通过讲述玉溪铁路发展史、播放自制微电影《追寻星火》及音乐短片《领航》,全方位展示铁路人的生活。这是云南师范大学华文学院青年先锋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一项内容。

来自河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玉溪籍学生踊跃报名参与,活动也吸引了不少曲靖、腾冲籍大学生参与其中。多所大学的学生在“红色+研学”志愿服务、社区服务、公益课堂等5个板块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玉溪变迁、开阔视野、增长才干。

想要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的云南农业大学学生杨思雅、在活动中喜欢上幼儿教育的云南师范大学学生普思绮等人向记者介绍,为期10天的活动是一个公益课堂,既有交流、总结,又有问题更正,让他们在活动中提升了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等。

“青年学生深入一线发挥所长,积极利用暑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社会中与群众打成一片、扭到一起,产生了社会责任感,凝聚了青春力量,锻造和锤炼了意志品质,获得了真知灼见,实现了学习‘续航’。”李媛媛说。

为梦想“充电”

“大学生没有假期作业,他们具备了时间管理能力和规划未来的能力,不少人利用假期去实习。”“实习是大学生提前进入职场、感受工作氛围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既能获得职场经验,又能为梦想‘充电’。”“我的孩子实习时,在交通管理部门参与处理了多起交通事故,现在骑电动车都规规矩矩地把头盔戴好,这比我们在他耳边强调很多遍效果好。”在孩子实习后,不少大学生家长向记者讲述了他们的看法。

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专业大二学生李沐娱曾利用假期到与专业对口的律师事务所实习,今年暑期,她选择到玉溪市中级人民法院整理案件卷宗、做询问笔录等工作。在实习中,李沐娱认清了她需要努力的方向,她认为法官怎么判案、一个案件的争议焦点是什么等问题,是需要看很多案例后才能进行分析、思考的。“实践和理论差异很大,课本上的知识根本不够用。”李沐娱说,她希望通过暑期实习,进一步了解法院的具体工作,再结合她在律所的实习经验,进行职业规划。

中山大学国际政治专业的吴昊在这个假期到媒体进行实习,实习期间,他负责稿件的编辑、校对等工作,在此过程中,他认识到了文化传播的重要性以及媒体的功能与作用。

作为大学生实习基地,市关工委、团市委、红塔区融媒体中心等单位,为中南大学数字出版专业的相盈帆、北京师范大学地理专业的叶秋雨等大学生提供了实践平台。

记者从红塔区大营街街道了解到,今年暑期有来自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师范大学等学校的10余名在校大学生到街道参加社会实践。街道将他们分配到赵桅社区、师旗社区一线岗位,让他们从事理论宣讲、培训活动、企业调研等工作,全面了解大营街街道各社区在乡村振兴中的新作为。

大营街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负责人刘晨成介绍,每年到街道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不少,这是他们勇敢试错、亲身实践的一个经历,能让他们明确未来规划,努力向梦想靠近。 (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沈杰   实习生  普星雨  文/图)   

编辑:陶晓兰   审核:攸莉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