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7届中国—南亚博览会释放出会期招商引资项目信息,160余个全省重点招商项目将进行全方位展示推介。其中,以绿色能源与绿色先进制造业、绿色铝谷、光伏之都等为代表的绿色产业项目,成为我省吸引外来投资的重点方向,招商引资“绿色名片”竞争力十足。
近年来,我省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加快推进绿色产业发展,加速绿色制造体系培育,打造绿色发展新引擎。
产业体系绿色化发展呈现新格局
金沙江畔,绿能涌动。随着总装机世界第二、单机规模100万千瓦全球最大的白鹤滩水电站全部投产,金沙江下游水电基地全面建成,“国之重器”效应巨大。
牢牢把握发展机遇,我省持续巩固绿色能源第一支柱产业地位。全国排前10位的水电站中,云南占据7座。新能源开发提速换挡,全省电力装机突破1.1亿千瓦,绿色能源装机占比达86.7%,绿色能源年发电量占总发电量90%,居全国首位、世界前列。绿色资源优势这一突出特点,成为我省产业体系绿色化发展的根基。
楚雄国家农业科技园种苗繁育中心 本报记者 周灿 摄
绿色能源描绘我省绿色产业发展“大写意”,绿色制造业为产业结构调整精雕“工笔画”。在绿色版图上接续布局,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催生出我省产业发展的另一增长曲线。
隆基、通威、晶澳等龙头企业齐聚我省,已建成工业硅产能115万吨、多晶硅5.2万吨、单晶硅棒103吉瓦、单晶硅片99吉瓦、电池片5吉瓦、光伏组件5吉瓦、光伏发电装机7吉瓦,产业链上下游协调发展格局逐步形成。2022年,全省绿色硅完成产值1073亿元,同比增长130.9%,成长为新的千亿级产业。
山东创新、江苏凯隆、浙江今飞、广东兴发等绿色铝中下游加工项目陆续落地,砚山绿色铝创新产业园、泸西绿色低碳产业园集群建设提速。2022年,全省绿色铝产业实现产值857亿元,成为我省工业投资和增加值新的重要增长极。
云南杉杉锂电项目从洽谈到落地仅用时90天、云南玉溪坤天锂电池项目从开工到投产仅用时108天、云南裕能项目建设周期115天实现投产……1年多来,新能源电池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产业规模迅速倍增,产值达319亿元,同比增长406.5%。
今年上半年,全省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0.5%,占全部投资比重达48.5%,扭转了我省长期以来依靠房地产、基础设施拉动投资的局面,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大力推进产业强省建设,深入实施产业强省三年行动计划,超前谋划和打造重点标志性产业链,我省将绿色发展一以贯之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产业体系呈现出带有绿色属性的新格局。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绿色竞争力
近年来,云南祥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磷化工产业绿色发展成效凸显。作为我省大型磷复肥企业,祥丰集团以生产高、中浓度磷复肥为主,目前已拥有年产284.5万吨化肥、36.7万吨化工产品的生产能力。但是年生产约300万吨的磷石膏成了制约公司发展的瓶颈。
“为此,我们专门成立了云南祥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聚焦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开发、循环再生产品,打造磷石膏整体利用平台,推动磷化工产业绿色发展。”公司负责人介绍,通过技术革新,现已实现利用磷石膏替代建筑原料,有效避免石灰石开采对森林植被等生态环境的破坏,并有效节约能源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真正变废为宝。
本版插画图表由 本报美编张维麟 赵行伟 绘
生产方式绿色化是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抓手。以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为要求,《云南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云南省工业绿色发展“十四五”规划》等一系列政策,为全面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集群,深入推进全省工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指导。提升能效水平,支持企业开展绿色设计,我省持续推进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实施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建设绿色工厂,建设绿色低碳园区、零碳园区。
在被称为花园式现代化工厂的蒙自矿冶有限责任公司冶炼分公司,绿化率占厂区总面积达30%以上,工厂满目皆绿。这家被列入国家级绿色工厂的公司,集科研、资源勘查、采矿、选矿、冶炼、贸易全产业链于一体。多年来,蒙自矿冶聚焦绿色先进工艺技术,坚持自主技术优化创新,不断增强绿色化水平。
“在日常的生产中,公司投入建设了余热资源综合利用系统实现减碳增值,并规划实施清洁能源天然气替代煤制气实现节能减排。”公司负责人说,在产品的生产链条中,还通过尾矿资源的再利用,真正实现工厂循环、绿色发展,增强绿色竞争力。
如今,产业体系绿色化发展成为我省经济结构转型调整的核心轴线,绿色产业集群蓬勃发展,逐步构建起一条价值链趋向高端、产品链趋向终端、全产业链优化升级的绿色链条,全省产业绿色发展底色更加鲜明,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本报记者 王丹
延伸报道
荒山变果园
盛夏时节,永仁县永定镇云龙村山头上连片的芒果树长势喜人,这是永仁县重点打造的晚熟芒果综合产业园——哲林芒果基地。“很难想象这里曾是一片荒山吧。如今,4万亩的芒果树不仅使荒山重披绿装,还成为了当地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永仁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
大力发展芒果产业,有效解决了周边群众就业、增收等问题。目前,470余人在哲林实业有限公司稳定就业,1000余人季节性务工,公司年均支付群众工资2558万元。公司租赁周边3个村委会12个村民小组2.8万亩土地,年均支付租金1200余万元。2022年,芒果初挂果2万亩,产量达1.6万吨、产值8000万元。
荒山变青山,给当地群众带来了一座“金山”。
永仁县根据县域荒山面积大的实际情况,积极引进龙头企业,以“三大行动”为抓手打好消灭荒山攻坚战,走出了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县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500万元的农业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大力发展芒果、油橄榄、蚕桑等重点产业,提质增效早熟板栗、核桃等传统产业,着力发展水果产业,已初步形成了春有樱桃、沃柑,夏有葡萄、小枣,秋有石榴、芒果,冬有草莓、柑橘的格局。
维的乡大保关村委会落水洞村引进种植樱桃后,村民彭福寿家的生活彻底变了:“以前种一撇坡、收一箩箩,一年到头只有几千块;现在种植樱桃、桃子,每年收入30多万元。”彭福寿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落水洞樱桃个大、味甜、色泽艳丽,先后获得“云南省著名商标”称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如今,维的乡种植樱桃1.1万亩,年产量3000多吨,产值4000多万元。借助樱桃带来的人气,该乡还开起14家农家乐,推动乡村旅游、观光采摘、休闲体验等业态快速发展。
目前,永仁县共有53.6万亩林果,13个种植(养殖)基地被认定为“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8个品牌入围“云南省绿色食品牌”品牌目录,成功创建省级农产品安全县。本报记者 王淑娟
“土特产”出山
来自成都的刘逸是资深咖啡爱好者。今年暑假,她带着全家来云南体验了一次普洱咖啡之旅。沿着思茅区南岛河村茶山前行,惬意的小凹子咖啡庄园就隐藏在山谷。刘逸来到咖啡冲泡体验区,和庄园负责人廖秀桂一起探讨手冲咖啡。“只用支付40元就能品尝9种咖啡、参观咖啡种植园、学习咖啡制作工艺。体验感很好的同时,再次感叹云南出产的咖啡品质上乘。”刘逸说。
正值暑假,云南旅游也迎来了一波高峰期。观美景、赏云花、喝云茶、品云咖、吃云果……已成为打卡云南的消费新时尚。这背后是我省充分发挥高原特色农业优势,持续推进特色农业强省建设,打造“绿色云品”的坚定步伐。
如今,“绿色云品”已成为一个金字招牌,“绿色云品·产地云南”认同度、美誉度不断提升,这得益于我省狠抓生产方式转变、抓绿色有机认证、抓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突破绿色有机发展。
蓝莓作为浆果之王,在中国大面积种植的时间不长,但云南出产的蓝莓已经在市场上占有了一席之地。遍布全省大部地区的佳沃蓝莓基地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气温、湿度、光照和水肥情况随时都可通过智能大屏监测。从栽培、管护到采摘、分级,再到预冷、质检、包装、冷链运输,一条现代化产业链已经形成。从早期的土壤栽培到现在的水肥一体基质栽培、从小规模种植到现在动辄上千亩,伴随着品种的不断迭代,云南的蓝莓产业已经进入了绿色化、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农业3.0阶段。
近年来,我省紧紧围绕绿色高效、做优一产,加工增值、做强二产,融合发展、做强三产,实施倍增计划、育强主体,注重科技创新、促进动能转换,扩大开放合作、增强发展活力6个方面,全力推动良田沃土工程、绿色发展引领工程、设施农业提升工程等16项重点工程落地见效。按照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思路,聚焦粮食、茶叶、花卉、蔬菜(含食用菌)、水果、坚果、咖啡、中药材、牛羊、生猪、乡村旅游、烟草、蔗糖、天然橡胶14个重点产业,从抓产品到抓产业、从抓生产到抓链条、从抓环节到抓体系转变,推动重点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坚持绿色有机引领,我省绿色食品有效获证产品数已升至全国第7位,有机农产品有效认证数升至第2位,绿色有机已成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新趋势。本报记者 王淑娟
低碳游云南
夏日暖阳,一袭凉风,一阵花香。丽江松赞林卡酒店的下午茶时光,客人免费品尝着颇具当地特色的美食小点,在窗边、露台慢享在云南的旅程。作为云南综合型文化旅游企业,松赞文旅集团独特的选址、精致的酒店、舒适的旅行产品,成为推动云南旅游转型升级的一支生力军。
旅游是云南最具优势的资源,低碳旅游顺应了时代需求,也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云南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强调,发展低碳旅游,提出系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举措,涌现出松赞旅行、秘境·半山酒店、抚仙湖高原帆船基地等一批优秀品牌和项目。
在西双版纳野象谷景区,游客们络绎不绝。2021年,野生亚洲象“短鼻家族”的北上南归旅行,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传播到世界。
生态立州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长期坚守的理念,为发挥生态资源富集的最大优势,西双版纳持续推进雨林保护、雨林修复、雨林回归、林城融合、环境治理,全力打造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和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坚持生态优先,在努力把滇池沿岸建设成为“两山”理念的实践基地、公园城市建设的示范标杆、世界一流的生态旅游目的地,着力构建环滇池文化美学空间系统性框架体系,持续擦亮度假区环境优美的“绿色名片”;大理白族自治州坚持走以绿色为底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按照打造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的国际旅游名城、世界级文旅产业发展目标和“云南只有一个景区,这个景区叫云南”的全域旅游理念,不断推进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
《云南低碳旅游与全价值链可持续发展行动白皮书》指出,云南将聚焦把低碳行动作为旅游高质量转型的抓手,发挥政府协同统筹引导作用,构建低碳可持续旅游评价认证体系、公众价值引导、打造低碳朋友圈等五个方面推进低碳旅游,助力中国旅游实现更高质量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本报记者 杨抒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