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近年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把节能降碳作为坚持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先后开展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提升、城镇绿色节能改造、交通物流节能减排等节能减排十大重点工程,加快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努力实现“到2025年,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以上”目标。
做强能源 夯实发展“压舱石”
能源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战场。丰富的绿色能源资源、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为我省绿色低碳发展打开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省大力推进金沙江、澜沧江两大水电基地建设,全面提速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开发,加快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全面实施煤电节能降碳改造,加快构建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消费绿色低碳高效变革,以更低、更高效能源资源消耗支撑更高质量经济社会发展。
截至2022年,我省电力装机突破1.1亿千瓦,绿色能源装机占比超过86%,绿色发电量占比近90%,清洁能源交易电量占比约97%,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超42%……绿色能源作为第一支柱产业的地位持续巩固凸显,绿色能源领先优势不断扩大,供给质量显著提升,能源消费格局持续改善,为降低产品碳排放、参与国际竞争赢得了更大的机遇。
依托可再生能源富集、资源环境可承载空间相对充足的优势,我省持续深化绿色能源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打造绿色低碳制造业集群,中国绿色铝谷、光伏之都正在崛起。绿色铝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每年可减少碳排放近1亿吨。
低碳生活、智能驾驶 本报记者 杨峥 摄
产业转型 提升经济“含绿量”
聚焦产业强省建设,我省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工业、农业、服务业全链条各环节,以节能、减排、增效为目标,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标准创新,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培育壮大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工业是我省产生碳排放的最大领域。云南着力开展钢铁、化工等传统产业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加快绿色能源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不断提升能效水平。工业新动能加速培育壮大,绿色铝谷建设稳步推进,铝加工龙头企业加速落地集聚,光伏制造全产业链基本形成,新能源电池产业迅速壮大,带动电子信息制造业等加快增长。
统筹抓好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加大节能监察力度,深挖节能降碳潜力,一大批工业企业实现生产过程清洁化、能源资源循环利用,有力推动产品、工厂增绿。全省能耗强度、碳排放强度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2年大幅下降。
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绿色底色越发鲜明。“一县一业”示范县、农业产业集群和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花卉、茶叶、咖啡、果蔬量效齐增。全省有机产品有效证书超过2400张、位列全国第一;低碳产品认证证书累计91张、位列全国第二。服务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受到游客青睐,创建多家绿色商场引领绿色消费。
锚定不断提升资源效率的目标,循环经济发展可圈可点。以昆明市和曲靖市国家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牟定县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等为抓手,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曲靖市、普洱市、易门县和祥云县4个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及大理市资源循环利用基地顺利通过省级验收,景谷林产工业园区被列为全国绿色产业示范基地。
“丰富的清洁能源和自然资源是碳资产价值所在,发展低碳铝、有机硅等低碳工业产品潜力巨大,可通过平台和标准的建立,有效降低工业能源消耗,将生态资源变现为经济价值,提升云南制造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云南省碳资产交易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
不断降低的能耗强度、持续向好的生态环境、更加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正在巩固提升我省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为今后碳汇资源价值转化打下坚实基础。本报记者 段晓瑞
延伸报道
追风逐日 新能源基地建设酣
一块块光伏板、一个个大风车镶嵌在青山绿水间,工人铆足干劲,奋战在施工一线,“大抓项目、大干快干”的火热气息扑面而来。
本版插画图表由本报美编 张维麟 赵行伟 绘
锚定全年新开工新能源1500万千瓦、投产并网新能源项目装机1500万千瓦的目标任务,全省政企合力攻坚、源网协同作战,助力云南绿色能源版图再扩围,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
今年上半年,全省新增新能源并网装机达711.65万千瓦,是去年全年新增新能源装机的4.8倍,累计达2070万千瓦;7月投产并网225万千瓦,单月投产装机规模创历史新高……新能源蓬勃发展的态势,彰显了我省加快新能源开发、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决心和步伐。
摸清光伏资源家底,形成“一张图”“一个库”,进行全生命周期动态管理;严格落实全容量并网与年度建设方案、能效管理规模双挂钩机制;我省相关部门与云南电网组建新能源项目精准规划专班,梳理出第一批新能源项目建设清单,畅通项目规划及审批环节,推动新能源开发建设机制更完善、谋划更精准、落地更高效。
能源部门下沉一线、大抓调研,针对梳理发现的堵点、难点形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措施清单,压实州(市)、企业主体责任,点对点解决“卡脖子”问题,推动更多项目由施工图变成实物量。
今年4月和7月,我省先后出台光伏和风电上网电价政策,明确7月31日以前,全容量投产并网的光伏项目上网电价执行燃煤发电基准价。抢抓政策机遇,能源企业成为项目建设主力军,以更大的积极性和紧迫感冲锋在前,全力以赴投入新能源项目建设。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打响了新能源建设“百日攻坚战”,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业务组压茬推进,以扎实有效的举措快速推进各项工作,17个光伏发电项目7月底实现投产并网。坚持“周调度、日督办”,强化项目管理和施工组织,国家电投云南国际光伏发电项目稳步推进,项目全容量投产后,将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乡村振兴和“双碳”目标作出贡献。
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从简化流程、优化工期、保障资源、加强协同等方面着手,规划、建设、生产、调度紧密配合,并主动靠前服务,开辟新能源并网“一站式”线上办理通道,并网手续办理平均用时缩减64%。同时,开辟绿色通道服务接网及配套工程建设,工程建设周期较常规电网工程压缩近30%,为新建新能源高效可靠并网发电提供了有力支撑。本报记者 段晓瑞
林业碳汇 加快生态价值变现
蓊郁的森林覆盖,让云南成为潜力巨大的超级碳库。云南活立木蓄积量、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森林覆盖率分别居全国第一、二、三、四位。早在2010年7月,云南就成为国家第一批5省8市低碳试点省市之一;2012年,云南突破林业碳汇“零交易”;2022年11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公布2022年度林业碳汇试点市(县),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入选……
在林业碳汇交易的实践中,云南不断探索前行。
2004年,云南省开始探索林草碳汇项目开发工作。
2005年4月,“腾冲CDM小型再造林景观恢复项目”启动实施,这是全球第一个小型再造林项目,也是全球第一个获得FCCB金牌认证的项目。2012年,该项目以每吨10美元的价格,成功在美国碳汇市场出售5万吨二氧化碳减排量,收入约50万美元。
COP15第一阶段会议期间,昆明市开展林业碳汇宣传工作并实施碳中和计划,在东川区开展碳中和林建设。
2022年10月28日,中国农业银行宁洱支行向普洱科茂林业开发有限公司发放贷款1200万元,这笔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质押贷款仅用20天,成为全国落地速度最快的同类贷款之一。
云南还相继引进3M公司、华特迪士尼公司、蚂蚁金服公司、腾讯基金会等企业,结合国家造林补贴项目,先后在腾冲市、凤庆县、镇康县、建水县、香格里拉市、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云龙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等地区,以定购的方式实施了6个林业碳汇自愿减排项目,总投资3700万元,共实施造林面积52550亩、森林经营面积45624亩,测算项目计入期可产生约119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减排量,约有6万林农从中受益。
和全国一样,林业碳汇在云南部分地区已产生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记者从省碳达峰碳中和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下一步,我省将加快开展森林、草原、农田等生态系统碳汇资源本底调查、碳储量评估、潜力分析,着力打造全省碳资源池,研究具有云南特色的碳资产价值实现机制,建设全省碳资源大数据管理平台,进一步加强以林业碳汇为代表的碳资产开发管理,推动全省碳资产统一核算、确权、开发、收储、流转、交易和管理,并将碳资产价值反哺到林业建设、可再生能源开发、招商引资工作上。本报记者 段毅
绿色金融 助力绿美云南建设
近日,由中国建设银行牵头承销、中国农业银行联席承销的“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第十三期绿色中期票据(可持续挂钩/乡村振兴)”成功发行,实现了全国首笔“绿色债券+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挂钩”的“三贴标”普通中期票据的圆满落地。
该期20亿元“三贴标”普通中期票据募投项目包括糯扎渡水电站、小湾水电站等8个水电站;募集资金对应的募投项目二氧化碳减排量为每年48.92万吨,每年节约标准煤28.98万吨,每年减排二氧化硫97.09吨,氮氧化物减排量为每年146.11吨。
近年来,我省以增加绿色金融有效供给为主线,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支持绿色产业,重点支持了一批农村清洁能源、绿色农业、生态旅游、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等项目,经济和生态效益明显。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要求,金融机构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农业银行云南省分行致力打造“绿色金融示范行”名片,构建了涵盖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碳金融等多层级、立体化业务体系。2021年以来,累计支持曲靖、玉溪、大理、红河、丽江、楚雄等州(市)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项目共计40个,金额达187亿元,有力支撑了当地清洁能源发电项目建设。
当前,我省正不断加大绿色经济转型支持力度。截至今年6月末,全省绿色贷款余额5777.76亿元,同比增长28.08%,比年初增加701.31亿元,同比增加194.87亿元。其中,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贷款增长12.01%、节能环保产业贷款增长32.92%、生态环境产业贷款增长32.99%、清洁能源产业贷款增长53.67%。
下一步,我省金融机构将继续加大绿色金融创新力度,把新金融行动与绿色金融创新、乡村振兴创新相结合,为更多的企业提供高效、多元的绿色金融产品供给体系,全力助推实现“双碳”目标。本报记者 杨抒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