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
6月28日表决通过决定
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
今年的活动主题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设立全国生态日将更好地唤起
我们建设美丽中国的成就感、自豪感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
良好的生态
是云南宝贵的财富和突出的优势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
对云南提出了
“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战略定位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云南
要求云南努力在建设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上
不断取得新进展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积极探索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效转化路径
自2017年以来
生态环境部先后命名六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其中,云南7个地方先后被命名
它们是↓↓↓
腾冲市、红河州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区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
丽江市华坪县、楚雄州大姚县
文山州西畴县
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
各地是如何
守护“绿水青山” ,增值“绿水青山”
腾冲市(第二批)
云南腾冲的美,是一种不加修饰的生态之美,这种美得益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得益于一代又一代腾冲人的守护。
航拍银杏村 刘正凡 摄
近年来,保山市腾冲市全心全力守护绿水青山,推动生态腾冲、美丽腾冲建设。全面实施森林资源增量、森林资源保育、林业产业增效、生态湿地修复、古树名木保护等工程;开展河流水域生态保护和修复,实施河道清淤,打造“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美丽河流景象。
腾冲北海湿地 刘正凡 摄
与此同时,还精准探索一条高效之路,发展产业让生态变红利。打造了茶叶等一批绿色食品,培植了三七鹿茸酒等一批药酒、药膳保健产品,研发了茶油等一批以植物为主的保健品,建设了一批具有世界水准的康体养生圣地……抢抓机遇,深挖富集的生态健康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腾冲市坚定打造“世界健康生活目的地”,构建旅游名城产品体系,构建文化名城产品体系,构建大健康产品体系,构建健康运动产品体系。
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区(第二批)
1300多年来,哈尼族创造了“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田有多高”的奇迹。2013年6月,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哈尼梯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一个以民族名称命名的世界遗产。
哈尼梯田 王建中 摄
哈尼族根据长期生产生活实践,探索出了独特的土地利用方式,形成了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农业生态系统,推广“一水三用、一田多收、粮渔共作、强农富民”的“稻鱼鸭”种养模式。
阿者科村 龙俊 摄
阿者科,海拔1800多米,是哈尼族梯田世遗区内5个申遗重点村落之一。2018年1月,元阳县委县政府邀请保继刚团队为元阳哈尼梯田旅游发展作战略规划,编制了“阿者科计划”。这个计划实行的是一种被称为“内源式村集体企业主导”的旅游开发模式:对村寨进行整体改造并统一向游客收取费用,收入归全体村民所有。计划实施后,村民的收入增加,绿水青山生真金,千年家园换新颜。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第三批)
一批批行走在山间的生态护林员,他们是贡山的“守护者”,他们是青山绿水间的靓丽风景线。近年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推进生态保护与脱贫帮扶有机结合,寻找到生态保护与脱贫致富的平衡点,既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工作就有稳定收入,又能很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清澈见底的独龙江 和庆强 摄
2005年,依托资源优势,贡山县普拉底乡争取到“兴边富民”项目,省民委投资100万元在这里开始大面积种植草果。变化的开端,就从这一颗颗生长于山林间的鲜红草果开始,通过多年的种植,贡山全县草果种植面积达34.74万亩,产量达6109吨,村民收入十分可观。
草果丰收 杨建伟 摄
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和经济发展后劲,贫困群众在生态保护中得到更多实惠,贡山人正以自己的方式,实践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华坪县(第四批)
青山巍峨,碧波荡漾,金沙江北,一排排错落有致的芒果树披上了绿衣。曾经,这里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如今,这里是全国最大的优质芒果种植基地之一,这里是丽江市华坪县。
芒果产业 丽江市委宣传部供图
近年来,华坪县坚持化解产能过剩与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引导煤矿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和有序关闭退出,通过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实施林业生态扶贫、开展河流水域治理、利用区位气候资源优势研究复合种植、建设光伏提水灌溉项目等生态修复措施,沿江石漠化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芒果挂满枝头 王钢 摄
在此过程中,华坪县利用干热河谷气候光照充足、雨热同期的特点,大力发展以芒果为主导产业的高原特色农业,重点抓芒果精深加工和芒果品牌打造等系列措施,华坪芒果产业的绿色动能开始得到释放。从“煤城”到“芒城”,华坪县不断探索矿业转型、矿山转绿、矿企转行、矿工转岗的“四转”模式,走出了一由“黑”转“绿”、由“绿”转“金”的生态富民路。
大姚县(第四批)
巍巍百草岭层峦叠翠,滚滚金沙江碧波荡漾,三潭瀑布飞流直下,千里彝山绿意盎然。坐落在楚雄彝族自治州西北部的大姚县是“中国核桃之乡”,中国首批森林康养基地,一城山水半城翠,城乡面貌渐焕新生。
大姚东塔湖
种好一棵树,涵养绿水青山增效益。大姚县大力推进以核桃为主的林业产业发展,辐射带动花椒、芒果等林产业的种植。目前,全县核桃种植面积达164.3万亩,产量3.99万吨,产值8.1亿元,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位居全省前列。通过科学规划、依法治绿、增容扩绿、做美做精、打造提升城市品牌,形成“城在景中、景在城中、产城景一体”的和谐共生之态。
优质核桃
壮大一个产业,提升绿色动能促发展。丰富的风电资源是大姚县独有的资源,山区海拔2000m~2800m,年平均风速3.5m/s,誉称楚雄州的“风城”。2020年,全县完成绿色能源增加值8.15亿元,实现税收7419.23万元。大姚县域经济实现由“黑”到“绿”的华丽转身。
西畴县(第五批)
99.9%的面积是山区,75.4%的土地石漠化,人均耕地不足0.78亩……上世纪80年代,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曾被国外专家认为“基本丧失人类生活条件”。1985年,西畴县提出“用30年时间绿化西畴大地”。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昔日石山逐渐变成今朝绿海。
以前石漠化严重的西畴县三光片区 陈明凯 摄
几十年来,西畴人不悲观、不埋怨、不放弃,用热血汗水与石漠抗争,挺起脊梁向贫困宣战。探索出了“山顶戴帽子、山腰系带子、山脚搭台子、平地铺毯子、入户建池子、村庄移位子”的“六子登科”石漠化综合治理方式,走出了一条石漠化治理绿色发展之路。
西畴国家石漠公园 熊平祥 摄
新时代10年,西畴全县人工造林及退耕还林30万亩,封山育林23万亩,林地面积达151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4.83%,治理岩溶面积423.32平方公里,石漠化面积247.06平方公里,实现了从石漠遍布到喀斯特绿洲的美丽蝶变。
景东彝族自治县(第六批)
这里山水相依、气候宜人,一年四季花开如海。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内拥有无量山、哀牢山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漫湾、大朝山两个百万千瓦级大型水电站,是地球同纬度带上生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综合体。
无量山
近年来,景东县走绿色路、打生态牌、做绿色发展文章。助推茶叶、核桃、蚕桑等传统农业,野生菌、灵芝等特色产业,形成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的转化典型模式。景东亚热带植物园建设从无到有,历经多年磨砺,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建设领域迈上更高水平。积极推广“黄草岭”生态经济模式,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的20余个村共同发展生态经济。
无量瀑布
在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景东县是全国首个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牌的“中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项目TEEB示范县”。此外,其创立的黄草岭村田园经济体模式,作为典型案例入选《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宣传片《共同的家园》向全世界宣传。
近年来
云南全省上下牢记嘱托
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
突出位置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以更高标准
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
创造高品质生活
聚焦重点领域全力攻坚治污,集中力量打好10个标志性战役;
动真碰硬开展“湖泊革命”,科学划定九大高原湖泊“两线”,严格“三区”管控,从严修订保护条例,生态保护核心区面积达到之前一级保护区的2.8倍;
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深入实施赤水河流域(云南段)保护治理和高质量发展“双十”工程,流域水质稳定在Ⅱ类以上,实现了“一江清水出云南”;
持续推进“森林云南”建设,森林面积、覆盖率、蓄积量均居全国前列;
扎实开展“绿美云南”行动、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成一批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美丽县城、美丽乡村,城乡环境焕然一新。
党中央有部署
云南见行动
全面推进绿美云南建设
推动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
云南将重点抓好4件事
要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要加快绿色低碳发展
要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
要抓实抓细绿美行动
洱海 杨继培 摄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皑皑冰川与参天雨林屏息聆听
天然温泉与梯田云海共赴美好
无垠的绿海随山风律动
大象躺卧在密林里酣然入睡
青山绵绵,水光潋滟
鱼翔浅底,鸟鸣枝头
……
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良田沃土
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生态画卷
已经在云岭大地铺开
策划:罗蓉婵 姬祥虎 杨之辉
支持单位:腾冲市委宣传部、元阳县委宣传部、贡山县委宣传部、华坪县委宣传部、大姚县委宣传部、西畴县委宣传部、景东县委宣传部
联动媒体:腾冲市融媒体中心、元阳县融媒体中心、贡山县融媒体中心、华坪县融媒体中心、大姚县融媒体中心、西畴县融媒体中心、景东县融媒体中心
部分资料来源:生态环境部网站、新华社、云南日报、云南发布、普洱日报
海报:潘思颖
编辑:代娇阳 段杉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