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民族中学新校园。
四十年,披荆斩棘,砥砺奋进;四十年,风华正茂,桃李芬芳。四十年的探索追寻,玉溪市民族中学踔厉奋发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奋楫笃行办好人民满意学校。
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
嶍峨山下,练水之滨。1983年秋,为了适应全省“四化”建设需要,玉溪市民族中学初创于峨山县城东郊小龙潭村,一幢四层砖房和一块半个篮球场大的空地就是学校的初始模样。
四十年春华秋实,玉溪市民族中学毕业了318个教学班,毕业生2万余人,培养了无数优秀学子和行业精英,他们以优异的成绩将“厚德笃学、敏行致知”的校训书写于祖国的广袤大地。
学校于1994年评定为省二级一等高中学校,1997年评定为省一级三等高中学校,2020年晋升为云南省一级二等高中。作为玉溪唯一一所省定民族高中,学校也是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单位、玉溪市教育体育系统先进集体、玉溪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基地、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创建单位。同时,学校先后荣获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云南省篮球特色学校、云南省绿色学校、玉溪市四星级园林单位、玉溪市“美丽100校园”行动计划美丽校园、省级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这一项项荣誉,无不彰显着一代代民中人踔厉奋发、苦干实干的精神品质和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教育情怀。玉溪市民族中学党委书记张延强总结梳理了四十年的建校办学历程,并把它划分为五个阶段:筚路蓝缕,偏居一隅,兴学办校打基础;建章立制,从严管理,稳中有升练内功;从严治校,强化管理,深化改革求发展;德育为首,狠抓质量,优化提质快发展;质量稳校,特色强校,内涵品牌化发展。
四十年来,玉溪市民族中学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办好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学校认真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实施党建引领全面发展工程,形成了‘五抓五融’的党建引领高中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总体思路。即,抓思想建设,把党建工作融入到落实立德树人当中;抓规范管理,把党建工作融入到提升办学质量当中;抓载体创新,把党建工作融入到打造特色教育当中;抓示范引领,把党建工作融入到加强队伍建设当中;抓文化建设,把党建工作融入到促进内涵发展当中,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深度融合,形成了‘党建+德育+红色文化’的育人氛围。”张延强说。
四十年来,通过不断创新发展,玉溪市民族中学形成了鲜明的民族教育特色、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特色、“低进高出”的高效办学特色、卓有成效的养成教育特色、充满生机的绿色生态学校五大办学特色。目前,学校共有3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975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比达37%;有教职工178人、专任教师152人、正高级教师5人、高级教师77人。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曾任玉溪市民族中学副校长的矣向阳在校庆四十周年征文中提到,玉溪市民族中学的创办得其时、合地利、靠人和,正是一代代民中人的团结奋斗、开拓创新,才实现了薪火相传、桃李芬芳。
2019年,从云南师范大学毕业的师园晗毅然选择回到母校担任体育教师,2021年起,他开始担任玉溪市民族中学团委书记,在做好体育教学的同时,负责全校12个学生社团的管理工作。今年2月,在他的训练和指导下,由玉溪市民族中学组建的玉溪代表队在云南省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中夺得团体、单打、双打3项第一,包揽男子组全部冠军,3名学生全部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从民中的学生到民中的教师,我将接过教学接力棒,继承和发扬民中的优良传统,为学校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师园晗说。
五育并举 特色育人
建校办学四十年,玉溪市民族中学继承了“管理严格、管理高效”的优良传统,开创了富有自身特色的“五育并举、特色育人”德育之路。
“我们希望通过‘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管理育人、家校协同育人’五育并举,激发学生内驱力,提升德育管理质效。”玉溪市民族中学德育主任李秋月告诉记者。学校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的教学内容之中,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同时,充分发挥班会课的德育主阵地作用,在高中三年分别以养成教育、感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为德育教育目标。创建正规的校刊《树人》,让学生了解学校发展动态之时,刊登学生和教师的优秀作品和个人先进事迹,发挥了良好的宣传教育作用。
学校结合传统节日、纪念日等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力求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学生。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将能利用的土地开发为菜地,分班、划片进行蔬菜种植和管理,通过实践教育活动,让学生亲近自然、贴近生活。
学校还积极推进治理现代化,先后制定《班级管理工作常规制度》《学生健康管理制度》等15项管理规定,明确管理责任,提升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机制,统筹家长委员会、家长工作坊、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等各种家校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和反馈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认真听取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建议,真正实现家校共育。
在玉溪市民族中学,模拟联合国社、篮球社、辩论社、艺音社、山月诗社等12个学生社团是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娱、体育等社团活动,全面展现学生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2021年,玉溪市民族中学师生到苏州参加中国日报社21世纪全国模拟联合国大会。图片由玉溪市民族中学提供
经过层层选拔,模拟联合国社的同学们穿上西装,摇身一变成为“领导人”,连续五年走出云南,参加中国日报社21世纪全国模拟联合国大会,并获得“最佳代表”“最佳公文写作”等荣誉。通过一次次的活动,感受责任与担当,感受大爱与悲悯,也坚定了奋发向上的信心与决心。
“模拟联合国社让我开阔了眼界,变得更加自信,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外交官。感谢我的母校让我的人生有了新的选择和可能。”毕业于玉溪市民族中学的杨景天回忆说,2019年7月正在读高二的他前往杭州参加了首届中国日报社21世纪全国模拟联合国大会,并作为瑞典代表就环境保护等国际问题,同来自其他学校的代表用英文进行了激烈的辩论与磋商。4天的活动让他的英文写作与表达能力有了明显提升,也让他对外交官这一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20年他如愿考上了外交学院。
成立于2022年3月的瓦吉瓦合唱团是玉溪市民族中学的“明星”社团,2023年2月被玉溪市委宣传部、玉溪市教育体育局授予“玉溪聂耳青少年合唱团”荣誉称号,2023年5月荣获玉溪市“聂耳杯”中小学合唱比赛一等奖。据合唱团的指导教师朱家润介绍,合唱团以促进学生“阳光、自信、乐观、优雅、进步”为宗旨,主要专注于流行合唱及古典合唱领域,目前有团员60余名。“很高兴能加入瓦吉瓦合唱团,这是我人生中难得的生命体验,合唱比赛教会了我更加乐观、积极面对生活。”高三(10)班的学生吴湘昱说。
全员育人 教学相长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改进教风、学风,提升教育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自2015年起,玉溪市民族中学开始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在保持现行班级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由全体任课教师担任导师,每名导师负责指导6至8名学生,并根据学生的个性成长需求,开展包括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和成长向导的导学活动。
为使育人导学有过程、见实效,学校要求导师和学生分别填写《导师工作手册》和《受导学生手册》,老师按时收阅《受导学生手册》,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并给予针对性指导,导师工作情况量化结果纳入教师履职考核。通过全员育人导师制,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帮助广大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
李春晓是玉溪市民族中学的语文老师、德育副主任。作为导师,她需要每月与负责指导的学生交心、谈心,及时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学习状况、思想状况,并给予疏导与指引。在她看来,寄宿制封闭式管理的模式导致学生留校时间长、学习压力大,很需要老师的温暖陪伴和全方位引导。通过导学活动,学生拥有了更加积极阳光的心态,能够正确对待成长中的烦恼、挫折,老师也学会了换位思考,能正确看待个性学生,实现了从学业教师到成长导师的转变。
为响应国家教育扶贫的号召,2017年以来,学校一共招收来自迪庆藏区的少数民族学生81名。同时,每年还降分录取玉溪世居的人口较少民族学生15名。为了让这些基础相对薄弱学生能尽快跟上学习进度,学校制定相关方案,安排指导教师利用周末时间给他们补课,巩固学习效果,提高学习质量,目前,毕业的76名迪庆籍学生已全部考上大学。“我爱民中,它承载着很多美好的回忆,更让离家的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2020年以656分的优异成绩毕业的迪庆籍学生海茂祯说。
教师素质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玉溪市民族中学选优配强中层干部队伍,并按照“四有”好老师标准,大力加强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和教育教学管理团队建设。学校现有省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32人,省市优秀教师10余人。建有省级名师工作坊2个、市级名师工作室4个,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及成员共19人,承担各级课题共40余个。学校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通过师徒结对、校本教研、课题研究、外出培训、专家到校讲座等方式,提升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在玉溪市民族中学从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工作25年的林虹是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教学名师,省、市两级高中思政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自2022年10月成立以来,云南省基础教育领域省级教学名师林虹思政工作室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讲座、示范课、评课、送教等活动63次,全市近150名思政课教师受益。目前,我校也有8名教师加入了省、市两级高中思政名师工作室,希望今后能和更多老师一起以研促训,共同成长。”林虹说。
希冀期盼 扬帆奋进
玉溪市民族中学新校园绿意盎然。
今年8月13日,玉溪市民族中学从峨山县小龙潭村搬迁至玉溪市中心城区办学,实现了几代民中人的夙愿。这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发展大会精神,进一步优化玉溪中心城区教育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益,提升高中教育质量,推动玉溪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决策。
学生们正在参加军训,“三年三训”是玉溪市民族中学的传统。
8月24日,玉溪市民族中学搬迁的第11天,各项工作正按既定的教学计划稳步推进。操场上,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1900余名学生正在军训。“三年三训”这是学校多年来形成的传统,旨在培养学生朴实笃行、吃苦耐劳的精神,孕育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搬到玉溪中心城区后,生活便利了,教育教学设施更完备了,学习氛围也更浓了。”高三(4)班学生王子璨说。
“感谢市委、市政府对民中的关切重视,搬到城区办学,这是一件大好事、大喜事,也是民中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和新起点,是我们发展史上的重要节点。”玉溪市民族中学校长杨春楠认为,搬迁改变了过去办学区位不佳、生源不优、交通不便、家长接送困难、信息闭塞、资源短缺、交流面狭窄、现代气息薄弱、教师兼顾工作生活困难等现状,让孩子们的发展有了更加广阔开放的空间,能享受更多的教育资源、公共资源服务,也有利于突破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推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但是,搬迁并不意味着教学质量会自然提升,生源质量会自动改善,学校将抓实精细化管理,把握新高考改革的机遇,瞄准一级一等高中的奋斗目标,自我加压,长远规划,力争在“十四五”期间使办学规模扩大到3000人,一本率向50%至60%迈进,600分以上人数逐年提升。
“十四五”期间是学校全面深化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贯彻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关键时期。新校址、新面貌、新起点、新征程,玉溪市民族中学已做好进京赶考的准备。“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优化配置教育资源的科学决策,总结40年办学经验,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努力把玉溪市民族中学办成教育理念先进、学习课程优化、教育管理高效、内涵建设丰硕、教学质量优良、校园环境优美、办学特色鲜明的省、市品牌高中,为实现现代化高质量示范性民族高中的发展目标而团结奋斗。”张延强表示。(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文雯/文 沈阳/图)
玉溪市民族中学大事记
1981年10月25日 玉溪地区行政公署发文《关于筹建玉溪地区民族中学的报告》。
1983年9月5日 举行玉溪地区民族中学首次开学典礼大会。
1994年3月 玉溪地区民族中学被评定为云南省二级一等高中学校。
1994年5月21日 云南省财政厅、省招委联合发文《云教招考字(1994)第005号》,同意在玉溪地区民中举办“高等师范院校预备班”试点。
1997年9月 玉溪地区民族中学晋升为一级三等高中学校。
1998年6月28日 玉溪撤地设市,“玉溪地区民族中学”更名为“玉溪市民族中学”。
1999年12月16日 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到学校采访。
2000年2月15日 学校行政级别由副县级升格为正县级。
2000年5月27日、30日 中国教育电视台先后两次到学校采访。
2003年9月3日 教育部陈小娅副部长一行在省、市领导陪同下到校视察指导工作。
2008年9月 玉溪市民族中学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得到提高,再创佳绩。经云南省教育厅综合考核,玉溪市民中位跃居全省高中第14位。
2015年11月12日 云南省级绿色学校实地考核验收。
2020年9月21日 玉溪市民族中学晋升云南省一级二等高中并授牌。
2021年1月16日 学校第五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玉溪市民族中学十四五发展规划》。
2022年5月12日 玉溪市民族中学与峨山县集团化办学挂牌仪式举行。
2023年7月30日 市委书记王力,市委副书记、市长江华带队到学校调研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情况,并在学校召开优化调整市内教育资源调研座谈会。
2023年8月25日 玉溪市民族中学在新校址举行军训汇报表演暨开学典礼。
2023年8月26日 玉溪市民族中学原校区移交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使用。
2023年9月5日 玉溪市民族中学召开整体搬迁暨建校40周年庆典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