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热点
  3. 正文

在这片土地上,他们交出了这样的“答卷”

今天(10月16日)

是第42个世界粮食日

今年粮食日的主题为

水是生命之源,水是粮食之本

不让任何人掉队

丰收的喜悦拍摄于2022年10月31日 胡涛 摄.jpeg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资料图

一米一饭

关乎着国家的安危、人民的幸福

我国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粮食产量多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两大口粮品种自主率100%

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

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昭通这个地方千亩稻田喜获丰收,风景美如画.jpg

7丰收农田 (46).JPG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资料图

中国

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

养育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

粮食连丰、美食自由背后

有一群人

为实现这样的壮举立下了汗马功劳

↓↓↓

01

他毕生的梦想

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习近平说,“袁隆平同志是一个楷模”

图源:新华社

当风吹过稻田

当满园都是稻花香

当碗里有热腾腾的米饭

当山河无恙、饥荒远离

我们总是会想起他

想起这个让全中国人民

能够吃饱饭、吃好饭的人

袁隆平(新华社发)

图源:新华社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几十年间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

接连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

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

2019年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颁奖会后第二天

袁隆平匆匆赶回湖南后的第一件事

还是下田去看他的水稻

袁隆平(新华社发)

图源:新华社

从1976年到1987年

中国杂交水稻累计增产1亿吨以上

每年增产的稻谷可养活6000多万人

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个

在生产上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

袁隆平

图源:新华网

袁隆平对很多人讲过他的两个梦

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

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

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他毕生的梦想

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微信图片_20231013114734.gif

如今

袁爷爷的梦想

正在慢慢成为现实

亩产1186公斤!距离袁爷爷1200公斤目标又近了一步

9月13日,在云南红河州蒙自市草坝镇富民村的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百亩示范基地。经专家测产验收,平均亩产1186.00公斤,是蒙自示范基地历年来的最高产量,也是目前为止全国最接近袁隆平院士提出的“单季稻亩产1200公斤”攻关目标的基地。


02

“真正为我打分的,是农民”

微信图片_20231013120706.jpg

图源:农民日报

小麦是我国三大主粮之一

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

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他把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

育成了“小偃”系列高产、抗病、优质小麦品种

被称为“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

微信图片_20231013121038.jpg

自然条件下小麦感染条锈菌。图源:新华网

1956年

小麦条锈病疯狂蔓延

粮食产量大幅度降低

李振声团队计划通过基因转移的方法

将牧草中的抗病性能转嫁给小麦

因为是远缘,所以难度非常大

育成“小偃6号”,他们花了24年

微信图片_20231013121640.jpg

图源:新华网

小麦产量大大提高

农民们欢欣鼓舞

农田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要吃面,种小偃”

李振声却说

“真正为我打分的是农民

我最开心的事是看到农民丰收时的高兴劲儿“


03

一粒种子 播撒一生

640.jpg

图源:新华网

头戴草帽、脚蹬胶鞋、身着工装

高产玉米试验田里的李登海

怎么看都像一个地道的庄稼人

就是这样一位农民出身的科学家

连续45年探索玉米高产攻关研究

一次次刷新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

为我国粮食高产稳产作出巨大贡献

微信图片_20231013130228.jpg

年轻时的李登海在工作中(图源:胶东在线)

1972年

一则美国农民华莱士创造春玉米亩产2500斤的消息

让李登海在心里暗暗较上了劲儿

“美国农民能做到的,

我们中国农民也一定能做到。”

后来的8年里

他先后选取了

国内100多个优良杂交品种反复试验

终于找到了我国夏玉米高产的育种方向“紧凑型玉米”

微信图片_20231013130233.jpg

李登海种子(图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在北方

玉米一年只能种一季

李登海毅然决定离开家乡

到海南岛搞加代繁育

连续30多个春节

他都在海南育种基地里度过

微信图片_20231013130243.jpg

图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为了培育出更好的种子

他每天要站立8个小时以上

临近玉米丰收的时候

他索性吃住在田间地

微信图片_20231013130240.jpg

图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从故乡到他乡

从少年到白头

李登海一生坚持

将家国情怀浓缩在小小的种子当中

“我们找到了中国玉米发展的方向,特别有自豪感!”

安宁青龙街道罗鸣村两亩稻田养出300多公斤生态鱼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资料图

近年来

云南推进农业农村绿色高质量发展

让绿色成为云岭大地的鲜亮底色

生态成为和美乡村的动人神韵

一代代农人接续努力

同样写下了一个个精彩的乡土故事

↓↓↓

01

田里直播卖土豆的“农民院士”

朱有勇(图源:人民日报.jpg

图源:人民日报

2015年,年逾六旬的朱有勇自告奋勇,来到云南省澜沧县蒿枝坝村,带领当地民众摆脱贫困。

脱下西装、扛起锄头,朱有勇与老百姓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把实验室搬到了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教农民种土豆,这一干就是七年。

微信图片_20231013134104.gif

图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老百姓的土豆丰收了,朱有勇又身先士卒,只要有机会,就不遗余力地“吆喝”起来。2018年3月,全国两会的代表通道里,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朱有勇把老乡种出来的土豆,吆喝到了人民大会堂,向全国的媒体展示。

微信图片_20231013134857.gif

在党的二十大代表通道上,这个“农民院士”又带来一个好消息。他和团队成功研发了水稻旱地种植新技术,实现了“水稻上山”。

微信图片_20231013134120.gif

“我的终极梦想就是让老百姓们更好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在接受采访时,朱有勇如此阐释自己的梦想。在他看来,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宗旨就是解决农民的问题。农民需要什么,就要研究什么让千家万户的农民富起来就是我们的初心。”

朱有勇院士线上直播1.png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资料图


02

为玉米装上“中国芯”的育种专家

640.png

图源:新华每日电讯

1987年,中央邀请作出重大贡献的部分科学家到北戴河休假,首开休假制度先河。今年,来自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的首席专家、研究员番兴明也受邀赴北戴河休假。

这位长期奋战在边疆农业生产一线的科研工作者,为了育好种,他每年有200多天在地里科研攻关;他走遍大半个中国,为玉米装上“中国芯”,打破国外高价也不愿卖种子的困境;他的足迹走过多个国家,他和团队累计向国内外发放玉米种质14000多份次……

640 (1).png

图源:新华每日电讯

至今,番兴明团队累计选育出60余个玉米品种,推广优质玉米超1.4亿亩,新增产值超过170亿元,为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种表现更优异的中国“玉米塔”发挥重大贡献。

640 (2).png

图源:新华每日电讯

如今,番兴明仍在追着太阳奔跑,行进在科研的路上。“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种业的作用太重要了。我和我的团队将聚焦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核心技术,为粮食安全问题提供中国方案。”

……

“一边当农民、一边搞科研”

是许多育种人的生活写照

在云岭大地上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值得庆幸的是

现在还涌现出很多“青”字辈的新农人

他们在脚踏实地的耕耘中

在科技创新的赛道上

用青春力量让梦想照进现实

640 (3).png

图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因一条宣传学校的视频

云南农业大学学生丁习功备受关注

很多人通过丁同学的视频

了解真实“学农人”的日常

他说孵化“新农人”

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希望能给他们做一些科普

教传统农户更加科学高效的管理方式

另外,我还想教农户

怎么用一部手机做电商

推动当地农村电商的发展”

640.gif

图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在丁同学的视频中

另一位同学也引起了网友的注意

他叫高先龙 

是农学专业的学生 

微信图片_20231015163309.png

图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目前,高同学成为一名助农主播

为当地咖农促进创收

他希望未来能助力其他农特产业出圈

“希望通过学习农业知识

在乡村振兴道路上

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乡土中国 古生情怀 把论文写在苍洱大地上——中国农业大学大理科技小院师生助力乡村振兴大型摄影展》配图用影像书写田园牧歌!开屏新闻记者带你“云赏”2023大理国际影会亮点展区2.jpg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资料图

2022年

由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和大理州人民政府

三方共建的古生村科技小院正式揭牌

《乡土中国 古生情怀 把论文写在苍洱大地上——中国农业大学大理科技小院师生助力乡村振兴大型摄影展》配图用影像书写田园牧歌!开屏新闻记者带你“云赏”2023大理国际影会亮点展区.jpg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资料图

用凝结成的技术和产品

尽可能去解决农业农村中存在的问题

这是中国老一辈农业科学家

以及科技小院师生始终遵循的

科研逻辑和一以贯之的科学追求

他们致力于保护洱海,推进乡村振兴

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

……

丰收的喜悦.jpg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资料图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袁隆平院士的这句话

也如种子般在后来者心中萌芽

在“一粒种子”上下更大功夫、做更大文章

是为了让14亿多中国人吃得更好

把中国饭碗端得更牢

向每一位奋斗的劳动者致敬!


策划 杨和慧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何丹 整理报道

部分内容综合自新华社、人民日报、农民日报、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新闻社等


编辑:陶晓兰   审核:攸莉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