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新平县水塘镇在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的路上,积极探索,全力推动柑橘产业提质增效、群众增收致富。
自2022年4月以来,水塘镇成立了9支柑橘管护队,“手把手”向橘农传授修剪施肥、防虫防病等技术。柑橘管护队成立至今,先后与600多户小散种植户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由柑橘管护队牵头聘请柑橘管护专家到各村(社区)开展培训20次,受益人数650人次;开展“田间课堂”培训40余次,为群众提供“点对点、点对面”的技术服务,受益人数460人次。与此同时,通过公司化运作,实现农资销售保质与价优,并为农户积极拓展销路。
水塘镇整合政府、企业、村组三方资源,坚持市场化运作理念,构建利益联结机制,推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联农带农抱团发展,促进柑橘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此举不仅初步构建起了农科教、产学研联动的柑橘特色产业科技推广应用体系,也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突破发展。
自2022年4月以来,在水塘镇3.17万亩的柑橘地里活跃着9支柑橘管护队,他们走进田间地头,置身林果树下,“面对面、手把手”向橘农传授修剪施肥、防虫防病技术。
新平县水塘镇在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中,整合政府、企业、村组三方资源,坚持市场化运作理念,构建利益联结机制,推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联农带农抱团发展,促进柑橘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突破发展。
找准短板弱项 选准破题切口
近日,记者走进新平县水塘镇旧哈村,连片的柑橘树翠绿如新、果满枝头。经过一年辛勤耕耘,橘农迎来了丰收季。
水塘镇党委委员、副镇长王晶平介绍,截至目前,全镇柑橘种植面积3.17万亩,种植户2922户,产量6.1万吨。其中,50亩以上规模种植大户和企业45户,种植面积1.02万亩,占比32.2%,去年实现产量3万吨,占比49%;50亩以下小散种植户2877户,占比98.4%,种植面积2.15万亩,占比67.8%,产量3.1万吨,占比51%。
对比小散种植户与规模种植大户、企业的产出数据不难看出,小散种植户柑橘种植面积占全镇柑橘种植面积的近三分之二,但产量仅占全镇的一半。这反映出水塘镇柑橘特色产业存在小散种植户与规模种植大户和企业间发展不均衡,产业支撑增收致富和推动乡村振兴作用发挥不充分的问题。
水塘镇旧哈村种植大户胡云祥介绍,家里种了60多亩冰糖橙,去年有17亩挂果,产量60余吨,商品果率达到了70%,但与新平哀牢潘橙果业有限公司这样的龙头企业80%以上的商品果率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同村的李桂秀介绍,家里种了800多棵沃柑,由于管理技术不到位,挂果的400多棵沃柑商品果率只有四成。加上种植面积小、产量少,只能靠代办经纪人联系收购商销售,根本卖不上好价钱。
胡云祥说,由于大多数小散种植户缺乏管理技术,投入也相对不足,导致商品果率只有四到五成,加上品质不一,达不到龙头企业的标准要求,只能通过代办经纪人联系收购商,采取“一棵光”的办法采摘销售,每公斤销售价格比龙头企业要低1元左右。
王晶平认为,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最终目的是联农带农提升产业组织化、设施化、专业化、数字化、品牌化水平,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因此,提升小散种植户生产经营水平是全面推动柑橘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夯实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基础,助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所在。
水塘镇选聘种植能手、种植大户担任柑橘管护队队员。
2022年4月,在新平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水塘镇成立柑橘管护队,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此举是水塘镇以建立和完善柑橘特色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突破口,探索党建引领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构建柑橘产业网络化管理体系,引导群众抱团发展,联农、惠农、助农,推动柑橘特色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创新与实践。
构建利益联结机制 确保队伍长效运作
新平东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植保主任李忠周现在又多了一个新头衔——水塘镇柑橘管护队总队长。他除了打理好公司的农资销售业务,还要带领水塘镇各村(社区)管护队员到田间地头做给橘农看,教会橘农干。
柑橘管护队开展“一对一”帮扶。(图片由水塘镇提供)
李忠周介绍,水塘镇柑橘管护队在全镇9个村(社区)设立了9支分队。分队长由各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担任,228名队员由种植大户、种植能手和“土专家”“乡土秀才”组成。
为确保柑橘管护队高效发挥作用,有效服务橘农,水塘镇研究制定了《水塘镇柑橘管护队管理办法》,明确由一名管护队员就近就便结对帮扶本小组1户至3户缺生产管理技术、缺产品销售渠道的种植户。每月开展不少于2次的助农服务,实行打卡登记制度,考核评价工作绩效。
明确由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每年牵头组织柑橘管护专家开展不少于4次的技能集中培训。各分队每年举办不少于4期的橘农管护技术培训。同时,通过建立管护交流微信群,为橘农及时提供技术服务。
如何确保柑橘管护队长效运作,为水塘镇柑橘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提供长久支撑?王晶平认为,坚持市场化原则,整合资源构建利益联结机制,是持续为其注入内生动力的关键。
为此,水塘镇党委、政府在充分争取农民工技能培训等政策扶持的基础上,积极引导9个村(社区)合资组建的新平玖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围绕全镇农业主导产业发展需求拓展经营业务,与新平东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新平和盛商贸有限公司等农资供应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建立产品共销、培训共担、利益共享等利益联结机制,按合作销售农资进行利润分成,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为柑橘管护队长效运作提供持久保障。
王晶平介绍,水塘镇3.17万亩柑橘,每年需要4000多万元的农资。按每消费100元农资提成1元的合作销售利润分成协议,预计新平玖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每年可获得40万元左右的稳定收益,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也为柑橘管护队运行提供长效的资金保障。同时,农资供应企业通过农资合作销售模式,实现市场拓展,增加销售收入。橘农也由此获得了农资采供优惠,农资质量保障和免费农技服务。市场化利益共同体的建立,形成了社会企业、村办企业、柑橘管护队和橘农多方共赢的局面。
强化联农带农 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今年,在柑橘管护队的帮扶下,李桂秀种植的11亩沃柑长势越来越好。她说:“以前就是吃了技术的亏,不懂技术种不好,现在有管护队员来帮忙,种得越来越好了,希望以后多来指导。”李桂秀的这番话道出了柑橘管护队为水塘镇柑橘特色产业提供社会化服务的成效。
李忠周介绍,自柑橘管护队成立至今,先后与600多户小散种植户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由柑橘管护队牵头聘请柑橘管护专家到各村(社区)开展培训20次,受益人数650人次;柑橘管护队组织开展“田间课堂”培训40余次,为群众提供“点对点、点对面”的技术服务,受益人数460人次。初步构建起了农科教、产学研联动的柑橘特色产业科技推广应用体系。
与此同时,新平东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保质保量供应农资近1200万元,优惠让利近120万元。收购外销柑橘超过3000吨,帮助小散种植户将柑橘打入北京、浙江、上海、广东等一线城市市场。李忠周表示,下一步,企业将把11名技术人员整合到柑橘管护队中,进一步加强农业技术服务,积极拓展市场,增加柑橘收购外销量。
王晶平介绍,下一步,水塘镇将紧扣提升产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依托龙头企业建立水塘镇柑橘培训学校、电商直播带货培训中心和柑橘产销信息服务平台,整合代办经纪人队伍,不断拓展种植户销售渠道;依托柑橘管护队,建立柑橘产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充分发挥联农带农作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围绕种植、管理、加工、营销以及农机作业、种苗供应、统防统治,提供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社会化服务。
俯瞰水塘镇连片发展的柑橘基地。
与此同时,进一步强化党建赋能产业发展,优化调整柑橘网格管理体系,打造“1名网格长+1个服务团队+网格内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以及其他社会力量”的“1+1+N”产业治理格局。建立网格重点人员、重点地块、重点事项“三张清单”,以清单化管理、项目化落实、网格化推进引导群众抱团发展,走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道路,积极探索现代农业新路子,千方百计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水塘示范样板,全力推动柑橘产业提质增效、群众增收致富。(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沈建龙 文/图)
短 评
创新机制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 沉木
去年以来,新平县水塘镇紧盯产业发展短板、找准薄弱环节,以服务好果农为切入口,组建柑橘管护队,推动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联农带农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全面夯实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基础。
目前,水塘镇有柑橘种植户2922户,其中小散种植户2877户,占比98.4%,柑橘种植面积占全镇的近三分之二,但柑橘产量仅占全镇的一半。从水塘镇柑橘发展现状不难看出,水塘镇柑橘产业整体发展不均衡,小散种植户存在种植技术薄弱、产值效益低下的问题,所以服务好“绝大多数”,是推动水塘镇柑橘产业发展的关键。
为此,水塘镇以柑橘管护队为抓手,充分发挥联农带农惠农作用,找准广大果农需求精准发力,在技术、农资、销售等环节为果农提供全产业链服务,以帮扶带动“绝大多数”来助力水塘镇柑橘产业整体向优、向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突破发展。
以柑橘管护队队员为发力点,“点对点”服务果农,有助于制定统一的生产管理标准,促进柑橘品质全面提升;以柑橘管护队为助推器,实施网格化管理,促进果农抱团发展,推动区域化农业基地建设;以柑橘管护队体系为支撑点,逐步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托起了全镇柑橘产业发展的大盘。
柑橘管护队的成立,以小切口破解了大问题,通过一支队伍带活了一个产业,为水塘镇柑橘产业进一步提升规模化、组织化、设施化、品牌化水平,全面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探索出一条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