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热点
  3. 正文

青山之赐:生态观鸟,让偏远小山村变身“中国观鸟圣地”

(视频)

“注意注意,犀鸟回来喂食了。”

只见一只犀鸟扇动着巨大的翅膀飞落回巢,站在树枝上四下张望……在密林间的“鸟塘”里,守候多时的摄影师们兴奋不已。随着阵阵快门声,大家屏住呼吸,用镜头捕捉难得的精彩瞬间。

纷至沓来的观鸟爱好者和摄影师  朱边勇/摄影

犀鸟是德宏州盈江县的旗舰物种,成鸟体长1.2米,翼展1.8米。它们形态奇特,对生态环境质量要求高,栖息在热带森林中。雌雄犀鸟结对后,遵循“一夫一妻”制,形影不离。

“我从湖南过来,没想到来村里第二天就拍到了珍贵的犀鸟画面,太幸运了,这一趟行程值了!”摄影师姜孝清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位于中缅边境的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犀鸟谷每年最好的观鸟季节是10月至次年6月,该时节降水较少,气候比较稳定。

盈江县自然生态环境优良,享有“中国鸟类资源第一县”“活着的鸟类博物馆”等盛誉。盈江县太平镇雪梨村石梯村民小组与缅甸山水相连,是南方古丝绸之路出境的重要通道,因旧时商队为通行在陡峭山崖上开凿阶梯而得名。

俯瞰石梯村

驱车从盈江县城出发,沿崎岖的山路盘旋行驶,到80公里外的石梯村需要两个多小时。石梯村紧邻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洪崩河片区,风景秀丽,该村居住着傈僳族、景颇族。

石梯村村貌

这里的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存完整,是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鸟类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已发现鸟类450多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花冠皱盔犀鸟、世界上最小的猛禽之一红腿小隼、灰孔雀雉等珍稀鸟类均在此有分布。

双角犀鸟、冠斑犀鸟、花冠皱盔犀鸟在这里有着稳定的繁殖记录,因此有“中国犀鸟谷”的美誉。


冠斑犀鸟  何海燕/摄影

近年来,依托丰富的鸟类资源,盈江县采取“政府+协会+合作社”的模式,建设观鸟特色村寨、规范鸟类监测点、规定生态休养期、开展鸟类跨国联合保护、举办“国际观鸟节”,形成“观鸟旅游”大环境。石梯村也从藏在高山深壑间的昔日穷山村,蜕变成充满活力的富裕村寨。

木何门在自家“鸟塘”里给鸟儿投喂面包虫

每天早上8点左右,景颇族小伙木何门,都会准备好面包虫和鸟食出门,前往离家不远处的“鸟塘”喂鸟。当我们走进木何门的“鸟塘”时,正好有一只灰孔雀雉在探头探脑地等待着投喂。

说起自家“鸟塘”里面的各种鸟儿,木何门如数家珍。以前的木何门连鸟的名字都叫不上来,现在的他已经是能一眼认出并喊出鸟名的“鸟导”。

在进入石梯村的道路两旁,每隔一段距离就能看见一个这样的“鸟塘”,每个“鸟塘”至少有一两种特色鸟。木何门的“鸟塘明星”有栗背奇鹛、灰胁噪鹛、小盘尾、小红冠鹎等,在每年3至4月份的观鸟旺季,他的“鸟塘”里能看到40多种鸟类。

在石梯村能看到的鸟类

如此丰富的鸟类资源,对于摄影师们来说,这里便是创作的天堂。

2017年,“观鸟达人”班鼎盈和其他观鸟客成立了盈江县观鸟协会,致力于当地的鸟类保护和观鸟资源的开发。“看鸟还能赚钱?”村民们不相信。面对大家的疑虑,观鸟协会开设“鸟导”培训班,专门教授鸟类知识。

“观鸟达人”班鼎盈

班鼎盈在给游客介绍鸟类
班鼎盈拍摄的犀鸟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理念渐渐在村民们心里扎了根,“以前进山背刀,现在进山当导”“家穷要喂鸟,人穷要读书”等顺口溜在各村寨口口相传。

谈及这些年的变化,石梯村村民小组副组长排麻都激动地介绍道,这几年越来越多的村民吃上了“观鸟饭”,逐渐改变了生活方式,也不再破坏山林,村里的生态慢慢得到了修复,消失已久的花头鹦鹉、红腿小隼等珍稀鸟类也重现踪迹。

排麻都(右一)在和村民徐小龙一家聊天

在当地党委政府和观鸟协会的宣传下,石梯村的名气越来越大,像木何门这样的“鸟导”也越来越多。他们每天行走在边境深山中,与鸟为伴,呼吸着“天然氧吧”清新的空气,守护着绿色家园。村民变身“护鸟人”,当起了“鸟导”,这一做法有效地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可谓一举两得。

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云南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我国西南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如何用好“绿水青山”?

云南的答案是:

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共赢之路。

由云南广播电视台出品

云南广播电视台民族频率和

新媒体中心摄制的

10集系列短视频

“二十大精神进基层(第二季)”

《奋进·新征程》

今天推出第五集《青山之赐》

聚焦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石梯村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范本

德宏州盈江县石梯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段昌群  云南生态文明建设智库 首席专家、教授
“在世界范围当中,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方,也往往是经济社会发育水平比较低的地方,但是盈江中国犀鸟谷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不仅使当地的保护赢得了社会的支持,更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把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国乃至世界生物多样性的宝库有机结合,既是我们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抓手,也是云南如何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一个重要探索。”


出品人:和亚宁

总编辑:孔维华

总编审:李晓风

总监制:李光辉  尹 凡

总制片人:排   华  武志敏  卢  钢  陈  燕

技术监制:何   寰

制片人:盛雪梅  李冬梅

策  划:李建波  尹建梅  吞  腊  孔糯志  岩甩冬

总编导:盛雪梅

编  导:王  磊  李冬梅  董生兰  邵祖兰  沙翁迈 

摄  像:曾钴畅  卢  邦  邱黾勉  盛夏雨

融媒体策划:杨维涵

技术支持:李  珺   胡贵涛

宣  推:田   梅   李响文

制  片:邱黾勉   张雅茹   李辰艳

微信撰稿:李冬梅 

部分资料来源:盈江县融媒体中心、经济日报


编辑:高倩   审核:陶晓兰   终审:蒋跃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