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图片
  3. 正文

郭家宅:庭院深深 岁月留痕

红塔区大营街街道郭井社区有一座老宅,名曰:郭家宅。它建盖时间不长,但其精美的木雕、石刻总让人流连忘返。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让它在周围现代化民居的包围中显得独具特色,成为郭井社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犹如一位文化守护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述说着传承的故事,为这片土地增添了一抹厚重的文化色彩。

老宅的过往云烟

郭井社区位于红塔区大营街街道西北方,原名叫郭家屯,民国时期才更名为郭井。郭井社区《郭氏家谱》记述:“郭氏乃唐郭子仪、明郭英之后裔。明时入滇在其地屯田,并以其姓名村。”故郭井郭氏素有“汾阳门第”之称。

行走于郭井社区纷繁交错的小巷之间,现代化的民居分布在社区各个角落,见证了郭井社区的沧桑巨变。记者脚下踩着被雨水打湿的路面,耳畔不时传来居民的欢声笑语,一种浓郁的生活气息弥漫在空气中。

郭家宅坐落于郭井社区居委会旁,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623平方米,为砖木结构,上下两层,整栋房屋设两道大门,并有两个院落,院落均为走马转阁楼、一进四合院,两道大门的门头由青石砌成,硬山屋顶,是典型的民国年间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该建筑是本土商人郭美忠于民国时期所建,院内雕刻工艺精美别致,对于研究本土民居建筑风格具有重要价值。2018年,郭家宅被玉溪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郭家宅院落均为走马转阁楼、一进四合院。

郭家宅院落均为走马转阁楼、一进四合院。

据了解,郭家宅建于1947年,1950年因历史原因被收归公有。1950年至1956年间,郭家宅成为当时玉溪县党、政、军及贫下中农的培训学校。此后,它又在1957年至1982年间,先后成为郭井卫生室、郭井大队办公地、储备粮仓库、玉溪县委党校。

近年来,当地政府加大了对地方文化的发掘、保护力度,郭家宅于2012年和2018年相继成为红塔区文物保护单位、玉溪市文物保护单位。之后,当地政府又按照文物活化利用的相关要求,对郭家宅进行了修缮,盘活资产资源,推动乡村振兴。

为守护好郭家宅,让郭家宅“活”起来,扩大郭家宅文化影响力,今年12月,当地政府部门以郭家宅为依托打造的乡村博物馆开馆。展馆分为郭家宅玉溪矿业文化展览馆、郭家宅郭井村史馆和郭家宅党员党性体检教育基地三部分,展示了郭井当地的人文风貌。至此,郭家宅完成了从民居到博物馆的蜕变。

郭美忠的发家史

漫步于郭家宅内,仿佛穿越了时空的藩篱,踏入了一段深沉的历史长河。

宅中,精美的木雕石刻如时光的印记,透露着悠远的历史气息。木梯盘旋而上,踏过岁月的台阶,仿佛能听到曾经的脚步声,回荡在宅内静谧空间里。木梯的尽头,木制走廊延伸开来。走廊两旁,木雕斗拱下的花窗格外美丽,在光影交错间勾勒出过去岁月的画卷。走廊尽头木梯蜿蜒而下,仿佛是通向历史秘境的入口,等待着人们揭开它背后的神秘面纱。

关于郭家宅的建造者郭美忠,地方文献中鲜有记载,不过记者从当地人口中获悉了他的简要人生经历:“郭美忠原名郭佑中,在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走过马帮,走迤南经商,贩运烟草。起家后更名为郭美忠,后建盖郭家宅。”虽是简短描述,但足以从中窥见郭美忠其人。

据了解,20世纪在玉溪未通公路之前,玉溪人的运输和通商大多通过马帮进行。在此背景下,红塔区的大营街、研和、北城等地相继出现了自己的马帮,这些马帮将玉溪的土布等特产销往外地的同时,也把茶叶和盐等物品带进红塔区。

当地人郭俊华的祖辈曾走过马帮,聊起郭美忠,他说道:“听老一辈人说,郭美忠曾经跟着别人走过马帮,后期他在积攒了一些实力后也自己走过一段时间。再后来他又到迤南一带经商,之后才建起了现在的郭家宅。我祖辈曾走过马帮,因此郭美忠走马帮的路线、所运输的商品与我祖辈的应该都差不多,就是将玉溪的土布等特产运往外地,再将外地的茶叶和盐等物品驮到玉溪。”

戏曲石雕成精品

走过马帮、经过商的郭美忠见识自然不同于常人。在那个中西文化交融的年代里,郭美忠在建盖自家宅院时将一些外来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以西式门头和中式内院的设计建盖了中西合璧的郭家宅。宅内以精美的传统木雕石刻为装饰,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又展示了西方文化的开放与多元。

如果说中西合璧的建筑样式是郭家宅的特色,那么其中的木雕石刻则是其精髓。

郭家宅内的柱础上刻有精美的石雕。

郭家宅内的柱础上刻有精美的石雕。

玉溪是花灯之乡,也是滇剧传播与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据了解,1947年,郭美忠曾请研和石雕艺人高崇仁等为其住宅雕刻了玉溪花灯、滇剧有关的一批石雕,其中戏曲石雕《空城计》《孔明借箭》均系“三国戏”中的折子戏,图案简单明了,抓住了戏曲人物和景物的特点,让爱好戏曲的人一看便知;《安安送米》是玉溪花灯《三孝记》中的一折,此剧自20世纪30年代兴起后,流传到全省很多地区。这些精美的戏曲石雕不仅是玉溪境内不可多得的石雕艺术精品,更是研究玉溪花灯、滇剧的实物材料。

此外,宅中还有根据戏曲故事雕刻的《小放牛》《李白醉酒》《太公钓鱼》《大舜耕田》等浮雕,它们造型生动,布局匀称,线条流畅,工艺精湛,熠熠生辉。

郭家宅内的木雕所呈现的内容多与人们的生活、习俗有关。1947年,匠人们在郭家宅建盖过程中,便在屋檐等地雕刻了寓意吉祥的图案。这些图案包括古树修竹、花鸟虫鱼、马鹿撞钟、松鹤延年、连年有余、麒麟送书、凤穿牡丹……它们不仅展示了匠人们的精湛技艺,更传递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红塔区民国时期木雕的代表作,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岁月流转,时光荏苒。如今,郭家宅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见证了岁月的沉淀,这些故事和记忆,都成了当地居民心中宝贵的财富。(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顾世丹 文/图)


版权声明: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及出处。
编辑:刘玉霞   审核:张志云   终审:攸莉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