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升向好 质效双升
二〇二三年玉溪经济高质量发展综述
2024-01-05 09:10:23

回望刚刚过去的2023年,“云南绿色钢城”万人会战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的号角仍在耳旁回荡,沿着中老铁路通江达海的开放经济扬帆远航,创下历史新高的研发投入催生累累科创硕果……

经历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的玉溪经济,面对严峻形势,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着力稳增长、调结构、夯基础、增动能,沿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目标破浪前行,回升向好,质效双升,定格了2023年玉溪经济发展轨迹。

实现合理增量和有效提质

纵观2023年玉溪经济,看到的是合理增量和有效提质的统一。

从一季度承压开局,到二、三季度持续回升,再到全年稳步增长,呈现出稳中有升、难中求进的运行态势,玉溪经济增量保持在合理区间。

解析回升向好的经济运行态势,看到的是全市坚持以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不断夯实玉溪经济基本盘。截至2023年11月,全市新建14.8万亩高标准农田,新增农业产业基地509个,净增农业企业1875户。

看到的是全市坚持“大抓产业、主抓工业、狠抓制造业”发展思路,全产业链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构建“两壮两新”产业发展新格局,不断夯实玉溪经济“压舱石”。截至2023年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新能源电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占比持续提升。

看到的是全市发挥中老铁路带动力,抢抓RCEP发展新机遇,加速建设对外开放大平台,大力推动开放经济发展,不断增强玉溪经济新活力。截至2023年11月,玉溪海关受理属地查检业务5.4万批,签发原产地证书3.98万份,均位居全省第一,玉溪进出口贸易国家及地区增至62个,外贸进出口呈现降幅持续收窄良好态势。

看到的是全市着力巩固提升国家创新型城市能级,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不断增强玉溪经济新动能。玉溪R&D(错年统计指标)投入达31.77亿元,同比增长49.22%,12项科研成果获得云南科学技术奖,均创历史新高。科技创新催生玉溪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与此同时,截至2023年11月,全市产业投资同比增长8%,经营主体达35.2万户,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取得新进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扭负为正,全市税收收入总量居全省第二位,财政收入更趋合理。

回望2023年玉溪经济发展,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定以资源换产业,以园区聚产业,以通道活产业的发展思路,着力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审视2023年玉溪经济,看到的是全市上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聚焦高质量发展,巩固提升恢复向好基础。                         

全市人均GDP依然保持全省第一位,每万户企业法人中高企数居全省第二位,每千人拥有经营主体数量居全省第三位。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省第三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省第一位。

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暖心行动”,各项政策红利6.28亿元惠及7.18万户经营主体。12345便民热线与省营商环境投诉平台联动,37项政务服务实现“容缺受理”,5个工业投资项目实现“交地即开工”。

打通经营主体准入、准营、退出堵点,全市农贸工贸分离136户,经营主体净增5.1万户,企业净增1.2万户,“四上”企业净增196户,占企业比重居全省第一位。云南玉溪玉昆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云南玉溪仙福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再次入列2023年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云南玉溪玉昆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再登2023年全省百强民营企业榜首。

建立乡(镇、街道)抓投资机制,农业、水利投资快速增长。6个新能源电池项目竣工投产,玉溪卷烟厂就地技改等重点产业链项目加快推进,17个亿元以上投资项目开工建设,数字经济投资同比增长51.9%,产业投资占比达到54.3%。

实施招商引资提效专项行动,市、县党政“一把手”带队赴省外招商69次,省外产业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22.6亿元,引进加多宝、仟亿达、神龙腾达、正大制管等重点项目,新签约入库10亿元以上投资项目12个。

回望2023年玉溪经济,玉溪经济发展有基础、有底气,必须进一步增强信心,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迎难而上、奋勇争先,让宏观经济“亮”起来,让微观感受“热”起来。

民生投入只增不减

解析2023年玉溪经济,看到的是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同频共振。

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发展中不断加大民生保障和改善力度,在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和运行困难的情况下,实现对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截至2023年11月,全市民生支出占财政收入比重达到79.3%。

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实施两个重点人群就业百日行动,促进高质量就业。全市新增城镇就业2.7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达75.4万人次。

推动教育资源集团化发展,全市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居全省第二位,全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示范工程全面实施,一级高中县(市、区)全覆盖,职业教育布局优化。完成市民族中学搬迁工作,圆满举办省运会。

全市实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全覆盖,成功争取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玉溪市中山医院和玉溪市妇幼保健院完成建设。坚持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全市发放城乡低保金2.7亿元,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接近2万元,位居全省第一位。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市实施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投入2.8亿元资金推进251个产业项目,实现脱贫人口劳动力转移就业4.06万人。着力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全市投入3.3亿元实施277个乡村建设发展项目,推进绿汁江至元江河谷廊道建设,完成1325公里绿美农村公路建设和182件农村供水保障项目。

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市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星级管理,统筹环境整治、“厕所革命”“两污”治理、绿美建设等重点工作,拆除农村临危建筑和危旧房屋47万平方米,绿化171万平方米,认定三星级以上美丽乡村32个,推动乡村从“一处美”向“处处美”转变。

回望2023年玉溪经济,我们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加充分地享受发展红利。(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雯霖)



编辑:曾梦琪   审核:刘燕   终审:蒋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