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腊月,春节将至,杀年猪是云南乡村的传统习俗。在峨山县的彝族村寨,杀年猪是对一年辛勤劳作的奖赏,是亲朋好友团聚的好时光,饭桌上腾起的热气更是年味的象征。
1月17日,是峨山县塔甸镇嘿腻村委会期得冲小组李学旺家杀年猪的日子。这天对于主人家就如同过节一般,邻居会老早就来帮忙,亲友会在饭点提着礼物前来做客,大家欢聚一堂吃肉、喝酒,享受一场农家盛宴,喜迎春节的到来。
一大早,赴宴的客人纷纷到来,并带来礼品。
早上七点半,主人李学旺便来到村口的公用灶台前烧水。灶台十分简陋,镶砌在村口溪水旁,一口铁锅、一个烟囱是其显眼的标志,而这个灶台也正是专门为村民杀年猪而建。李学旺不断往灶里添柴,火苗将一大锅水烧得热气腾腾。
李学旺一大早便到村口的灶台烧水,开始为杀年猪做准备。
天微微亮,帮忙杀猪的邻居来到李学旺家。商议完毕,一名壮汉冲进猪圈拽住猪耳朵将猪拖到猪圈门口,拿出准备好的绳子套住猪头,四五人立马上前搭手,一头将近300斤的猪嘶吼着被拽出猪圈外,拖至主人家的天井边。随后,众人用力将其按倒,绑猪的师傅拿着绳子熟练地将猪绑好、宰杀。
在众人的配合下,猪被按倒在地,绑猪的师傅熟练地将猪捆绑好。
宰杀完毕,人们便将猪抬到村口刮毛。
将滚烫的开水浇到猪身上,师傅们赶紧开始刮毛。
杀好猪,接下来就是烫猪刮毛。大伙把猪抬到村口的灶台旁,锅内热气升腾,一人用盆舀起热水浇到猪身上,两人用提前准备好的刀刮起猪毛,浇热水的人不断将热水浇下,熟练的师傅们挥动双臂,不一会儿就将猪刮得干干净净。紧接着,开始分割猪肉。大家分工合作,在刀斧的挥舞下,一块块分割下来的猪肉陆续被扔进准备好的筐中。
根据烹饪的需求,人们将猪肉分割成不同大小。
炉子上腾起火焰,锅里煮着刚分割下来的猪肉。
当一筐筐的猪肉抬回家时,妇女们早已将蔬菜洗好,只等肉一到便开始另一波忙碌。准备好的新鲜猪肉被放上案板,师傅挥刀切肉,掌勺师傅在灶房里翻炒升腾起烟火,天井里架起的火炉腾起阵阵火苗,锅里的肉不多时便香气四溢。
灶房里,掌勺师傅正在翻炒小炒肉。
李学旺告诉记者,家里有两个孩子,老大已经嫁人,老二在外打工。如今,家里种了6亩烤烟、2亩除虫菊、2亩豌豆,依靠勤劳的双手过上了好日子。杀年猪的日子,亲朋好友们能相聚一堂,在外打拼的女儿们也会回来感受家乡的年味。
差不多到饭点时,在外工作的女儿带着孩子和朋友赶到。
中午12点,经过一早的忙碌,油炸粉肠、小炒肉、大块凉白肉等一道道丰盛的菜肴出锅,客人们也陆续到来,家里氛围越来越热烈。院子、天井都摆上了桌子,菜肴陆续被端上桌,盛宴开启。添菜的、敬酒的便在席间穿梭,推杯换盏间,大家聊起生活中的苦乐,在一阵阵的欢笑声中期盼着来年过得更好。
忙碌一早上,菜肴备齐,大家围坐一起开始吃杀猪饭。
据悉,以前杀年猪、吃杀猪饭是期得冲小组家家户户都要办的喜事,现在养猪的人逐渐少了,一部分自家养的猪也被送到了屠宰点宰杀,村里杀猪饭的氛围也没有以前热闹了。尽管如此,像李学旺这样朴实的彝家人还一直坚守着传统习俗。在他们的认知里,只有杀了年猪,吃了杀猪饭,才真正感受到了年味。(玉溪日报全媒记者 熊长青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