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
多家央媒继续关注
全国两会上的云南“好声音”
一起来看看
陈衍刚代表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兴隆乡保宁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衍刚代表更加坚定了努力方向。“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我们村地处长江上游,山上要守住生态红线、山下要筑牢粮食安全底线,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陈衍刚代表说。
付娇代表
“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实到每一次意见征集中,让村民的意愿、想法得到充分表达,村民的获得感、满意度也会得到提升。”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圈内乡细博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付娇代表介绍,村里利用火塘议事、院坝协商等基层协商议事平台,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村庄治理的积极性。
杨承新代表
把百姓关心的事一件件办好
“近年来,昭通市推进养老保险扩面提标、特殊群体应保尽保。”云南省昭通市市长杨承新代表说。
杨承新代表表示,昭通市将持续聚焦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把百姓关心的事一件件办好。“今年,我们计划新建改扩建幼儿园和中小学30所;推动合作办医,建好11个省级临床医学分中心,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搭建‘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平台;健全‘一老一小’服务体系,着力加强面向残疾人、农村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重点群体的社会保障工作。”
鲁权代表
改革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法宝。“要通过一系列农业现代化改革举措,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让资源要素更多汇聚乡村、服务乡村。”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恒泰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鲁权代表说。
守护绿水青山,收获金山银山。赤水河作为长江上游一级支流,对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意义特殊。昭通市扛实源头责任,因地制宜系统施治,推进赤水河流域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要通过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不断挖掘赤水河红色文化和绿色山水旅游资源,统筹推进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郁伍林代表
打好乡村旅游“特色牌”
逛民族文化村落、品特色美食……民族地区将优美自然风光和多彩人文景观结合,打造民族特色风情浓郁的旅游品牌,拓宽了村民增收致富渠道。
发展乡村旅游,民族文化、民俗文化是特色。我所在的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匹河怒族乡老姆登村近年开启“非遗+旅游”的探索,在非遗主题民宿内设立怒族文化展厅,展示农耕生产生活用具;组建非遗展演团,推出原汁原味的民间歌舞表演。目前,村里各类“农家乐”、客栈数量超30家,高山茶叶等土特产有了稳定销路。
打好乡村旅游“特色牌”,民族地区应充分整合文化资源,探索“非遗+”等乡村旅游模式,发展“体验经济”,走出一条“产业兴、百姓富”的民族文化传承与乡村旅游发展之路。
郭进代表
“在我们文博领域,可以将‘高大上’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接地气’的科普内容,面对青少年打造精品研学课程就是一个重要手段。”云南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副馆长郭进代表拿自己所在的博物馆举例,“青少年们来到博物馆,可以身临其境地了解5亿多年的生命演变,可以亲自动手挖化石,在显微镜下学习修复化石。博物馆的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青少年认识科学、探索未知的需求也得到了极大满足。”
姜涛代表
“‘真金白银’的税收政策有力提振了民营企业的发展信心。”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税务总局云南省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姜涛介绍,2023年云南省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535亿元,其中民营经济减免退缓金额224.37亿元,占比41.92%。
江华代表
促进生态优势转化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玉溪市市长江华介绍,在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中,玉溪市占其三——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保护好“三湖”,对云南生态建设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玉溪市扎实开展生态修复,创新实施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综合性工程;同时,加快转变生产力发展路径,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江华代表表示,玉溪市将坚定不移走绿色转型、开放发展之路。加快建设国家低碳城市和“无废城市”,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同时,以中老铁路沿线开发为契机,深化与南亚东南亚国家交流合作,让更多生态“云品”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苏永忠代表
打造优质生态产品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对我们来说,守护绿水青山,就是保护金山银山。”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昭通市委书记苏永忠表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以来,昭通持续改善和巩固生态环境质量,2023年,取得了“两个100%”和“一江清水出昭通”的成效:全市14个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100%,19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昭通境内393条长江干支流,出境断面水质基本稳定保持在Ⅱ类以上。
苏永忠代表认为,赤水河作为长江上游唯一没有修建干流大坝并保持自然流态的一级支流,生态意义十分重要。
“推进高水平保护,既是落实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流域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苏永忠代表建议,通过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挖掘赤水河红色文化和绿色山水旅游资源,统筹推进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昭通市将贯彻落实好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精神,努力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初心,打造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杨钰尼委员
让非遗资源真正惠及梯田百姓
2010年,“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成功申报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成为我国第一个以民族名称命名的、以农耕文明为主题的活态世界遗产……一项项荣誉充分证明了拥有1300多年历史的哈尼梯田不仅是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文化多元性的体现,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典范。以“保护哈尼梯田非遗文化”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深化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民族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
目前,虽然哈尼梯田保护区整体保护利用良好,原住民获得了保护哈尼梯田遗产的实惠,保护梯田遗产的紧迫感、责任感不断强化。但也存在民族语言失传、民族节庆简化、传统文化传承面临断层等问题。建议充分利用丰富的非遗资源,深挖非遗活态价值,通过培育一批国家级非遗乡村振兴示范点,助力乡村振兴。加强对非遗精品项目研发,推动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融入现代生活,鼓励非遗产品与休闲旅游、消费、文化创意、信息网络等产业深度融合,让非遗走向世界,让非遗资源真正惠及梯田百姓。
苏永忠代表
推进“六大战略” 做好“产城人”文章
“近年来,昭通市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聚焦成果巩固守底线,聚焦群众增收抓发展,聚焦有效衔接促振兴,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昭通新篇章建设。”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昭通市委书记苏永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苏永忠介绍,2023年,昭通市创新实施提升衔接资金使用效益“十二条措施”和“昭通惠民保”,完成农房抗震改造2.5万户,“三类对象”风险消除率达71.6%;脱贫户和“三类对象”人均纯收入增长16.8%,人均纯收入8500元以下且有劳动能力的家庭动态清零;成功打造12个乡村振兴示范点,累计建成43个农旅融合示范村庄,彝良“云中苗寨”被国家乡村振兴局誉为“脱贫巩固的典范、乡村振兴的示范”;东西部协作全面拓展,消费协作等领域成效突出。
实实在在的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成绩,来自于不折不扣的政策落实。从强化监测帮扶到易地搬迁后帮扶,从聚焦群众增收抓发展到聚焦有效衔接促振兴,昭通市用实际行动努力写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后半篇文章。
在强化监测帮扶上,昭通市坚持线上线下双线并行抓实监测帮扶,做到风险隐患动态清零。2023年,消除风险39162户171162人;在易地搬迁后帮扶上,推动安置区周边苹果基地、蔬菜和食用菌大棚带动劳动力就近就业4.13万人,77家劳动密集型帮扶车间吸纳就业0.35万人,易地搬迁劳动力转移就业达12.6万人,开发公益性岗位0.85万个,易地搬迁户“零就业”家庭持续动态清零。同时,昭通市深入实施脱贫群众持续增收三年行动,综合采取结对帮扶、产业带动、稳岗就业、政策兜底、节支减支等措施,多渠道增加脱贫群众收入;坚持深入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推进与上海市帮扶协作,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更好衔接乡村振兴。
“群众增收有路子、发展迈步子、过上好日子,这是我们的工作目标。”苏永忠表示,下一步工作中,昭通市将突出抓好巩固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深入推进“六大战略”、扎实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紧紧抓住“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这一主题主线,以聚焦收入增长、聚焦基层基础、聚焦资金项目、聚焦产业发展、聚焦就业提质、聚焦基本保障、聚焦协作帮扶、聚焦乡村建设、聚焦隐患破解、聚焦治理有效“十个聚焦”发力,努力实现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质量效益好于2023年;脱贫人口和“三类对象”人均纯收入的增速走在全省前列,人均纯收入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全面消除人均纯收入低于1万元且有劳动力的脱贫家庭“三个目标”。
陈真永代表
让洱海成为全国人民的“心向往之”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加强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州长陈真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洱海保护治理是肩头重任,一定会扎扎实实干好。
陈真永说,洱海水环境、水生态逐步改善,水质总体稳定保持优良水平,没有发生规模化藻类水华。“苍山洱海、人山人海”的现实盛况生动讲述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大理故事,“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真正转化为最基本的公共服务、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多年来,大理州坚持治湖先治水、治水先治污,紧紧围绕削减入湖污染负荷这一关键核心,牢牢抓实治污水、治垃圾、治农业面源污染、改善水生态“三治一改善”各项工作,把洱海保护治理范围从252平方公里的湖区扩大至2565平方公里的整个流域,推动洱海保护实现从“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生态之治”转变。
陈真永告诉记者,大理州“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种养旅结合’分区防控模式”入选全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五大模式之一。
治农业面源污染方面,在洱海流域实行“三禁四推”(禁止销售使用含氮磷化肥和高毒高残留农药,禁止种植大水大肥农作物;推行有机肥替代化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绿色生态种植和畜禽标准化养殖),削减大蒜等大药大水大肥农作物种植面积12万亩,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5.48万亩。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及其团队,深化农业面源污染科研攻关,扶持顺丰等环保科技企业,推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洱海顺丰模式”,每年收集处理畜禽粪污约15万吨,有效削减农业面源污染负荷。
在全力推进洱海保护治理工作中,大理州还协同推进洱海保护与乡村全面振兴。
陈真永说,大理州坚持以洱海海西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园建设为抓手,协同推进洱海保护与乡村振兴,着力打造“中国最美乡愁带”。随着洱海保护和乡村振兴成效逐步显现,洱海生态廊道成为大理绝佳风景的亮丽名片,银桥磻溪S湾成为继海南“天涯海角”之后的“中国最佳爱情表白地”,电视连续剧《去有风的地方》引爆全网,“风花雪月”自然美景和“在大理爱上生活”等文旅融合IP不断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旅行者来到大理。大理不仅成为360万白州儿女“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魂牵梦萦之地,更成为无数海内外旅行者“来了舍不得走,走了还要再来”的旅居生活之所。洱海真正从大理人民的“母亲湖”升级转变为云南人民的“高原明珠”和全国人民的“心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