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从1994年开始,我国确定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为“中国水周”。本届“中国水周”确立的活动主题是“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
在第三十七届“中国水周”和全市持续发生冬春连旱之际,记者走进新平县新化乡依施河灌区看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看到的是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效突破山区农业高效用水困局,增强群众节水生产意识,为促进产业兴旺、治理有效、群众增收、乡村振兴夯实了基础。
水是生命之源,是农业根本,是建设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的基础保障。在推进玉溪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只有像新化乡依施河灌区一样深入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管好水龙头,用好水资源,才能淌出致富水。
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后,依施河灌区群众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番茄产业走上增收致富路。
春耕备耕时节,新平县新化乡六竜村委会的番茄采收基本结束,烤烟集中育苗全面展开。“如果没有进行水价改革,去冬今春全村番茄种植面积根本不可能有1251亩,更不可能增收3000万元。”村党总支书记李天荣说,“从目前库塘蓄水情况看,烤烟育苗移栽用水没有问题,如果后期雨水能来得早一点,保苗用水也基本不会有问题。”
今年以来,在全市持续发生冬春连旱的情况下,六竜村委会所在的新化乡依施河灌区能基本保障小春蔬菜种植和大春烤烟生产用水,源于李天荣所说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让这里的老百姓走出了靠天吃饭、产业单一、增收困难的困局。大春栽烟,小春种菜,山乡群众增收致富有了盼头,乡村振兴迈出了新步伐。
在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前,依施河灌区群众在十年九旱之地要跑到10多公里外的水源点抽水拉水栽烤烟。
十年九旱拉水种地
聊起过去拉水栽烟之苦,新化乡甸末村委会小甸末小组的李海元感慨万千。一到冬春干旱季节,就要起早贪黑跑到10多公里外的地方抽水拉水。烤烟从栽下地到采收,仅抽水拉水的油钱就要花4000多元,占烤烟收入的十分之一。等到小春季节,只能在河边有水的地方种点菜豌豆,剩下的山地只有放荒。
“过去每年要派人守水,由于设施落后,管理不到位,漏水的漏水,浪费的浪费,出了力花了钱,最后地处灌区末端的六竜村委会6个小组、488户人家没有用到多少水。”李天荣说,“水价改革前,大春拉水栽烤烟,小春看天吃饭,群众增收无路。”
新化乡水管站站长李海成介绍,新化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干湿季分明,冬春干燥少雨,加上这几年异常气候增多,近三年平均降水量仅526.7毫米。由于资源性缺水严重,老百姓将这个地方叫“十年九旱之地”。
依施河灌区涉及6个村(社区)、45个小组、2881户、10007人,灌溉面积3.07万亩。灌区现有水源包括8座小(一)型和小(二)型水库、55个小坝塘,库容量近688.4万立方米。2018年以前,灌溉设施仅有87公里土沟和73公里三面光沟。
“以前靠这些土沟引水灌溉,从沟头流到沟尾,有三分之一的水漏到了地下。”李海成指着路边的排灌沟说,由于节水灌溉设施滞后,群众节水意识不强,水资源浪费情况突出。水利设施有人用,无人管,无钱修,效率低下,依施河灌区用水系数低至0.4。
甸末村党总支书记吴丽琼说,本来就缺水严重,加上设施落后,管理不到位,现有的水库坝塘蓄水根本不够用。遇上干旱时节,农户完全要靠抽水拉水来栽烟,不算劳动力,一立方米水的成本就达到30元。群众因为抢水争水闹的纠纷,一年下来达上百起。
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彻底解决长期困扰群众的用水难问题,让十年九旱之地变成宜居宜业之地,成为推动依施河灌区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的突破口,同时也是检验各级党委、政府厚植人民至上情怀,履职尽责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一道必答题。
在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中,依施河灌区村(社区)党总支牵头召开村民“一事一议”会议,凝聚群众共识,统一群众思想。
夯实水价改革基础
在新化乡新化社区黑达代小组附近的一处施工工地上,施工人员正在进行挖沟埋管作业。新化乡水管站工作人员高烨介绍,这是从瓦白果水库到鲁一尼村委会鱼则西莫小组22.44公里的输水管道,也是依施河灌区进一步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投资建设的三条输水管线中的一号管线。
新化乡乡长肖国强介绍,今年,依施河灌区水利项目总投资9818万元,分两期实施。一期新增3条主输水管道,连接5座小(二)型水库;二期新增田间支管,连通55个小坝塘,最终实现4.4万亩耕地面积全覆盖。通过进一步补齐灌区水利设施短板,为扩大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覆盖面提供有力保障。
新平县水利局局长阳吉安介绍,自2018年开始,新平县在依施河灌区先后实施了国家高效节水项目、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成39.4公里输水管道、2座200立方米配套水池和118个田间调节水池,进一步提升了灌区节水灌溉配套能力。自2021年起,灌区开始安装智能计量水表并配套建设6.4公里供水支管。一系列节水灌溉配套工程的实施,为灌区推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奠定了基础。
新平县紧扣国家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总体要求,在国家和省、市一系列政策支撑下,成立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制定加快推进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改革实施意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节水奖励和精准补贴试点办法。
新化乡立足党建引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和乡长挂帅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依施河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全面统筹协调改革推进工作。
县、乡两级在完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组织体系和政策体系的基础上,确立了上下联动、统筹协调,听从指挥、服从调度的工作原则,切实把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破解发展难题,把为民办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的磨刀石和试金石。
在推进依施河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中,新平县制定的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明确了夯实农业水价改革工程基础,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逐步完善农业水权制度,建立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强化农业节水措施和用水管理,逐步创新农业用水管理方式的改革重点任务。确立了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职能职责;突出党建引领,激发自治活力;积极争取项目,完善基础设施;严格监督考核,定期审查审计;强化宣传发动,营造改革氛围的改革保障措施。
在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中,通过安装智能计量水表,实施IC卡定量定额充值和刷卡取水,增强群众节水生产意识。
推进改革突破困局
据新化乡水管站提供的数据,在前期确保灌区各村(社区)蔬菜生产的基础上,截至今年3月17日,依施河灌区8座水库和55个坝塘蓄水量还有429.58万立方米,还能确保灌区人畜饮水和烤烟育苗移栽。
“从2022年2月16日开始,依施河灌区水利设施管护运营全部交给依施河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群众生产用水先办卡预交水费,后刷卡付费用水。我们在6个村(社区)设了管护员,负责管道维修、代收水费。”吴丽琼说,“去年和今年冬春干旱严重的情况下,水库里的水没有被放干,群众也没有到处去拉水。”
透过吴丽琼的介绍,看到的是依施河灌区通过统一“群众自治,以水养水”的思想,明确“一个主体抓管护”的机制,建立“一套机制保运行”的措施,实施“一张卡片降损耗”的办法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在县、乡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依施河灌区6个村(社区)党总支牵头3次召开村民“一事一议”会议,宣传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算账对比改革前后用水成本,精准计算用水定额,达成水价共识,统一了“群众自治,以水养水”的思想。
在实施县、乡两级水利设施运营管理权移交,乡、村两级水利设施运营管理权委托的基础上,村集体将水利设施使用和经营权以资产使用服务形式作价入股合作社,构建起“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用水户”的合作运维模式,明确合作社作为水利设施运营管护主体。
通过建立运行管护、分类水价、累进加价、征收监管、水权收储交易、节水奖励等11项管理制度构建农业水价管理机制,有效推动了管护工作组织化和专业化、奖补机制常态化、用水秩序规范化,全面提升农业水利设施效能。
在安装智能计量水表,实施IC卡定量定额充值,实现“一表多卡、一卡多表”刷卡取水、精准供水的基础上,推行村组干部包片包线巡查供水管网设施,包户包表联系用水群众,增强群众节水生产意识,大力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实现“一张卡片降损耗”。
纵观依施河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阳吉安认为,改革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自治管理、坚持以水养水和坚持走市场化的改革原则。通过分阶段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探索建立“有人管、有钱管和管得好、可持续”的农业用水自治模式,有效突破了山区农业高效用水的困局,普遍增强群众节水生产意识。
产业兴旺治理有效
说起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带来的好处,甸末村委会小甸末小组村民童玉丽算了一笔改革前后的对比账。改革前,她家大春栽烤烟20亩,小春在河边种菜豌豆3亩,大小春收入8.6万元,仅大春抽水拉水浇烟就要花5000多元。改革后,家里的烤烟种植面积扩大到30亩,菜豌豆种植面积扩大到12亩,还新增了5亩番茄,大小春收入达18万元,但支出的水费仅2100多元。
因为有了水利保障,童玉丽家通过扩大烤烟和蔬菜种植面积,调整种植结构,实现增收9.4万元,节约水费支出2900元。吴丽琼介绍,在依施河灌区像童玉丽家这样享受到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红利的群众正积极搭建种植大棚,大力发展小春蔬菜种植产业。与此同时,来自峨山县化念镇的番茄种植老板开始进入灌区,通过土地流转建设番茄种植基地,带动灌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新化乡党委书记杨博介绍,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带来的直接成效是有力推动了山区农业水利设备的有效管理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灌区用水系数提高到了0.7,灌溉水利用率提高30%。今年以来,依施河灌区在旱情严峻的形势下,通过实施末端管网节水改造,强化水利设施管护和用水精准调度,运用价格机制推动生产节水,以现有水源保障了灌区群众生活和农业生产用水。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产生的溢出效应有力推动了山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为实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降低群众生产用水投入成本,促进农户增加生产设施投入,调整种植结构,发展高附加值蔬菜产业,并向基地化生产转型,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步伐。
截至目前,因为依施河灌区农业生产用水得到有效保障,土地亩均产值由原来的4000元左右提高至2万余元。去冬今春新增蔬菜种植面积4946亩,产值2.9亿元。土地加速增值,由原来的每亩租金450元增加到2000元。带动规模养殖户4户,新增畜牧养殖9580头,产值2800万元。吸纳市场主体23户,引入社会资本投资1.8亿元,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620余人。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产生的深层次影响是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乡村基层治理向高效能迈进。通过党建引领强化改革领导,发动群众成为改革主体,引导群众自管自治,最终形成“党建引领+群众自治”的管水用水格局,让群众切实享受改革红利。以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为切入口,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根治争水抢水纠纷顽疾,有力促进了乡村产业兴旺,进一步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力和凝聚力,真正做到了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跟。(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雯霖 文/图)
短 评
水价改革助力乡村振兴
□ 雨林
今年以来,在全市持续发生冬春连旱的情况下,曾经“十年九旱”之地新平县新化乡依施河灌区呈现出另一番景象——在高效用水保障下,冬春蔬菜迎来丰收,大春烤烟育苗全面展开。究其背后的原因,是在不断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深入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创新农业生产用水管理体制机制,促进了农业节水和可持续发展。
走进依施河灌区看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看到的是各级党委、政府立足彻底解决长期困扰当地群众的用水安全问题,坚持以水养水和走市场化的改革原则,以建立和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为核心,以创新机制体制为动力,构建农业高效用水节水管理体系,普遍增强群众节水生产意识,有效提升农业用水效率,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创新之举。体现出的是各级党政干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初心使命,勇于担当责任,破解发展难题,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办好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民生实事,把为民办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的人民至上情怀。
走进依施河灌区看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看到的是围绕夯实农业水价改革基础,持续不断推进现有水利设施产权整合,建立健全农业水权制度,明确水价改革运营主体。持续不断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供水计量系统,提高农业供水效率。着力构建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强化农业节水措施和用水管理。体现出的是各级党委、政府坚持综合施策,综合运用工程配套、管理创新、价格调整等举措统筹推进改革的创新实践。坚持两手发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农业节水。发挥政府作用,充分保障农业生产合理用水需求。坚持供需统筹,健全运行机制,既强化供水管理,又提高供水效率。
走进依施河灌区看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看到的是围绕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坚持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导向,以用水户为管理主体,积极探索建立“有人管、有钱管和管得好、可持续”的农业用水自治模式,创新农业用水管理方式,实现农业用水自我服务管理。体现出的是各级党委、政府在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中,充分发挥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群众主体作用,坚持党建引领改革,让用水群众成为改革主体,形成村党组织带领党员和群众共同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良好局面。
依施河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带来的直接效应是有力推动了山区农业水利设备的有效管理和水资源高效利用,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乡村产业兴旺提供了有力支撑。产生的深层次影响是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力和凝聚力,推动乡村基层治理向高效能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