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社会
  3. 正文

90后返乡创业青年普锐: 让家乡柑橘走出国门

核心阅读:2023年,坐落在华宁县华溪镇小寨村,由90后返乡创业青年普锐创立的华宁朵洛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华宁云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年销售额达9000多万元。一个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企业,如何将年销售额做到近亿元?日前,被评为省级致富带头人、市级十佳创业青年的普锐,向记者讲述了他返乡创业的故事。

4

普锐在冷库查看即将发往外地的柑橘。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华宁县华溪镇小寨村的华宁朵洛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采访。眼前的普锐,身着一件黑色衬衣,说话有条不紊,其身后的陈列架上,展示着各种类型的水果包装箱,并摆放着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几块牌子。

怀揣梦想

从外出打工到返乡创业

普锐1990年出生在华溪镇小寨村黄豆地小组,这里曾是当地的贫困村。2006年,初中毕业的普锐回家种起了柑橘,但那时种出来的柑橘甜度不够,销路也不好。看到家乡面貌落后、柑橘产业市场乏力这一现状后,2009年,不到20岁的普锐跑到北京的水果行帮人卖水果。“选择到水果行打工,其实也是想积累经验,骨子里还是想回家乡发展。”普锐说。

在外打工的七八年间,普锐积累了大量的资源和人脉,慢慢地自己也试着搞起了水果批发,还把家乡的柑橘批发到北京销售,但遗憾的是第一次就以失败告终。“当时我和家乡的小伙伴筹集了10多万元,运了3车柑橘到北京,但由于品质不高、包装不好,运输过程中全压坏了,亏了七八万块钱。”回忆起创业初期的经历,普锐记忆犹新。

从这以后,普锐就虚心向身边的果商学习,学习人家先进的管理技术、运输技术,广交全国各地的水果客商。2017年,他毅然回到家乡华宁创业,并成立了华宁朵洛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后在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指导帮扶下,普锐得到了100万元的小微企业创业贴息贷款扶持。

艰苦创业

让华宁柑橘走出国门

“经过多年发展,家乡的柑橘已形成产业,但标准、品质有待提高,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普锐说,刚开始农户并不信任他,认为20多岁的毛头小伙干不成大事。为此,他成立了农资服务中心,合作社成员每年的农资费用均由合作社先行承担,果子销售后再结账。同时,他还聘请专家对果农进行技术培训。就这样,全镇587户果农成了合作社成员,实行了统一种植标准、统一农资供应、统一采摘标准。

“每年仅农资费用就需要2000万元左右,我个人先垫资500万元,剩余的与农资供应商达成协议,待果子销售后再结账。”普锐介绍,这都是他在外打工学来的经验。

通往合作社的道路两旁,随处可见路边的牌子上写着“收购带叶果”,这是普锐外出取的“真经”。2017年,普锐到湖北考察当地的橘子如何走出国门,他从湖北一直跟到了满洲里口岸。在满洲里口岸,普锐结识了一位俄罗斯客商,交流过程中对方提到了鲜果采摘,即带叶果,这样新鲜看得见,出口价格也高。

“以往传统采摘都是‘光头果’,改成带叶果,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保鲜问题。”回来后,普锐开始研究做带叶果。为此,他投资180多万元建成了10间5000立方米的冷库,果子采回来后先在冷库预冷,再通过冷链运输。也正是这次“取经”之路,让华宁柑橘首次走出了国门。  

“第一车带叶果,就是以冷链物流的方式发往俄罗斯莫斯科,全程耗时25天。”普锐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实施冷链运输后,柑橘就能卖到国外去,单价也能翻倍。以前一车25吨的柑橘,在当地只能卖3万多元,冷链运输出口后,能卖到6.5万元。自此以后,整个华宁柑橘产业都开始效仿这种模式,实行带叶果采摘和冷链运输。

为了让柑橘更好地走出国门,2018年后,普锐将产品由初加工改成了精加工,每年仅果筐就需要300多万个。以往的果筐都是从弥勒、昆明等地采购,8元一个的果筐每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为此,普锐成立了华宁云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开展塑料制品包装加工、进出口贸易等,一年仅果筐就能节约两三百万元。今年,普锐将水果制筐机由10台增加到了30台,除了自己使用外,还可以满足当地果农及外地客商的需求。

经过多年的努力,普锐先后被评为省级致富带头人、市级十佳创业青年,其名下的合作社和公司分别被评为省级示范合作社、市级龙头企业。

不忘初心

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在普锐看来,自己富不算本事,带领更多的群众致富才是他返乡创业的初衷。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后,普锐以“公司+合作社+党支部+农户”的模式,不仅吸纳本地橘农加入合作社,也吸纳邻近的建水县、通海县的橘农入社。

为增加橘农收入,普锐联系全国各地客商到当地收购柑橘,由商超派采购员直接向农户收购,此举每公斤柑橘农户可增收1元左右。同时,他积极申请柑橘出口认证,目前已认证6000亩,为种植户每亩增收1万余元。2023年,合作社吸纳脱贫劳动力11人稳定就业,被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认定为玉溪市帮扶车间。

现如今,每年7月至11月的柑橘集中采收期,普锐要招用务工人员1000余名,既解决了当地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也让群众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本地采摘季过后,普锐还带着一支由167人组成的固定用工队伍,拉着水果制筐机等设备,到广西、海南等地开展塑料制筐、果品分选、包装、销售等业务,人均年务工收入达6万余元。2024年3月,普锐被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推荐参评云南省劳务品牌创新创业十佳典型。

返乡创业初期,普锐还曾当选为黄豆地小组组长。为改变村庄落后面貌和“脏乱差”环境,普锐动员大家拆旧房、建新村,最终69户群众自行拆除了老房子,腾地近1.2万平方米。如今,曾经拥挤堵塞的村道,通过规划变得井然有序,家家户户住上了新楼房,还建了科技文化活动室,使群众文化娱乐活动有了场地。

普锐还整合资源,投资500万元在合作社附近实施农旅融合休闲项目,这是一个集娱乐观光、柑橘采摘、民宿、自助烧烤、休闲垂钓等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为外地客商解决了住宿问题,也助推了乡村振兴。

心有所向,何须远行。只要脚步勤勉不停追逐,家乡也有诗和远方。2024年,普锐又投资4000多万元建设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的新型柑橘产业园,园内将建百吨级冷库20座,以“龙头企业+村集体+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实现精粗加工全产业链配套运营,让华宁柑橘越走越远。(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思敏 文/图)

版权声明: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及出处。
编辑:高倩   审核:刘燕   终审:蒋跃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