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泥沙入手经抟埴,光色便与寻常殊。自古以来,中国人都将手工制陶视为“泥与火的艺术”,泥土经过手工拉坯、修整、上釉等工序后,在窑炉中经过空气与火的“精心雕琢”,仿佛被注入生命一般,最终形成了独一无二、集实用性与艺术性于一身的陶艺品。在玉溪市江川区九溪镇大营社区,有一座300年历史的龙窑,这座龙窑被一户姓潘的人家世代传承,故名潘氏龙窑。日前,记者采访了潘氏龙窑第五代传承人潘绍华,了解其在传承家族手艺的同时,如何带领下一代传人创新制陶工艺,让制陶这门传统的手工艺历久弥新。
走进位于江川区九溪镇大营社区的潘氏龙窑,只见绿树掩映间,一条长约50米的龙窑横亘在院子中央,周围整齐堆放着陶瓶、陶罐等物件,院子每个角落似乎都在诉说着土窑的历史。屋子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潘氏龙窑第五代传人潘绍华正在专心进行手工拉坯,随着拉坯机不停旋转,一块普通的陶泥在他手中不断变化,不一会儿,一个造型精致的陶瓶逐渐成型。
传统工艺的守护者
随着拉坯机不停旋转,一块普通的陶泥在潘绍华手中不断变化,一个造型精致的陶瓶渐渐成型。
潘绍华今年52岁,他的制陶生涯始于儿时,家族的传承使他对泥土有着与生俱来的亲切感。
“300年前,祖辈就在研和东山做窑,清朝末年才举家搬至江川九溪,到我是第五代传人了。”潘绍华告诉记者,从小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他13岁开始学习选土、制坯、塑形、上釉、烧制等一系列复杂的工艺,到15岁便可独立制陶。
要制作一件好的手工陶艺品,每个环节都需要高度的专注与娴熟的技艺。选土是制陶的第一步,优质的泥土是制作高品质陶器的基础。“我一般选用九溪当地的陶泥和石英砂作为原料,将泥土进行分类,粗泥用于制作陶罐、陶盆等生活物件,细泥则用来制作茶器。”潘绍华介绍,制坯则是关键环节,需要将泥土塑造成各种形状。这不仅考验传承人的手艺,更体现了其对陶器形态的独特理解。塑形后的陶坯,经过上釉之后,便可放入窑炉中烧制了。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是对自然窑变的生动诠释,也是手工制陶艺术最具魅力的地方。窑变是赋予陶艺品灵魂的过程,对火候和空气流通的掌握很有讲究。“天晴、顺风的条件下,烧出来的陶器就品质好。”潘绍华说,老一辈手艺人都是根据当地的盛行风向来制龙窑,这样烧出来的陶器就有漂亮的窑变和火痕。
潘绍华拿出一个茶杯边向记者展示边介绍,陶器烧出来后,光滑的一面叫“阴面”,落灰的一面叫“阳面”。火的灼烧和风吹的痕迹会造成阴阳两面留下不一样的窑变图案,这就是手工制陶和机器制陶的本质区别。机器制陶的窑变色彩和形状几乎一模一样,看上去千篇一律。而手工制陶的窑变千变万化,不可捉摸,给人以很大的想象空间。
潘绍华的陶瓶、陶罐和茶器等手工陶艺制品得到了客户的肯定,潘氏龙窑刚开窑,大部分陶器已被预订,他制作的生活陶器大量销往红塔区和通海,茶器最远销往海南和北京等地。
创新与发展的探索者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手工制陶艺术,并更好地让这门非遗技艺传承下去,潘绍华积极开展传承和教学工作,将自己的技艺传授给年轻一代。在他的悉心指导下,8名年轻的手工制陶艺人逐渐成长起来。
然而,潘绍华并不满足于单纯的传承。他深知,手工制陶要在时代洪流中站稳脚跟,必须不断创新。因此,他在传授下一代传人手工制陶技艺的同时,也鼓励他们大胆创新,突破思维禁锢。
他的大女儿潘媛今年25岁,刚从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学院毕业,从小跟着父亲学习手工制陶,目前已能单独制作小件陶器。潘媛将自己在大学习得的美术专业知识和创新理念用于手工制陶的过程中,她的陶艺作品不仅造型独特、色彩丰富,同时跨界融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文化元素,深受年轻群体欢迎。
潘绍华大女儿潘媛制作的“飞天”瓷盘。
走进潘媛的陶艺工作室,映入眼帘的是各式各样造型精致、色彩艳丽的陶瓷摆件。“我从小喜欢动漫和国风艺术,就想到将各类卡通形象和现代艺术风格融入传统陶艺中。”潘媛拿起她最为得意的一件“飞天”瓷盘作品向记者介绍,她认为将传统陶瓷技艺与现代艺术结合,不仅可以让陶器“活”起来,充满生命力和动感,还可以赋予生活陶器艺术性,提升陶器的品位。
在提到对未来的展望时,潘绍华表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手工制陶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传承。他期待有一天,手工制陶能成为一门向大众普及的艺术,让更多人感受到这门传统技艺的魅力。(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冉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