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云南省委书记王宁、省长王予波、省委副书记石玉钢率云南省党政代表团赴上海市考察学习,深化沪滇协作、推动双向赋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记者注意到,代表团中除了省级领导同志,还有16个州(市)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人及省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当天,代表团先后参观了上海的一“展”一“馆”,感受这座东方大城涌动的发展脉搏。
一“展”,即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集中展示上海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大成果——“新”是一以贯之的关键字。
一“馆”,即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集中展示上海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打造“追求卓越的全球城市”的崭新面貌——“心”是融入其中的关键字。
创新之城有“新”意
上海张江科学城的未来公园内,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在此陈展,共分为基础研究、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开放创新、美好生活等板块。
步入展厅,国内首创柔性植入式脑机接口技术,C929远程宽体客机风洞模型、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高温气冷堆核岛模型等逐一陈列。一张张科技创新的“闪亮名片”,充分彰显着上海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以科技现代化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使命与担当。
记者注意到,上海科技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了“四个面向”的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方面,由位于上海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的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成为中国目前最大、发射质量最重的单体航天飞行器,助力航天强国建设。
面向经济主战场方面,凝聚了国内最优秀的设计人才和工程人才,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919大型客机顺利交付,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标志性工程。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方面,大型邮轮、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航空母舰这三颗造船工业“皇冠上的明珠”相继在上海被攻破,体现了中国强大的工业实力。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方面,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了世界首台2米PET-CT分子影像设备,为癌症精准诊疗、脑科学研究、新药开发开启更多可能。
......
数据显示,2013年1月至2023年12月,上海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数量占全国20%,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占14.3%,上海科学家在《细胞》《自然》《科学》等顶级学术期刊累计发文占全国28.1%,研究成果持续巩固拓展,让上海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的基础更加夯实。
记者观察
上海,是创新发展的先行者,发端于此的科技创新成果不仅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也为全球科技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云南,亦是科学研究的沃土,特别是矿产资源、药物资源、文旅资源等先天优势,蕴藏着巨大的科研价值,迫切需要插上科技的“翅膀”。当前,云南正以腾冲科学家论坛为支点,推动创新策源,搭建交流平台。沪滇深化科技协作有条件、有平台、有空间,在因地制宜、携手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前景可期。
人民城市有“心”意
“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
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是国内首家展示城市规划和建设成就的专业性科普场馆。走进馆内,“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几个大字十分醒目,顺着城市规划的发展脉络,勾勒出“上海2035”总规的美好蓝图。
在序厅,记者看到,这份小小的《参观手册》共有中英文等十种不同语言的版本,足见上海兼收并蓄的“国际范儿”。
步入“人文之城”展区,上海丰富多元的空间特质、历史文化风貌保护体系的建立、高品质公共空间的重塑、以生活圈为单元的社区治理、多层次公共服务的完善和保障等逐一呈现,展现了上海坚持不懈地提升城市品质,建设更具人文底蕴和时尚魅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努力。
记者特别留意到这张“风貌保护道路分布示意图”,上面共标记出64条“永不拓宽”的道路,它们记载着这座城市的建筑经典、历史印痕、人文情怀和生活场景,将因“永不拓宽”而成为“永恒记忆”。
“创新之城”展区,主要展示上海以增设自贸试验区新片区、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持续办好进博会为战略引领,强化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和开放枢纽门户功能,深化“五个中心”建设。
“生态之城”展区,主要展示上海坚持紧约束下的睿智发展,构筑城市生态安全屏障,不断提升城市适应能力和韧性,努力建设引领国际超大城市绿色、低碳、安全、可持续发展的标杆。
典型街区城市设计竞赛、小微空间城市设计竞赛成果展示引人注目。“5月份我们推出的社会公众课包括‘快乐乡村’‘我的小区’‘水边的风景’‘15分钟社区生活圈’等。”志愿者告诉记者,通过多媒体交互体验,让市民朋友能够共商、共建、共享美好生活。
一笔一画,一图一景,一言一语,时时处处凸显着“人民城市”的美好愿景。
“上海正朝着建设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卓越的全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迈进。”现场解说让人回味,更充满期待。
记者观察
一个展览,既有宏大的规划,又有暖心的细节,这正是一座城市“硬实力”与“软实力”相互映衬的具体体现。上海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通过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保障高效能运行,让“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更加鲜明。
当前,“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蜚声海内外,其内涵和外延正不断得到拓展。沪滇相隔千里,发展各有不同,但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目标高度一致,期待两地持续深化东西部协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作出新贡献。
记者/孟奇 陶涛 李浩
编辑/张凯越 曹禹梦
值班主任/马岳波 孟奇
©七彩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