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时政
  3. 正文

用工业化理念书写现代农业新篇章

——红塔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观察

6

   黑村社区高端樱桃番茄项目一期建设进入尾声。

建成各类种植养殖基地1514个,设施种植面积5.96万亩,实有农业企业1784家,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76家……近年来,红塔区坚持工业化理念抓农业发展,全力抓牢农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数字农业、绿色有机农业,农业基地建设实现新提升、设施农业实现大发展、农业市场主体培育成效明显,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取得突破性进展。

7

    溪望农业的工人正在间白菜苗。

工业化理念抓农业发展

农业基地建设蹄疾步稳

5月9日上午,艳阳高照,比天气更热的是工人们的干劲。在春和街道黑村社区高端樱桃番茄种植基地里,工人正在安装水肥一体化设施,项目一期建设已进入尾声。“温室大棚预计5月25日可投入使用,将进行樱桃番茄种植,今年7月即可挂果售卖。按采摘周期9个月计算,亩产值可达20万元。”沅润(玉溪)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田爱明介绍。

8

    溪望农业的水培蔬菜深受消费者喜爱。

2023年,黑村社区化招商为营商,由村办公司与沅润(玉溪)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投资建设占地面积128.28亩、总投资3100万元的樱桃番茄种植项目,实现土地、资产双增值,且让村集体有了固定资产,为后续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早在2022年,春和街道孙井社区便依托村办公司,整合社区集体资金投资220万元建设草莓和小番茄种植基地,当年便实现收入60余万元,社区成为带动农业基地建设、促进集体经济增收的重要力量。

这正是红塔区坚持以工业化理念抓农业发展,以村办公司实体化运营为抓手,推动农业基地建设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村办公司盘活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在做好风险把控的同时,参与投资经营活动,有效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现代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推动全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在抓实农业基地建设的基础上,红塔区还紧盯花卉、蔬菜、水果等特色农产品,积极探索将农业产业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推动一三产融合发展的方法路径。“社区招引云南胤辰果业有限公司落地发展反季节蓝莓种植,并计划依托活发小镇和蓝莓、盆景产业的引流能力,对第五居民小组的基础设施进行完善、村内风貌进行提升,着力将其打造成集吃、住、娱于一体的网红打卡点,以农文旅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黑村社区党总支书记李建介绍。

截至2023年底,全区建成各类种植养殖基地1514个,其中种植基地1038个、养殖基地476个(包含渔业基地1个)。国资国投公司与专业公司合作,重点打造春和现代花卉、洛河汤家箐羊肚菌等农业产业基地,为全区农业基地建设作出良好示范。同时,组织全区种植养殖企业申报区级、市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基地,2023年新(改扩)建基地64个、认定区级以上基地89个(含市级基地30个)。

以农业基地建设为依托,鼓励引导花卉、蔬菜、烤烟等领域种植大户领办、创办农业企业,红塔区农业市场主体培育也交出了亮眼成绩单。截至2023年底,全区实有农业企业178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25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4个、省级示范社8个、市级示范社14个;省级家庭农场5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55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7家、市级24家、区级12家。

9

 阳瑞农业的工人正在为有机番茄疏果。

强化数字科技赋能

花卉产业提速增效

母亲节前夕,位于高仓街道的玉溪紫玉花卉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玉花卉”),一辆辆轨道车穿梭忙碌,将打包好的果汁月季运至仓库。几小时后,这批新挑选出的盆栽将发往重庆、长沙等地。

走进紫玉花卉投资1300余万元新建的22亩高端智能温室大棚,各色蝴蝶兰竞相绽放、争奇斗艳。2022年,瞄准高端化、标准化发展方向,紧跟市场趋势和消费特点,紫玉花卉将生产重心由玫瑰转向蝴蝶兰。“突出数字赋能和技术创新,公司采取潮汐苗床无土盆栽模式,以全自动控温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等智能管理设备对蝴蝶兰生长所需的水、光、热等要素进行实时监测,实现光照与温度的智能化调节,做到全年有花供应市场。利用自主研发的管道渗灌栽培技术和水肥循环设备,水肥利用率从16%提高到82%,人工成本减少近50%,水肥回收率达90%以上,以基地智能化培育出了智慧花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紫玉花卉总经理段家彬介绍。

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思路,近年来,红塔区高位统筹推动“一县一业”现代花卉产业示范创建,以数字、科技赋能花卉产业提质增效。截至2023年,全区以鲜切花、盆花、种苗种球、园艺苗木为主的花卉园艺种植面积达2.67万亩,实现花卉园艺农业产值14.35亿元。培育花卉园艺企业106家,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7家;涉花农民专业合作社34个,其中省级以上示范社6个。争创云南省“10大名品”、绿色食品“10强企业”和“20佳创新企业”,“芳香”产业真正成为红塔区群众的“致富花”。

推进农业绿色转型

设施农业方兴未艾

经过多年发展,红塔区形成以花卉、蔬菜、水果、药材为核心的设施种植类型,设施种植面积达5.96万亩,占常年总播种面积17.1万亩的34.8%。设施农业产值33.89亿元,占总产值44.89亿元的75.49%。数据和实践都证明,设施农业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随着农业绿色发展对种植业提出的新要求,以玉溪阳瑞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瑞农业”)为代表的一批农业企业抢抓机遇,以科技为动力,以调结构、转方式为主线,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品一标”认证。截至目前,全区23家企业持“三品一标”有效证书94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企业13家、产品34个;绿色食品企业9家、产品51个;有机农产品企业1家、产品9个,绿色正在成为红塔区农业生产的鲜明底色。

初夏的五月,地处玉带街道的阳瑞农业有机温室大棚里,一簇簇或红或黄或绿的小番茄挂满枝头,色泽鲜艳,口感甜脆,向人们展示着有机食品的独特魅力。作为全市唯一一家通过有机食品认证的果蔬龙头企业,阳瑞农业致力于有机农业科普教育和种植技术培训,为全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打好基础。

“全基质盆栽和有机水溶肥的配合使用,在减少肥料施用、减碳固碳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土壤肥力,减轻了环境污染,这也是公司打造有机零碳农业的重要举措。我们遵循自然规律,采用以虫治虫、以菌治虫等方式开展病虫害防治,以此达到零化肥、零化学农药、零激素、零化学干预的效果,确保为消费者提供最安全、最健康和最美味的果蔬产品。”阳瑞农业总经理朱华康说。2023年,阳瑞农业生产的小番茄、白菜、贝贝瓜等8个品种获得有机农产品认证,线上线下供不应求,获得了市场和消费者的普遍认可及好评。

采访中,记者偶遇了不时就会到基地采摘购买小番茄的刘慧琼一家。“我在超市购买了阳瑞农业生产的有机番茄,价格合理,味道也好,出于好奇便根据盒子上的地址找到了基地。看到这里环境很好,还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等知名院所开展合作,感觉非常放心。我家都是阳瑞农业的忠实粉丝!”刘慧琼笑着说。

食品安全理念愈发深入人心,有机果蔬市场前景也将愈发广阔。2023年春,阳瑞农业在江川区拓展种植有机小番茄30亩,现已实现产出和效益。朱华康深信,随着阳瑞农业产量再上新高,公司发展会一年比一年好,玉溪的有机农业前景也会一年比一年好。

龙头企业示范引领

特色农业百花齐放

立夏时节,位于北城街道的云南溪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溪望农业”)种苗温室大棚里一派繁忙景象。订单式生产的各类蔬菜种苗整齐排列、绿意盎然,夏翠芬和同事正在间白菜苗。不久,它们将落地全国各地的农业基地和田间地头,为农户带来丰收的希望。

成立于2021年的溪望农业是一家以培育蔬菜和花卉种苗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年产种苗4000万株,产品销售网络已覆盖省内外。“经过几年尝试,公司培育出健康的干漂苗。比起水漂苗,干漂苗病虫害少,还能减少一半农药和化肥的施用。我们便开始大面积向农户进行推广,种苗质量上去了,农产品质量也随之提升,实现了公司和农户双赢。”溪望农业总经理王丽琼告诉记者。然而,热爱学习的王丽琼并未就此停下研究的脚步。2023年,她带领团队开始探索产量更高、抗病性更好的茄科嫁接苗技术,采取一边上市一边观察调整品种适应性的方式,有效助力企业和农户种出更健康、更高产的蔬菜。

除了不断更新蔬菜种苗繁育技术,溪望农业还在基地种植南诏公主、洛神、爱莎等多个品种的玫瑰鲜切花。“我们种植玫瑰是为了试验出适宜本地种植的品种,为农户发展花卉产业提供依据和参考,也为公司发展现代农业研学提供条件。”王丽琼补充道。

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持续发展,让红塔区涌现出一批以农业基地研学、观光体验为主的农业体验观光游,全区乡村旅游正在实现华丽蜕变。2023年底,溪望农业以亲子研学育苗、农耕研学体验、鲜花采摘栽培为核心,开发了研学业务。截至目前,累计接待游客3000余人次。

无独有偶,在全市拥有独特有机农产品资源的阳瑞农业,在建企之初就确立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目标。朱华康说:“得益于科技化措施的合理运用,公司全年都有果实产出。基地可让游客一年四季都享受到赏花品果、休闲采摘等观光旅游服务。目前,累计吸引游客数十万人次。”阳瑞农业还承接各大院校和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阳瑞农业创始人张占杰希望这一次次奇妙的“有机”之旅能成为一粒粒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激励大家创造更多“有机”,为生活注入更多“无限”。

做强做大农产品深加工

农业全产业链拓展延伸

在洛河乡,藏着一家以生产云南酱制品为主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玉溪市酱丰圆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酱丰圆”)。自2000年开始做酱以来,酱丰圆总经理王丽华和丈夫李海云始终坚持在好食材基础上,挖掘传统做酱工艺并深度还原。

创业过程中,王丽华发现由于购买到的农产品品质不稳定,他们难以有效把控产品质量。为解决这一问题,2005年,酱丰圆走上了在洛河乡法冲村委会推广订单化种植辣椒的路子。“一开始我也不会种辣椒,就自己先学,学会了就翻山越岭地去教农户。从育苗到发种,从施肥到采摘,我们都全程介入,因此和很多农户处成了朋友。他们感恩我们,我们也感恩他们。肩负着把企业办得更好、带动大家一起增收致富的使命,我们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也片刻不敢懈怠。”王丽华坦言。

在王丽华看来,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存在,比起农业产业链的拓展延伸,更重要的是大大降低了农产品的滞销风险,有效保障了农户利益。19年来,酱丰圆以实际行动兑现着对洛河乡农户种出的辣椒有多少收多少的承诺。伴随着酱丰圆农产品深加工能力达到1万吨,一大批种植户增收致富的步伐也迈得更为矫健。2023年,仅辣椒这一农产品,酱丰圆在全省的收购额就超过了2000万元。火红的辣椒,为一个个农民家庭带来了火红的日子。

跟随酱丰圆种植辣椒以前,洛河乡把者岱村委会村民张丽祥以种植玉米和烤烟为主。“酱丰圆收购辣椒都是现款现结,很有诚信。比起玉米,种辣椒每亩能多赚约3000元,大家都愿意种。有这样的好企业落户洛河,是我们的幸运。”张丽祥朴实的话语中满含对酱丰圆的感激。

酱丰圆的180余名员工中,洛河乡本地员工有120多名,一家人都在酱丰圆工作的也不在少数。酱丰圆不但为这个山区彝族乡农户带来了致富辣椒,还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让当地村民有了就地就近就业的机会。酱丰圆给予的这份工作,让许多员工家里盖了新房,开上了汽车,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一照进了现实。

普连芬是洛河乡跨喜村委会村民,今年是她在酱丰圆工作的第5年。过去,在村内幼儿园担任保育员的她,每月收入仅900元。“在这里上班方便照顾老人和子女,工作氛围也很好。2021年,我的丈夫李卫也来到了酱丰圆工作,现在我们俩加起来每月有9000元收入,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所以我们每天工作都充满动力。”普连芬脸上笑意盈盈。

从一个家庭小作坊到一个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酱丰圆将注重细节发挥到了极致,小到酱装瓶的油量多少,王丽华都全程把控。她常说,要与消费者站在同一条利益链上,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酱丰圆深耕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与具有专业力量的科研院校合作,加强产品研发,持续增强企业‘造血’功能;强化设备创新,充分保证食品安全和标准化生产;引进专业管理人才,给予年轻员工成长平台,激发其内生创造力。唯有如此,我们这个二十多年的老企业才能不断迸发新活力。”谈及酱丰圆的发展,王丽华直言,酱丰圆将继续坚守初心做好传统产品,用责任经营好企业,在乡村振兴路上写上属于酱丰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23年春,红塔区印发实施《红塔区加快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十四条扶持措施(试行)》,明确设施农业和基地建设是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突破口,在政策支持、资金奖补、土地保障等方面让企业吃下“定心丸”,引导社会资本向农业产业聚集,精准助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突破发展。“红塔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还存在统筹谋划推动能力不强、设施农业产业链条延伸不够、高端精品基地数量不多等突出问题。聚焦发展瓶颈,红塔区将继续抓实基地建设,加大农产品加工全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加强主体培育,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让在广袤田畴、山川沃野散发着芬芳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真正撑起乡村振兴的‘产业脊梁’。”红塔区农业农村局局长童进彪说。(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诗 文/图)


版权声明: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及出处。
编辑:曾梦琪   审核:陶晓兰   终审:蒋跃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