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原国家队跨栏运动员、残运会冠军罗瑞退役后,在二姐罗娟的帮助下,在玉溪创业开“无声饭店”,累计带动40余名聋哑人就业。从跨栏的赛道转向生活的赛道,罗瑞付出了不一般的努力。
罗瑞参加比赛时的照片。(罗娟供图)
5月22日下午,记者来到玉溪中心城区万裕生态城26幢楼下,远远看见罗瑞的二姐罗娟已站在“无声饭店”门前。“我弟弟听不见你们说话,也没法跟你们交流,所以我代替他接受采访。”清瘦秀丽的罗娟边说边笑盈盈地握了记者的手。
抚仙湖畔“长”出冠军
罗娟谈了弟弟罗瑞致残后成长为残运会冠军的经历。
1985年6月,罗瑞出生于抚仙湖畔路居镇一个普通农家。3岁前,他能听见声音,能说话。1988年冬天,罗瑞扁桃体化脓,发烧到41度,家人带他到当地医院治疗。出院后三四个月,家人喊罗瑞,他不应声,舌头也变大了。父亲带着罗瑞去玉溪看,医生下了结论:“神经性耳聋,医不好。”
谁说的话也不能最终成为定论。倔强的父亲带着罗瑞奔向更大的医院,跑了10多次昆明后,一位专家诚恳地劝父亲,“不要再来了,没办法”。在省城公交车站台上,3岁的罗瑞给父亲拭去脸上的泪水。
“我保证罗瑞上学不会捣蛋,他也能识字。”上小学那年,爸爸给学校交了保证书后,罗瑞得以跟二姐罗娟去上学,罗娟成为他的同桌兼“翻译”。1998年,父亲的战友将一份《玉溪日报》送到罗瑞家,报纸上说玉溪市特殊教育学校(以下简称“特校”)招收特殊人群,随后罗瑞进入特校学习。
命运之神向罗瑞展露了笑脸。进入特校后,罗瑞跑步的天赋很快被发现,他进了省队,继而进入国家队,成为一名跨栏运动员。2007年,在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罗瑞获得T60级400米、T60级800米以及T60级400米栏“三料”冠军;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罗瑞成为火炬手;到2015年退役时,罗瑞累计拿到50多枚奖牌……
退役后创业开“无声饭店”
2015年,从国家队退役的罗瑞娶妻生女,开了洗车店。但变故接踵而至,先是罗瑞的大姐患病去世,母亲因悲伤过度,两年后也撒手人寰。2017年,遭遇离婚的罗瑞意志消沉,他将自己关进房里,不问世事,不谈将来。
“你要救救你弟弟,不然他就废了。”父亲着急地对罗娟说。随后,罗瑞被罗娟带到了红河州自己经营的餐饮店学手艺。大厨姐夫手把手教罗瑞煎炒卤煮,罗瑞对餐饮产生了兴趣:“我要去玉溪干餐饮!”
2018年5月27日,罗娟带着罗瑞在玉溪市红塔区李棋街道摆路边摊,主营烧豆腐和小肉串。“第一天只卖了80多元,他有点沮丧;第二天卖了2000多元,他的运动员精神风貌一下就展现出来了。”罗娟回忆。
忙碌是治愈一切苦难的良方。2018年8月8日,在罗娟的操持下,路边摊不摆了,由罗瑞主事的“无声饭店”在李棋街道开张了。没征求姐姐的同意,罗瑞一下就接收了10名自发来投奔他的聋哑人。“养不了那么多人啊!”姐姐把收支账算给弟弟听。弟弟很仗义,他调皮地捏一下姐姐的脸颊,笑嘻嘻地拱手哄她:“求你了,让他们留下来吧!”最后,姐弟俩跟大伙商量:“管吃住,薪酬随经营状况定。”
罗娟(右)与罗瑞(左)交流。
带领一群不能与客人交流的新手开店,罗娟拼尽全力。客人一句“来碗杂酱米线”,只有罗娟一人能懂。看着罗娟忙出忙进,员工们却帮不上忙,大家急得团团转。为了把客人的需求表达出来,罗娟开始像背英语单词一样学手语。
草芽米线、烤虾……店里六七十种菜品,罗娟一样样学、记、用。员工教罗娟手语,罗娟教员工基本技能和待客之道,大家共同努力把“无声饭店”经营下去。
看见员工倒水时碰到杯口,罗娟连忙用手语说:“手不要碰到杯口。”员工一脸迷惑地用手语回复:“我洗完手才来倒水的呀?”罗娟用手语回复:“客人不知道你洗手了,不能碰到杯口!”
因为听不见,罗瑞“砰”一声把盘子放到桌子上,罗娟连忙教他,先用一根手指垫着盘子,然后慢慢放下盘子,再把手拿开……
即便用尽全力,还是有客人气呼呼地质问:“老板,喊盛碗饭来,对三四个人说了都无动于衷,你们开什么店?”罗娟跑过去道歉:“对不起,有什么需求您跟我说,这里是‘无声饭店’,他们听不见!”
本来只想帮弟弟一把,待他经营走上正轨后离开,但罗娟却无法抽身了。她是店里唯一能听见声音的人,她不仅仅是店长、“翻译”、采购员、培训官、销售、客服,她还是这群聋哑人与社会沟通的桥梁。
员工们无条件的信赖和依靠,让罗娟变得崇高而有力量。
累计带动40余名聋哑人就业
当一名聋哑人开始工作,能赚多少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工作岗位了,可以凭借努力养活自己,他们很享受能做普通、平常的事,很自豪能以劳动实现自我价值。
由于听不见声音,员工杨新专注地切洋芋丝,切菜就像用菜刀在砧板上“跳舞”;员工施豪的老家在华宁县,家里种柑橘,他家境殷实,但却甘愿在店里掌勺;员工邢伟来自江川,他是一名烧烤师,他常去口碑好的烧烤店学习借鉴,只为把最美味的食物带给客人……
下午5点半的用餐时间到了,罗瑞和同事们围在一张四方矮桌前,边吃边热闹地“交谈”。太阳西沉,食客纷至沓来,罗娟快速给客人点餐,“无声饭店”井然有序地经营着。
从2018年至今,“无声饭店”累计接收了40多名聋哑人来店里学习,这里成为他们就业的第一站。带着技能和社会经验走出去后,他们中约70%的人到市外、省外闯荡。
现在,几乎每一天都有聋哑人到店,有人自发来做短工,有人仅仅是为了与同伴交流、了解社会。
“无声饭店”不仅治愈了一批聋哑人,他们还鼓励、激励了食客。有家长带着叛逆的孩子来店里,一边吃烧烤一边讲道理:“你看,听不见的人都在努力生活,我们身体健全的人更应该努力。”有一次,一名食客叫住了罗娟说,在人生低谷时,他来这里本想借酒浇愁,却意外被这群聋哑人努力工作的样子震撼到了,他决心勇敢直面困难。现在,他还清了债务,生活步入正轨,特意来吃烧烤并说声谢谢!
“无声饭店”收获了很多友谊。5月18日,3名食客吃完烧烤后喝多了,没有结账就走了。次日下午,其中一人来到“无声饭店”结账,感动于顾客的诚信,原本118元的账单,罗娟决定抹去零头,没想到顾客依然坚持支付原价。更早一些日子,一名顾客说他点的草芽米线不要韭菜,但碗里却放了韭菜,另一桌的客人听见了连忙解围:“端来给我,我刚好想吃。”罗娟收碗时发现,米线剩下不少,顾客的热心肠常常让她感动。罗娟执意要为其免单,顾客更是固执地进行了支付。
食客们发现,“无声饭店”离不开罗娟,她不在,点餐只能靠手写;她在,“无声饭店”经营得井然有序。有时候,罗娟有一种强烈的渴望,想停下来休息一周,睡一个饱饱的觉,全身心陪几天自家正读二年级的二宝,或是多抱抱罗瑞家刚满百日的小婴儿,让他多接受语言和声音的刺激。不过,这个念头就像闪电般划过。她得用尽全力,才能让“无声饭店”的员工们过上平凡的生活。
记者采访时,邻桌一名食客走过来紧紧地握住记者的手说:“记者同志,这群人很了不起,他们很励志、很坚强,这里的故事值得报道!”顿了顿,这名食客接着说:“罗瑞创业成功了,他想到帮助更多的聋哑人。最优秀的是罗娟,她帮罗瑞的同时帮了一批聋哑人,她是这群人与外界沟通的桥梁!”(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白诚颖/文 邓星瑞 史忆康/图)